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人肝癌相关抗原SMP-30抗体的制备及其免疫组化的研究
本文选题:肝癌 + SMP-30 ; 参考:《广西医科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摘要】: 目的:通过表达人肝癌肿瘤相关抗原SMP-30羧基端165个氨基酸的MBP-SMP-30融合蛋白,免疫兔子制备出抗MBP-SMP-30多克隆抗体,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人肝细胞癌(HCC)中SMP-30的蛋白表达,探讨其在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方法:(1)将本课题组构建的含SMP-30羧基末端165个氨基酸的DNA序列的表达质粒,经原核表达和亲和层析纯化获得的目的蛋白MBP-SMP-30免疫兔子,制备抗MBP-SMP-30多克隆抗体,并经ELISA和Western blot鉴定其免疫活性。(2)制备48例人HCC及相应的癌旁组织、6例正常人肝组织和1例正常人肾组织的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SMP-30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经ELISA和Western blot鉴定,抗MBP-SMP-30多克隆抗体可以和MBP-SMP-30特异性结合。(2)SMP-30定位于肝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胞浆和胞核。(3)HCC癌旁组织的SMP-30蛋白表达高于HCC组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4)SMP-30蛋白表达与HCC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级、伴肝硬化情况、HBsAg和AFP检测情况未见有相关性(P0.05)。 结论:(1)使用MBP-SMP-30融合蛋白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可成功检测到人肝组织和肾组织中的SMP-30。(2)SMP-30与HCC的发生、发展有关。(3)SMP-30过度表达可能是HCC的早期性、保护性事件。
[Abstract]:Objective: to prepare anti-MBP-SMP-30 polyclonal antibody by expressing 165-amino acid MBP-SMP-30 fusion protein with carboxyl terminal of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tigen SMP-30, an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SMP-30 protein in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by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To explore its role i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HCC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Methods: (1) the recombinant plasmid containing 165 amino acids at the carboxyl terminal of SMP-30 was constructed and purified by prokaryotic expression and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The target protein MBP-SMP-30 was immunized with rabbit to prepare anti-MBP-SMP-30 polyclonal antibody. The immunological activity was determined by Elisa and Western blot. (2) paraffin sections were prepared from 48 human HCC and 6 normal human liver tissues and 1 normal human kidney tissue. Immunohistochemical SABC method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SMP-30 in the above tissues. Results: (1) the anti-MBP-SMP-30 polyclonal antibody could specifically bind to MBP-SMP-30 by Elisa and Western blot. (2) SMP-30 was localized in the cytoplasm and nucleus of hepatocytes and 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 (3) the expression of SMP-30 protein in HCC adjacent tissues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HCC tissue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SMP-30 protein and sex, age, tumor size, pathological grade and liver cirrhosis (P0.05). Conclusion: (1) the polyclonal antibody prepared by MBP-SMP-30 fusion protein can successfully detect SMP-30in human liver and kidney tissues. (2) SMP-30 is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HCC. (3) the overexpression of SMP-30 may be the early and protective event of HCC.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R735.7;R39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荣;陈硕;;热疗抗癌——肿瘤治疗无创新技术[J];科技创新与品牌;2011年03期
2 李国华;;贝叶斯公式的应用[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3 张琳;;孙倍成:探路“医学巅峰”[J];科技创新与品牌;2011年02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火春;;p33~(ING1b)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表达及与p53、p21~(WAF1)、Bax的关系和临床诊断意义[A];全国临床免疫检验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临床免疫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章士正;;肝硬化与肝癌的影像学检查[A];第十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3 王文平;黄备建;魏瑞雪;丁红;齐青;何年安;;实时超声造影检测肝癌血供状况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新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唐远平;段学鹏;曾嵘;李亦学;石铁流;;蛋白质相互作用信息在肝癌中的应用[A];中国蛋白质组学第二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论文集[C];2004年
5 王文玲;文小平;黄韵红;韩蕾;;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崔红凯;杨瑞民;张铭秋;张希中;李奋保;张丽娟;刘爱光;;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介入治疗[A];河南省第二届肿瘤微创治疗学术大会暨新乡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河南省胸部疾病影像诊断与治疗新进展研讨会暨新乡市影像诊断新进展与新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闫玉梅;杨光;;超声对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疗效的评价[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七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学术论文汇编[C];2007年
8 赵年;李春华;李德秀;张维珍;;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介入动脉栓塞治疗[A];2010湖北省肿瘤介入治疗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劳力民;王建有;;多吉美治疗肝癌致皮肤角化为主要表现的手足综合征1例[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李庆萍;马熙天;;高强度超声聚焦刀治疗肝癌的护理[A];第十二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实习生 颜新华;肝脏移植到底能否治愈肝癌[N];科技日报;2005年
2 ;怎样预防肝癌的发生[N];农村医药报(汉);2003年
3 副主任医师:洪玉;肝癌会遗传吗[N];卫生与生活报;2004年
4 杨锋;八招让你远离肝癌[N];医药经济报;2005年
5 马长福;加味柴胡龙胆汤治疗肝厥肝癌昏迷症[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6 记者 陈丹;著名肝胆专家吴孟超:肝癌发病呈低龄化趋势[N];福建日报;2008年
7 黎国器;中西医治肝癌各显神通[N];上海中医药报;2009年
8 吴志;治疗肝癌,不要对索拉非尼过于乐观[N];中国医药报;2009年
9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龚波;58%的肝癌是喝酒导致[N];健康时报;2009年
10 吴志;肝癌“有药可医”也须谨慎[N];大众卫生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牟培源;超声引导超抗原瘤区注射协同微波治疗肝癌后局部免疫应答与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D];军医进修学院;2001年
2 赵军艳;酪氨酸蛋白激酶在肝癌组织的表达及苦参碱,,AG490对肝癌细胞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3 李慎菁;gpc3/mxr7基因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功能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4 李胜棉;血管生成、细胞增殖在从肝炎到肝癌中的表现特征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03年
5 赵华;人可溶性TRAIL重组腺病毒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6 董典宁;Angiostatin基因联合反义HIF-1α基因治疗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4年
7 谢怡;转染有乙肝病毒X基因的肝癌生物学特性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8 刘凤军;肝细胞癌VHL基因突变及其对肝细胞癌的抑制作用[D];山东大学;2004年
9 王松梅;新型抗肿瘤转移多肽(β肽)的基因工程制备及其生物学效应[D];复旦大学;2005年
10 周e
本文编号:20877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087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