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人外周血未成熟树突状细胞体外扩增、鉴定及抗成熟特性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05 07:55
【摘要】:创面处理是成功救治大面积深度烧伤病人的关键问题之一,及时、有效的覆盖创面,将对后续治疗产生积极的影响。同种异体皮肤移植为创面的覆盖提供了一条良好的思路,但因其具有抗原性,移植后的排斥反应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免疫抑制剂虽可延长其存活时间,但对于大面积烧伤病人而言,本身就处于一种免疫功能明显低下状态,大量抑制机体免疫力的抗排斥药物的应用反而增加了感染的危险性。因此诱导受体对供体皮肤产生特异性的免疫低下或免疫耐受状态而同时保持受体正常的免疫功能至关重要。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是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重要调节剂。因其来源、发育阶段和细胞表型等的不同而存在功能异质性。而未成熟DC 由于其表面缺乏共刺激分子,不能够提供T 细胞活化所必需的共刺激信号,在免疫应答过程中非但不能激活T 细胞,反而可诱导其无能,从而成为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重要靶细胞。虽然DC 在体内分布广泛,但数量少且分散,而未成熟DC 主要分布在外周非淋巴组织内,直接分离、提纯十分困难,不能满足体内或体外研究及临床应用的需要。同时在大面积烧伤病人体内存在着大量的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等促进DC 成熟的物质,因而明显影响了其致耐效果。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是一种抗炎性细胞因子,在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能抑制T 细胞的活化、增殖,有研究表明移植术前给予IL-10 可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而DC 又是T 细胞活化的关键环节,推测其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对APC 功能的影响来实现的。 在本研究中,我们联合应用rhGM-CSF 和rhIL-4 体外诱导、扩增人外周血分离的单个核细胞,第7d 同时加入rhIL-10 联合培养,于第9d 收获细胞,从形态学、细胞表面标志物以及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中对同种异体未致敏T 淋巴细胞刺激能力三个方面进行鉴定。并将培养的细胞分别用LPS、TNF-α继续刺激2 天,再进行MLR,观察IL-10 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的未成熟DC 的影响,以期为体外获得足够数量
[Abstract]:Wound management is one of the key problems in the successful treatment of large area deep burn patients. Timely and effective covering of wounds will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subsequent treatment. Skin allograft provides a good idea for wound coverage, but the rejection after transplantation seriously affects the therapeutic effect because of its antigenicity. Although immunosuppressants can prolong their survival time, for large area burn patients, they are in a state of obviously low immune function, and the use of a large number of anti-rejection drugs to suppress the body's immunity increases the risk of infection.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induce the receptor to produce specific hypoimmunity or immune tolerance to the donor skin while maintaining the normal immune function of the receptor. Dendritic cells (dendritic cell,DC) are the most potent antigen-presenting cells (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 and important modulators of innate and acquired immunity. Functional heterogeneity exists due to its origin, developmental stages and cell phenotypes. Due to the lack of costimulatory molecules on the surface of immature DC, it can not provide the necessary costimulatory signal for T cell activation. In the course of immune response, it can not activate T cell, but induce its incompetence. Thus, it becomes an important target cell to induce transplantation immune tolerance. Although DC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vivo, its quantity is small and dispersed, while immature DC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peripheral non-lymphoid tissues.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separate and purify directly, and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in vivo or in vitro.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a lot of endotoxin (lipopolysaccharide,LPS)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 伪 (TNF- 伪) in large area burn patients to promote the maturation of DC. Interleukin-10 (interleukin-10,IL-10) is an anti-inflammatory cytokine, which can inhibit the activation and proliferation of T cells in allogeneic 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 Some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IL-10 can prolong the survival time of grafts before transplantation. DC is the key link of T cell activation. It is speculated that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DC may be through the effect on APC function. In this study, the mononuclear cells isolated from human peripheral blood were amplified by rhGM-CSF and rhIL-4 in vitro, then co-cultured with rhIL-10 on the 7th day. The cells were harvested on the 9th day. Cell surface markers and the stimulating ability of allogeneic unsensitized T lymphocytes in 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 (MLR) were identified. The cultured cells were further stimulated with LPS,TNF- 伪 for 2 days, and then MLR, was performed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IL-10 on immature DC from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in order to obtain sufficient quantity in vitro.
【学位授予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R644;R3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侠;孙景辉;王振华;;白介素-10基因多态性与感染性疾病的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6年02期

2 肖海波;抑肽酶促进心脏手术后白介素-10的内源性释放[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99年01期

3 黄杨,尹文,梁继河,宋祖军,蔡春;一氧化氮和白介素-10抑制核因子-κB活化的实验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01年10期

4 朱娇媛,文海泉;脂溢性皮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白介素-2和白介素-10研究[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2年10期

5 章振林,沈水仙,林波,余路阳,朱丽华,王卫平,罗飞宏,郭礼和;肌肉注射白介素-10质粒DNA预防小鼠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英文)[J];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2003年08期

6 石小华;白介素-10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4年02期

7 于清,曹兰芳,陆斌杰,金燕梁,李琳,顾梯成;49例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IL-10变化的临床意义[J];临床儿科杂志;2000年02期

8 张延龄;白介素-10在多微生物脓毒症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0年01期

9 张莉娟,王小众,黄月红,陈治新;白介素-10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影响[J];中华消化杂志;2002年03期

10 黄宗文;白介素-10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修恒;;小鼠骨髓源性不同成熟度树突状细胞培养鉴定[A];第十七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张庆红;胡玉珍;吕顺艳;钟延清;;雌激素影响大鼠树突状细胞的分化、成熟和功能[A];中国生理学会第六届全国青年生理学工作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3年

3 郭大伟;梁健;姜晓峰;王学范;魏云涛;姜洪磊;;GPC3基因转染的树突状细胞诱导抗肝癌HepG2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张新华;钟翠平;顾云娣;顾晓;范强;王国强;周播江;;TGF-β1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增强移植心脏耐受性并降低Fractalkine的表达[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5 于益芝;刘书逊;王文雅;张明徽;郭振红;徐红梅;齐润姿;安华章;曹雪涛;;TRAIL在树突状细胞杀伤活化T细胞中的作用[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6 尤长宣;罗荣城;张军一;苏瑾;廖旺军;郑航;Paul L Hermonat;;基因转移制备树突状细胞的实验研究[A];第一届中国肿瘤靶向治疗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7 葛长勇;李鸿钧;孙茂盛;冯婷婷;靳昌忠;姚航平;吴南屏;;灭活SV40致敏的猴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研究[A];2008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葛长勇;李鸿钧;谢天宏;张光明;易山;孙茂盛;吴南屏;;恒河猴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国热带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张尧;靳风烁;兰卫华;李彦峰;张克勤;吴刚;叶锦;;联合应用塞莱西布和CpG-ODN对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夏强;刘卫彬;陈振光;张莹;黄如训;;胸腺成熟树突状细胞与重症肌无力发生的相关性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雪飞;树突状细胞“面目”更清晰[N];健康报;2004年

2 章静波;干细胞研究新动向[N];健康报;2009年

3 记者 白毅;间充质干细胞可促进成熟树突状细胞增殖分化[N];中国医药报;2009年

4 张献怀;树突状细胞疗法治疗恶性黑色素瘤[N];中国医药报;2004年

5 方彤;树突状细胞瘤苗新进展[N];健康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沈湫莎;这一次,诺奖会不会颁给逝者[N];文汇报;2011年

7 记者 毛黎;美发现一种“超级”形态酶[N];科技日报;2006年

8 杨淑娟;美研究出新型丙型肝炎疫苗[N];中国医药报;2006年

9 ;慢性HBV感染使树突状细胞功能受损[N];中国医药报;2006年

10 章米力;瑞金医院乙肝发病机制研究获进展[N];健康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建平;γ-干扰素对树突状细胞分化和功能成熟的调控及其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抗肿瘤免疫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2 朱伟国;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树突状细胞免疫激活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王正昕;肿瘤微环境中浸润性树突状细胞的表型和免疫学功能的研究及其临床意义[D];第二军医大学;2000年

4 周向阳;新型热休克蛋白HSP-DC激活树突状细胞及其佐剂效应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5 赵鸿;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联合骨髓移植诱导大鼠异体肾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陈玉丙;树突状细胞抗原负载及MAGE-3 DNA瘤苗研制[D];吉林大学;2004年

7 王宏伟;肺间质树突状细胞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免疫激活与免疫耐受作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8 赵毅;青藤碱对RA患者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9 刘海波;Fas信号激活树突状细胞炎性复合体形成的生物学意义与分子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10 赵娟;受者来源的PIR-B转染的树突状细胞对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GVHD的保护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艳;人外周血未成熟树突状细胞体外扩增、鉴定及抗成熟特性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2 吴鸣宇;黑色素瘤基因(MAGE-1)相关肽负载树突状细胞对肝癌细胞杀伤作用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3 孟冬梅;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的诱导及功能研究[D];青岛大学;2003年

4 梁军利;IFN-β1a对多发性硬化树突状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5 黄祺琦;耐受性树突状细胞来源的exosome治疗小鼠免疫介导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实验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初晓霞;淋巴瘤树突状细胞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恶性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青岛大学;2002年

7 刘丽燕;MyD88在OK-432诱导树突状细胞成熟中的作用[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8 郭佳;TLR配体诱导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获得产生全反式维甲酸的能力[D];浙江大学;2011年

9 才志刚;冻融抗原冲击致敏的树突状细胞诱导产生肺癌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10 李静;癌—睾丸抗原OY-TES-1致敏树突状细胞的体外抗肝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525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2525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c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