HBV转录后调节基序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与鉴定研究
本文选题:HPRE 切入点:TIA1 出处:《重庆医科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摘要】: 乙肝病毒感染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危害尤其严重。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人口乙肝病毒的感染率为57.63%,HBsAg阳性者为10.34%,据统计平均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乙肝相关终末期肝病和肝癌。我国慢性乙肝感染有一个特点是对已上市的抗病毒药物反应低或无应答。目前认为造成抗病毒疗效不令人满意的原因为:①HBV复制模板cccDNA顽固地存在肝细胞核内,现有的抗病毒药物,对cccDNA无效;②HBV容易变异;③HBV感染引起机体免疫耐受。而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核心问题是抗病毒,因此为了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针对不同的抗HBV的靶位和机制开发研制新的药物势在必行,而且应该具有很好的前景。 乙肝病毒可以从复制、表达、转录、转录后等多个环节调节自身复制和宿主免疫机能,转录调控是基因表达调控的第一步,曾被认为是基因表达的主要调控机制。但是随着对转录后调控越来越多的了解,发现转录后调控在基因表达调控中同样起着重要作用。转录后调控决定着基因表达最终产物的种类和表达量。 HBV转录后调控涉及多个环节, HBV转录后调节基序(HBV
[Abstract]: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is a global public health problem, especially serious in China.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shows that. The infection rate of hepatitis B virus in Chinese population is 57.63%. The number of HBsAg positive people is 10.34.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about 300000 people die of hepatitis B related end-stage liver disease and liver cancer every year. One characteristic of chronic hepatitis B infection in China is that it has been listed as antiviral drugs. At present, the reason why the antiviral effect is unsatisfactory is that cccDNA, the replication template of HBV, is stubbornly present in the nucleus of the liver. The existing antiviral drugs are easy to induce immune tolerance to cccDNA. The core problem of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is anti-virus, so in order to obtain 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 It is imperative to develop new drugs for different targets and mechanisms of anti-HBV, and should have a good prospect. Hepatitis B virus can regulate self-replication and host immune function from replication, expression, transcription, post-transcriptional and other links. Transcription regulation is the first step of gene expression regulation. Once thought to be the main regulatory mechanism for gene expression. But with more and more understanding of post-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It is found that post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gulation of gene expression, which determines the type and quantity of the final product of gene expression. HBV post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involves many links, and HBV post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y motif is involved in HBV.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R373.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季伟;乙型肝炎病毒转录后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0年03期
2 张义玲;郭艳合;王毅刚;刘立;钱程;;P-body及其与mRNA的转录后调节之间的关系[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8年08期
3 仇玮yN;叶棋浓;;乳腺癌相关蛋白的类泛素化修饰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0年01期
4 ;内分泌生理[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1999年06期
5 张国宁;谭晓华;李冬妹;杨磊;;卡波氏肉瘤相关病毒编码的miRNAs的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研究;2009年03期
6 任刚;杨增明;;MicroRNA在雌性哺乳动物生殖中的作用[J];细胞生物学杂志;2009年06期
7 苏宁,孟昆,沈桂芳;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J];生物技术通报;1999年01期
8 徐小元,斯崇文;乙型肝炎病毒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J];临床内科杂志;2002年04期
9 陈璇;李文正;邵岩;曾千春;;动植物中RNA结合蛋白的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2007年03期
10 蒋勤;《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近期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199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英;张君;张秉强;黄爱龙;;HBV转录后调节基序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与鉴定[A];第五届全国肝脏疾病临床暨中华肝脏病杂志成立十周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徐卫;李建勇;陆风翔;;液相杂交检测B细胞淋巴瘤细胞系miR-28的表达[A];第10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3 宋蛲;张幼怡;;miR-21在异丙基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肥厚中的作用[A];2008心血管药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张岱;吕丹;王振宁;罗阳;徐岩;张勇;刘彦山;孙淼;张学;;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检测胃癌微小RNA表达水平的方法[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5 毕允晨;李红卫;金长文;;大肠杆菌RNA焦磷酸酶RppH的溶液结构及主链动力学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李文正;陈璇;;RNA结合蛋白在动植物中研究进展[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7 李苗;李英慧;李春义;赵彦艳;;乙酰化对WNK4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研究[A];中国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2004-2008)[C];2008年
8 谢筱琪;康焰;邓一芸;;血红加氧酶在缺氧时的表达变化[A];第三届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张玲玲;赵杰;莫菲;郭宽;季辉;江善祥;;离子载体类抗生素对AA肉鸡CYP450 3A的诱导作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张琳;郑桂娜;万宇峰;郭一鸣;魏盼盼;郭金虎;;exosome复合物对生物钟基因表达的转录后调控研究[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遗传学进步推动中国西部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中国遗传学会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邢同京;HBV转录后调节序列在非细胞毒机制中的作用及其异质性的生物学意义[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2 张娴;RNA结合蛋白HuR对IEC-6细胞XIAP转录后调节及多胺和甘草酸的作用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3 林珊珊;MyD88蛋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复制的分子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4 沙爱华;水稻白叶枯病成株抗性机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5 贺毅;甘草通过RNA结合蛋白HuR对肠上皮细胞的p21、p53mRNA转录后调节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徐建国;婴幼儿血管瘤病程相关microRNAs的筛选和作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陈婧;TIA-1对乙型肝炎病毒表达和复制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2 李毅;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表达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3 曾晓梅;青蒿素合成的转录后调节及类胡萝卜素合成抑制剂促进青蒿素高产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4 姚文娟;HBV转录后调节序列的功能研究及其在核酸疫苗中的应用[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程丽英;多聚嘧啶序列结合蛋白(PTB)与HBV转录后调节元件(HPRE)结合抑制HBV表面抗原的基因表达[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6 蔡s,
本文编号:16578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1657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