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调节因子8与肿瘤的关系研究
本文选题:干扰素调节因子 + 干扰素同源序列结合蛋白 ; 参考:《安徽医药》2014年09期
【摘要】:干扰素调节因子8作为干扰素调节因子家族成员,在肿瘤发生以及抗肿瘤免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文对干扰素调节因子8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Abstract]: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8, as a member of 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famil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umorigenesis and anti tumor immunity.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progress of 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8 (IFN- 8) in cancer.
【作者单位】: 中国药科大学药理教研室;中国药科大学药物科学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H3105)
【分类号】:R3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海;胡世莲;;表观遗传学中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2012年04期
2 方丽;陈乔尔;;FasL的反义基因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J];安徽医药;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赵红岩;;“一步法”合成新型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J];安徽医药;2013年03期
2 林静;邹洪斌;陆荣华;杜玉君;;表观遗传学与IgA肾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向明章;蒋耀光;王慧春;林一丹;;RNA干扰肺癌细胞H460 FasL表达对T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国肺癌杂志;2007年01期
2 王海东;蒋耀光;林一丹;王如文;邓波;;FasL基因si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肺癌A549细胞中的表达[J];中国肺癌杂志;2008年01期
3 李晓翠,曹丽,傅庆诏;反义基因治疗在卵巢癌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5年10期
4 陈乔尔;王元银;李倩;周健;;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和口腔鳞癌组织Fas/FasL的表达及其意义[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07期
5 张娇;刘倩;王杰;毛海婷;;FasL反义寡核苷酸逆转肝癌细胞免疫逃逸的实验研究[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6年03期
6 王建辉;雷小婷;赵国强;张国俊;;FasL基因siRN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意义[J];山东医药;2009年07期
7 魏家臣,李世拥,安萍,于波,蔡慧芸;Fas/FasL基因转染联合顺铂对直肠癌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3年04期
8 孔祥勇;胡世莲;孙玉蓓;沈干;徐维平;徐修才;姜晓东;黄大兵;程昭栋;;胃癌中DAPK基因启动子区CpG岛高甲基化的研究[J];肿瘤;2009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永华;庄乾元;胡志全;兰儒竹;周四维;;B7-H1阻断对CD3AK细胞体外生物学活性的影响[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9年08期
2 李金凤;张震宇;王淑珍;刘晋玮;;卵巢癌细胞和脐血树突状细胞融合瘤苗的体外培养与免疫原性的研究[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3 徐曼;蒋小卫;米粲;;重组疫苗E.coli LLO/OVA对小鼠CD4~+ CD25~+ Treg细胞调节作用的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9年05期
4 林建波;李俊;卫立辛;沈锋;;疱疹病毒侵入介体在免疫应答及抗肿瘤免疫中的研究进展[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09期
5 刘袁媛;范华骅;陈亮;;树突状细胞来源的Exosomes的免疫调节作用[J];细胞生物学杂志;2007年06期
6 郭波;郑萍;杨菲;吴玉章;邹强;;抗原致敏期缺损补体增强抗肿瘤免疫效应[J];免疫学杂志;2008年02期
7 晏子厚;一种合成佐剂对诱导抗肿瘤免疫的效果[J];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1993年01期
8 姚晓锐;杨贵贞;;NK细胞与抗肿瘤免疫(综述)[J];国际肿瘤学杂志;1980年03期
9 赵枫姝;窦骏;;免疫平衡的重要调节者白细胞介素-21[J];生物技术通讯;2008年05期
10 于鸿;刘玉侠;贾艳华;陈军;;SOCS1调节树突状细胞抗肿瘤免疫的研究进展[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万青;李芳秋;;一种自发抗肿瘤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对其抗肿瘤机制的探讨[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2 刘霞;卢键;钱关祥;;共刺激分子CD80对T细胞摄取抗原肽-MHCⅠ类分子-GFP复合物影响的研究[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2006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3 钱莉;刘伟;蒋桂花;龚卫娟;季明春;;稳定表达BCR-ABL融合基因片段的鼠SP2/0细胞系的建立[A];第10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王平;杨秀利;徐薇;储以微;熊思东;;新分子ITIP的原核表达、纯化及抗体制备[A];第六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5 邱亚峰;葛菲菲;曹瑞兵;周斌;沈阳;马志永;陈溥言;;热休克蛋白gp96的免疫作用概述[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6 张湘宁;何志巍;吴江雪;黄文林;;共激活分子及相关因子对机体免疫的调节作用[A];新发和再发传染病防治热点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柯山;陈雪华;黎皓;李建芳;顾琴龙;朱正纲;刘炳亚;;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质粒DNA电转条件的优化[A];第三届全国中医药免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吕杰强;;HPV防治疫苗的研究与进展[A];2007年浙江省妇产科学围产医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刘芳;王全兴;孙卫民;;SOCS1对树突状细胞生物学特性和功能的调控机制[A];第六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尹青松;李扬秋;杨力建;陈少华;查显丰;周羽z,
本文编号:17345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1734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