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稳定表达EGFR细胞系的建立及其抗EGFR单链抗体的筛选与鉴定

发布时间:2018-03-31 17:51

  本文选题: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切入点:绿色荧光蛋白 出处:《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摘要】: 第一部分稳定表达EGFR-GFP融合蛋白细胞系的建立 目的建立膜表面稳定表达EGFR-GFP融合蛋白的细胞系,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方法采用CaCl_2法将pEGFR-EGFP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5α,酶切鉴定后提取质粒经电穿孔转染CHO-K1细胞;以EGFP作为荧光报告分子,克隆化培养以获取单克隆阳性细胞;流式细胞术、荧光显微镜术、Western Blot检测转染细胞EGFR-GFP融合蛋白的表达;反复冻存、复苏、传代鉴定细胞表达EGFR-GFP融合蛋白的稳定性。 结果①转染后,经G418筛选14天,克隆化培养,共获得2株稳定转染的单克隆细胞,分别命名为CHO-EGFR-GFP1、CHO-EGFR-GFP2;②经流式细胞仪检测,CHO-EGFR-GFP1细胞GFP、PE双标记阳性率达92%以上,说明EGFR-GFP融合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膜上,CHO-EGFR-GFP2细胞GFP检测阳性率较高,但PE标记阳性率较低,提示融合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内;③倒置相差荧光显微镜观察可见CHO-EGFR-EGFP1主要表现为细胞膜绿色荧光,能与PE标记的anti-human-EGFR结合,CHO-EGFR-EGFP2细胞主要呈现细胞内绿色荧光,不与PE标记的anti-human-EGFR结合,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一致;④Western blot分析CHO-EGFR-GFP1细胞裂解液可见分子量约166 kDa条带;⑤CHO-EGFR-EGFP1细胞经反复冻存、复苏,证明EGFR-GFP融合蛋白能稳定表达,表明成功建立稳定表达EGFR-GFP融合蛋白的细胞系,为研究EGFR与其配体间相互作用以及筛选靶向EGFR的单链抗体奠定了基础。 第二部分EGF对CHO-EGFR-GFP1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目的对于大多数细胞而言,EGFR与其配体EGF相互作用往往促进其增殖,但对于某些细胞,EGF且相反地抑制其增殖。本部分研究拟以所建立的膜表面表达全长EGFR与GFP融合蛋白的细胞系CHO-EGFR-GFP1为模型,进一步研究EGF与EGFR之间相互作用。 方法通过细胞计数,绘制生长曲线,比较稳定转染细胞及未转染细胞的生长情况;台盼蓝染色计数活细胞数观察不同浓度EGF刺激48h后细胞增殖情况;PI染色一步法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EGF刺激48h和100ng/ml EGF刺激不同时间细胞周期改变以及细胞凋亡情况,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测定GFP平均荧光强度、Western blot检测及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判定EGFR表达水平的变化。 结果以建立的膜表面表达全长EGFR与GFP融合蛋白的细胞系CHO-EGFR-GFP1为细胞模型,研究EGF与EGFR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①在不加入EGF的培养体系中,CHO-EGFR-GFP1、CHO-EGFR-GFP2细胞与未转染CHO-K1细胞生长特性无显著差异,在保证培养条件、接种细胞数、观察时间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各细胞增殖速度接近,说明表达的融合蛋白对细胞没有明显毒性;②在培养体系中,加入低浓度的EGF可促进CHO-EGFR-GFP1细胞增殖,而在高浓度EGF培养体系中则引起CHO-EGFR-GFP1细胞失去粘附、细胞周期阻滞、促进细胞凋亡以及抑制细胞增殖;③EGF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与EGFR表达水平密切相关,高浓度EGF以一种剂量依赖性的方式同时上调EGFR的表达和引起细胞凋亡;④EGF刺激对CHO-K1及CHO-EGFR-GFP2细胞生长无明显作用。 第三部分EGFR特异性内吞性单链抗体的筛选与鉴定 目的利用抗体将治疗分子(毒素、治疗基因)直接运送到肿瘤细胞内发挥作用是一种重要的肿瘤靶向治疗策略。本研究拟从大型人源抗体库Griffin 1中直接筛选出靶向EGFR并能够触发其内吞的单链抗体,为研究靶向EGFR的抗肿瘤治疗药物奠定基础。 方法以稳定转染的CHO-EGFR-GFP1细胞和未转染的CHO-K1细胞分别作为阳性和阴性细胞,采用负筛选的方法,洗去与细胞表面结合的噬菌体,裂解细胞获取内吞性的噬菌体用于下一轮筛选;通过比较每轮投入及洗脱出噬菌体的效价比以及细胞ELISA检测多克隆p-scFv与阳性、阴性细胞结合情况对筛选过程进行监测;采用菌落PCR挑选含有全长scFv片断的菌落,进一步用FCM检测单克隆p-scFv与天然表达EGFR细胞及EGFR阴性细胞结合情况;挑选EGFR特异性单克隆p-scFv采用DNA测序法确定克隆多样性;原核表达EGFR特异性s-scFv采用FCM检测其与天然表达EGFR细胞及EGFR阴性细胞结合百分率,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其与EGFR阳性细胞及阴性细胞裂解液结合的差异,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s-scFv是否被内吞入EGFR阳性细胞。 结果经过5轮筛选,细胞裂解液中洗脱出噬菌体效价有500倍以上提高,而细胞表面结合噬菌体效价仅有15倍增长,说明内吞性p-scFv得到富集;细胞ELISA结果显示多克隆p-scFv与CHO-EGFR-GFP1细胞和CHO-K1细胞均有明显结合,但与前者结合高于后者,说明所获多克隆p-scFv大多数针对两种细胞表面共同抗原,但有部分特异性结合EGFR;菌落PCR显示约45%克隆中含有完整的1kb scFv片断;共挑取300个菌落,经菌落PCR、细胞ELISA、FCM检测,共得到4株EGFR特异性scFv,DNA测序结果显示4株DNA序列仅一株有个别碱基不同,但均能翻译成同样的氨基酸系列,因此将其统一命名为F4-scFv,F4-scFv可与天然表达EGFR的细胞特异性结合并能触发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但不与EGFR阴性细胞结合;Western blot检测F4-scFv可识别EGFR特异性条带。F4-scFv可被用作载体运送治疗药物进入肿瘤细胞,而且由于其人源性,对人将无免疫原性。在筛选和鉴定过程中采用表达GFP标记的受体的转染细胞作为阳性细胞,不用表达、纯化受体蛋白用于筛选和检测,可保证所筛选的抗体能与天然受体结合,加快了获取靶向抗体的进程。 结论成功建立膜表面稳定表达EGFR-GFP的细胞系CHO-EGFR-GFP1;首次在同一种因不同浓度EGF刺激而表达不同水平EGFR的细胞中观察到EGF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与EGFR表达水平的关系。高浓度EGF刺激引起肿瘤细胞失去粘附可能是导致肿瘤细胞容易脱落,发生转移的机制之一;进一步以CHO-EGFR-GFP1为阳性细胞,未转染CHO-K1细胞为阴性细胞,采用负筛选方法,从大型人源抗体库中筛选得到EGFR特异性能够触发受体内吞的单链抗体F4-scFv,,F4-scFv可用于运载治疗性物质进入高表达EGFR的肿瘤细胞,为进一步研究靶向EGFR的抗肿瘤治疗药物奠定了基础。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R3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永华;孙治君;;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乳腺癌的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11年07期

2 孟优;俞士尤;刘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肿瘤微血管生成与胸腺瘤临床病理的相关性[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3期

3 李明辉;徐静;蒋茜;;RNAi真核表达载体上报告基因的构建及其在人结肠癌HCT-8细胞中的表达[J];吉林医学;2011年22期

4 黄鹏;刘希光;宋浩;宋婷婷;王海超;;非小细胞肺癌EGFR表达与~(18)F-FDG-PET SUVmax值的相关性研究(英文)[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年08期

5 张志红;倪琛琛;于敏;杨青;许晓兰;朱莹莹;;105例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6 王为民;高永生;;N-甲基-N'-硝基-N-亚硝胍抑制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活性[J];癌变·畸变·突变;2011年04期

7 左建宏;吕冬;李金成;;EGFR激活对头颈部鳞癌细胞SCC10A抗失巢凋亡的影响[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1年04期

8 熊莉娜;熊枝繁;涂艳;;CD_(147)、EGFR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年20期

9 陈丽莉;苏俭生;;EGCG抗癌靶点中酪氨酸激酶受体RTKs的研究进展[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3期

10 杨帆;陈克终;姜冠潮;李剑锋;王俊;;改良的内切酶突变体富集法检测肺癌标本中EGFR基因突变[J];中国肺癌杂志;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尚权;;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克隆抗体在肺癌生物治疗中的实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肿瘤生物治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吴静;葛高翔;林其谁;;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体外测活的非同位素方法[A];第七届全国生物膜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3 肖泽宇;张伟;杨勇;方晓红;;单分子荧光法研究ErbB家族受体的激活[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化学生物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4 朱楠;张淑兰;牛菊敏;王敏;陆景明;;子宫肌瘤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mRNA的表达及意义[A];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六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5 步荣发;布静秋;张海钟;;Irresa在口腔癌中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内科综合治疗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王卉;杨国仁;宋现让;赵书强;王兴武;赵伟;于金明;;[11C]PD153035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不同表达水平肿瘤细胞的初步研究[A];首届全国分子核医学暨分子影像学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2006年

7 杨蓓蓓;陈嘉;;荧光定量PCR测定EGFRvⅢ表达的方法构建及在喉癌组织中的应用[A];2007浙江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8 孙沫逸;刘宝林;蒋月桂;;涎腺腺样囊性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的调控研究[A];第一届全国口腔颌面部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9 钱军;秦叔逵;;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为靶点的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A];全国肿瘤诊断与治疗药物分子靶点研究进展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10 兰丽珍;弓军胜;杨静;;加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和C肽双基因在内皮细胞共转染的表达[A];2006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第十次全国糖尿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化学诺奖得主为什么是钱永健[N];江苏科技报;2008年

2 ;“绿色荧光蛋白”能追踪癌细胞[N];江苏科技报;2008年

3 ;生物光的真谛:绿色荧光蛋白[N];大众科技报;2008年

4 李岿然 尹志 李丽云;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猪问世[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年

5 李岿然 尹志 记者 李丽云;国内首例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克隆猪问世[N];科技日报;2006年

6 记者 朱伟光 特约记者 朱伟华 通讯员 鞠长荣 岳金凤;哈医大四院推出绿色荧光蛋白活体成像系统[N];光明日报;2006年

7 陈清华;从“绿色荧光蛋白”所想到的[N];中国财经报;2008年

8 王丰丰;华裔科学家钱永健摘诺贝尔化学奖[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9 卜晓明;钱永健的终极挑战:攻克癌症[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10 朱伟光;首例“转基因”克隆猪在哈降生[N];光明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刁艺;人脑瘤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的亲本性探索[D];苏州大学;2008年

2 赵晓蓉;稳定表达EGFR细胞系的建立及其抗EGFR单链抗体的筛选与鉴定[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张敏;Ⅰ、CD133在人直结肠癌肿瘤细胞体外增殖和侵袭能力中的作用及机制 Ⅱ、外源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对肿瘤细胞体外生物学行为的影响[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4 安志兴;绿色荧光蛋白融合基因在小鼠早期胚胎表达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5 陈军;p27抑制激素抵抗前列腺癌PC3细胞株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朱功兵;胰腺癌动物模型制作及药物干预效应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5年

7 徐越驰;组氨酸为活性中心的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和细胞自噬标记物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缪若羽;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9 李宗海;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介导的靶向性基因治疗导入系统[D];复旦大学;2005年

10 王芳;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及其免疫生物学特性[D];扬州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珊;阻断肝再生增强因子表达对HepG2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α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2 刘志艳;反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对人肺癌细胞系放射敏感性影响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3 周建英;RNA干扰技术对A549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4 常颖;激活素A促进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余鹏;三羟基异黄酮抑制哮喘小鼠气道黏液高分泌[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陈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体外培养牙周膜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8年

7 王俊杰;糖皮质激素诱导绿色荧光蛋白(GFP)在烟草中的表达[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祖维;犬2型腺病毒活载体构建的基础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04年

9 宋志秀;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FGF 的细胞和组织定位研究[D];江苏大学;2005年

10 朱安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膀胱癌非肿瘤粘膜的表达及意义[D];江西医学院;2005年



本文编号:16917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16917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b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