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大鼠人乳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本文选题:乳腺癌 切入点:裸大鼠 出处:《复旦学报(医学版)》2014年05期
【摘要】:目的采用细胞悬液种植法和组织块移植法建立裸大鼠人乳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体外培养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注射于10只同种雌性裸大鼠皮下,2周后处死2只成瘤裸大鼠,将皮下瘤修剪成2 mm3的组织块移植入10只同种雌性裸大鼠皮下。4周后将所有裸大鼠处死,取出皮下瘤。通过巨检、镜检、免疫组化等观察肿瘤的生物学特性。结果采用细胞悬液种植法的10只雌性裸大鼠皮下均成瘤,采用组织块移植法的10只雌性裸大鼠中8只皮下成瘤。两种方法的成瘤速度基本相似。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证实两种方法建立的裸大鼠人乳腺癌模型的特性基本一致。结论采用细胞悬液种植法和组织块移植法均能成功建立裸大鼠人乳腺癌模型,为乳腺癌的体内实验和新型治疗等研究提供了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nude rat model of human breast cancer subcutaneous transplantation by cell suspension implantation and tissue mass transplantation and to observe it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hods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 line MDA-MB-231 was cultured in vitro and injected into 10 female nude rats. 2 weeks later, 2 nude rats were killed. After transplanting the subcutaneous tumor into 10 female nude rats for 4 weeks, all the nude rats were killed and the tumor was removed.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umor were observ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ults all of the 10 female nude rats were subcutaneously tumorigenic by cell suspension implantation. Eight of the 10 female nude rats with tissue mass transplantation had subcutaneous tumorigenesis. The results of HE staining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proved that the two methods had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breast cancer model in nude rats. Conclusion the human breast cancer model of nude rats can be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by cell suspension implantation and tissue mass transplantation. It provides an ideal animal model for the study of breast cancer in vivo and new treatment.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研究所;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病理科;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乳腺外科;
【基金】:上海市卫生局课题(2010049) 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2010Y163)~~
【分类号】:R737.9;R-3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龚英;汪登斌;;两种MDA-MB-231乳腺癌细胞原位移植型裸鼠模型制作比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力,黄晓峰,岳乔红,郝晓柯;维生素E烟酸酯对豚鼠非乙醇性脂肪性肝炎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15期
2 王四旺;;“中药分子”与“分子中药”[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年18期
3 周慧茹;祝志朋;马欢欢;朱珊;;支气管炎模型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11年03期
4 刘琼;陈家树;;以精品共享课程建设为契机,促进机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内涵建设[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4年03期
5 刘琼;陈家树;;独立学院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年10期
6 孙晓莹;王晓慧;;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不同部位移植对压力性尿失禁治疗作用的研究[J];解剖学研究;2014年02期
7 曾林;赵太云;;实验动物学发展概况与展望[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0年08期
8 刘敏霞;韩颖;尤国兴;权国波;刘安;王捷熙;高峰;王艳;;中度失血大鼠输入含游离血红蛋白血液的实验研究[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10年05期
9 吴坚;刘炎;王洁;姚健;顾晓松;;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织工程化神经修复坐骨神经缺损的研究[J];交通医学;2006年06期
10 罗礼君,束蓉,李超伦,谢玉峰,乔伟伟;牙周炎动物模型的建立[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05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余微波,谷俊朝;乳腺癌动物模型的建立[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5年01期
2 张诗峰,廖清华;乳腺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J];广西医学;2005年10期
3 孙金中;孙圣荣;金化民;姚峰;涂毅;魏文;姚晓莉;张冰;;三种建立小鼠乳腺癌移植模型方法的比较[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3期
4 甄林林,武正炎,范萍,查小明,王萱仪;人乳腺癌裸鼠移植模型的建立[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清海;;兔单克隆Id1抗体在人类乳腺癌中的表达[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8年06期
2 赵国华,吉重敏;人乳腺癌雌激素受体状态与胸腺嘧啶核苷标记指数的关系[J];癌症;1989年04期
3 ;乳腺[J];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1996年03期
4 常树辉;;豆制品可预防乳腺癌[J];健康博览;1997年03期
5 张玉勤;;放射性碘是否可以治疗乳腺癌[J];国外医学情报;2001年03期
6 黄金;吴强;吴正升;;MicroRNAs与乳腺癌[J];山东医药;2010年24期
7 肖家诚;张鸿飞;刘爱武;;肝内及肝外隐窝细胞及其意义[J];解剖学报;1989年02期
8 王睿;李照青;宋敏;李柏林;温媛媛;韩艳春;赵艳;王恩华;;整合素β3,p38MAPK及MMP-2在乳腺癌中存在功能性的联系[J];解剖科学进展;2011年02期
9 宁津;;《抗人乳腺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应用研究》成果在南京通过鉴定[J];中国肿瘤临床;1988年03期
10 彭娟;周应军;封萍;刘丽华;童平珍;曹建国;;黄荆子乙酸乙酯提取物抑制人乳腺癌MCF-7裸鼠移植瘤生长[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雅芳;刘春玲;邓思浩;;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对人乳腺癌淋巴管生成的影响[A];中国解剖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1年
2 高再荣;常伟;张雅静;;新型分子探针TaT49-57-DEVD在人乳腺癌荷瘤裸鼠模型[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3 胡维新;曾赵军;罗赛群;陈迁;易伟峰;;人乳腺癌SCID小鼠模型的建立及自杀基因治疗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4 杨丽娟;;Th17细胞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A];河北省免疫学会第六次免疫学大会资料汇编[C];2010年
5 周璇;魏蕾;;小干扰RNA沉默VASP的表达及其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大会会议指南及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周静;韦红梅;戎嵘;朱俊东;;大豆异黄酮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与PPARγ的关系研究[A];中国西部第六届营养与健康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胡军;赵瑾瑶;孔力;杨佩满;;中药雄黄与β-榄香烯联合对人乳腺癌MCF-7/ADM细胞多药耐药性的逆转研究[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8 许秀娥;徐宏伟;葛银林;;下调VEGF表达对人乳腺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9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9 侯琦;;二苯乙烯低聚体Vam3对Ceramide诱导的稳定表达GFP-Bax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影响[A];全国生化与分子药理学药物靶点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王海波;赵爱莲;Xue-Yan Zhong;蔡明华;李静;廖蓟;Gerd P.Pfeifer;Yun Yen;许兴智;;端粒蛋白Rif1在人乳腺癌中的过表达[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青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马力 实习生 杨妍;六种人乳腺癌发病率高[N];厦门日报;2008年
2 孙理 本报记者 李丽云;一人乳腺癌 全家需警惕[N];科技日报;2010年
3 张骁束;梅英;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3年
4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原副院长 王建璋;癌症的外因和内因(下 )[N];保健时报;2004年
5 许良中 作者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教授;灵芝确实有抗癌作用[N];文汇报;2003年
6 王雪飞;肝癌乳癌复发转移基因被“捕获”[N];健康报;2004年
7 效;乳癌化疗耐药性可减轻[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8 青云;免疫磁性制剂[N];中国医药报;2004年
9 ;DNA药物治疗肿瘤早期试验结果显示优于他莫昔芬[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10 衣晓峰 乔蕤琳 记者 赵宇清;抑制胃癌细胞生长研究有新发现[N];黑龙江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汐汐;RACK1对人乳腺癌增殖、迁移和侵袭转移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2 李金平;抑癌基因OPCML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甲基化状态及生物学功能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3 徐琰;SRC-1和Twist1蛋白表达与人乳腺癌临床预后的关系以及诱导性敲除Twist1基因对小鼠生理功能影响的初步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4 刘旭;虎眼万年青总皂苷对乳腺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王冠楠;磷酸果糖激酶1表型差异与人乳腺癌及癌旁组织糖酵解水平的相关性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6 霍志军;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对乳腺癌中RECK基因的表达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7 李良;桂德霉素抗肿瘤活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8 周龙恩;孕激素受体拮抗剂ZXH951的生化药理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9 唐鲁兵;转移抑制基因BRMS1与乳腺癌转移关系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殷雪东;DACT1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观遗传学调控及其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和转移的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娜;干预FANCF基因对人乳腺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2 严其高;酰化低分子肝素的制备及抗乳腺肿瘤活性[D];蚌埠医学院;2013年
3 谭令;单-ADP-核糖基转移酶3基因对人乳腺癌增殖、凋亡及侵袭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4 张文涛;五种扶正类抗癌中药对人乳腺癌干细胞亚群成瘤性影响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5 段承刚;人乳腺癌组织资源库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开发[D];泸州医学院;2012年
6 杨敏;西妥昔单抗联合紫杉醇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7 黄文静;氨氯地平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G1期阻滞作用及机理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8 刘恒超;三氧化二砷增强人乳腺癌MCF-7细胞对氯化~(89)锶敏感性的实验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9 王坚;秋水仙素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和MDA-MB-231细胞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10 乔婉晴;人血清中一氧化氮与人乳腺癌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及其机制的探讨[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847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1684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