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修饰辅助的蛋白质组研究策略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本文选题:磺化 + 同系物标记 ; 参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6年博士论文
【摘要】:本论文针对当前蛋白质组学研究中肽段混合物复杂、蛋白质末端信息难以获得和质谱鉴定可信度低等问题,将磺化修饰或同系物标记技术与色谱或凝胶电泳分离技术相结合,提出了蛋白质标签肽的富集、识别和鉴定的四种策略,并应用于蛋白质混合物中组氨酸肽或末端肽的选择性富集或识别,以降低体系的复杂程度和其它肽段的干扰,促进肽段的从头测序和蛋白质的鉴定。全文共分四章,介绍了四种方法:前两种方法主要针对“shotgun”技术路线,从蛋白质混合物酶切产生的肽段混合物中分离富集蛋白质的末端肽或组氨酸肽以降低体系复杂程度;后两章主要针对基于二维电泳的技术路线,通过磺化修饰或同系物标记对蛋白质的N端肽进行选择性识别。 本研究首次将磺化修饰与同系物标记技术应用于蛋白质末端肽和组氨酸肽的富集、识别与序列分析,建立了四种新方法,发表了2篇中文论文,撰写了4篇英文论文,申请了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了四项国家发明专利。对标准蛋白质及其简单混合物的研究结果表明,本论文所建立的四种方法可以针对不同的技术路线,从蛋白质或肽段混合物中选择性富集或识别蛋白质的末端肽段或含组氨酸肽段,不仅降低了样品的复杂程度,,提高了末端肽段的丰度,而且促进了肽段的质谱测序与鉴定,提高了质谱鉴定的可信度。分析表明,这些方法在蛋白质组研究中具有应用前景。
[Abstract]:In this paper, we combine sulfonation modification or homologue labeling with chromatography or gel electrophoresis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complex peptide mixture in proteomics research, difficult to obtain protein terminal information and low reliability of mass spectrometry identification.Four strategies for the enrichment, recogni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protein labeled peptides were proposed and applied to the selective enrichment or recognition of histidine peptides or terminal peptides in protein mixture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complexity of the system and the interference of other peptide segments.To promote the ab initio sequencing of peptides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proteins.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Four methods are introduced: the first two methods mainly aim at "shotgun" technology route, separating and enriching protein terminal peptide or histidine peptide from peptide segment mixture of protein mixture in order to reduce the complexity of the system;In the last two chapters, the N-terminal peptides of proteins are selectively recognized by sulfonation modification or homologue labeling.In this study, sulfonation modification and homology labeling techniques were applied to the enrichment, recognition and sequence analysis of protein terminal peptides and histidine peptides for the first time. Four new methods were established, 2 Chinese papers were published and 4 English papers were written.Applied for a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project and declared four national invention patents.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on standard protein and its simple mixture show that the four methods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can be used for different technical routes.The selective enrichment or recognition of the terminal peptide or histidine peptide from a protein or peptide segment mixture not only reduces the complexity of the sample, increases the abundance of the terminal peptide, but also promotes the sequenc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peptide by mass spectrometry.The reliability of mass spectrum identification is improved.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se methods have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proteome research.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R3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雪群;姜颖;厉有名;贺福初;;蛋白质组学技术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研究中的应用[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年10期
2 郁梅;朱思泉;;先天性核性白内障晶状体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可重复性与分辨率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3 田晓蓓;何永红;万呼春;;变异链球菌蛋白质组研究进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8年03期
4 肖平;曾耀英;聂燕芳;林蔚;吴晓萍;;骨髓白血病细胞蛋白质组双向电泳技术的建立与优化[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8年03期
5 王常松;傅晓晴;刘清华;俞洁;闵莉;;中医证蛋白质组学研究探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03期
6 肖迎,唐仕波;视网膜疾病的蛋白质组研究[J];中华眼底病杂志;2005年03期
7 鞠艳芳;高建恩;孙启鸿;;线粒体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08期
8 贾克刚;刘军锋;刘运德;;蛋白质组及其在心血管系统的研究进展[J];检验医学;2007年01期
9 党军强;陈勇;窦科峰;蔡文科;杨涛;任彦顺;;胰腺组织总蛋白分步提取法的建立[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21期
10 张易;侯蕾;;吗啡蛋白质组的研究概况[J];现代医药卫生;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嵘;夏其昌;吴家睿;;蛋白质组研究技术平台的建立及其应用[A];中国蛋白质组学首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2 王明荣;;食管癌的蛋白质组研究[A];中国蛋白质组学首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程国锋;林矫矫;冯新港;傅志强;苑纯秀;周元聪;蔡幼民;;日本血吸虫性别发育蛋白质组研究[A];中国蛋白质组学首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4 钱小红;;蛋白质组研究的技术策略与应用[A];中国蛋白质组学第二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论文集[C];2004年
5 朱云平;刘湘军;魏丽萍;李亦学;;肝脏蛋白质组的生物信息学研究[A];中国蛋白质组学第三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C];2005年
6 黄音;杨少友;刘琪;吕鲲;李亦学;;大规模质谱(MS)与数据挖掘(DM)技术相结合的蛋白质组研究与分析[A];中国蛋白质组学首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7 李辰;谈冶雄;周虎;王红阳;夏其昌;曾嵘;;一种高通量、精细化和定量化的临床蛋白质组研究方法[A];中国蛋白质组学首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8 钱小红;;蛋白质组研究中的多维多模式分离分析技术[A];第十五次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文集(上册)[C];2005年
9 贺福初;;蛋白质组研究与新药研发[A];药物相关蛋白质组学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张小静;程李香;林必博;王蒂;张峰;;马铃薯块茎蛋白质提取方法对双向电泳结果的影响[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金振蓉 通讯员 吴志军 沈基飞;我科学家领衔人类蛋白质组研究获突破性进展[N];光明日报;2010年
2 驻京记者 王丹;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成立[N];医药经济报;2004年
3 金丰杰;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奠基[N];医药经济报;2004年
4 刘晓燕 吕志平;蛋白质组研究为中医药发展带来新曙光[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5 李星;中国人类肝脏蛋白质组研究公布新结果[N];医药经济报;2005年
6 胡兴;蛋白质组研究:生命科学领域的一场新角逐[N];北京科技报;2003年
7 记者白毅;我国实施国际HLPP进展良好[N];中国医药报;2005年
8 冯雪;真正揭开生命现象的奥秘[N];中国矿业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卢家兴;蛋白质组研究为人类健康护航[N];大众科技报;2004年
10 EVOLVE 译;新系统加快蛋白质组研究[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靖;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玻璃体蛋白质组及其分子标志物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2 邢程;甲基汞对仔鼠脑发育影响及蛋白质组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段开明;异氟烷对成龄和老龄大鼠海马蛋白质组影响的差异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4 柳亦松;几种重要的细胞分泌蛋白质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马波;人胃癌相关蛋白质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卢朝辉;胰腺癌蛋白质组研究及DPC4抑癌基因对胰腺癌细胞系蛋白质组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7 黄冰心;基于凝胶电泳的中国明对虾血浆蛋白质组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年
8 罗秋香;碳酸盐逆境下虎尾草叶片蛋白质组学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9 徐乃玉;香烟烟雾与氡染毒致大鼠肺损伤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李涛;肝脏质膜蛋白质表达谱的构建及功能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承亮;苏云金芽胞杆菌菌株CT-43产苏云金素及其缺失突变株的差异蛋白[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2 孙安国;日本血吸虫期别、性别差异表达蛋白质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3 刘秋均;小鼠肝癌细胞H22疏水性蛋白质组的比较研究[D];泸州医学院;2007年
4 刘锋;万古霉素耐药菌株粪肠球菌的比较蛋白质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9年
5 罗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结肠异常表达蛋白质的筛选及鉴定[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6 李莹;芪参益气方抗急性心肌缺血作用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7 万佳;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的血浆差异蛋白质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8 李文豪;先天性脊柱裂和肛门直肠畸形脊髓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差异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9 宋晨光;霍乱弧菌蛋白质组研究中双向电泳技术平台的建立[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赖雪梅;小鼠胚胎植入不同时期子宫内膜蛋白质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713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1771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