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人胚胎干细胞建系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16 17:54
【摘要】: 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衍生自植入前囊胚内细胞团(inner mass cells,ICM)或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s),在体外进行培养传代能够保持未分化状态,且能维持正常的二倍体染色体结构,具有分化发育成三个胚层组织细胞潜能的全能性细胞。将人胚胎干细胞进行定向诱导分化成人体体细胞可用于细胞或组织器官的移植,同时胚胎干细胞的发现还为研究细胞分化,物种发育机制,阐明基因功能,筛选药物等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因此人胚胎干细胞相关研究成为世界各个研究领域的热点而备受瞩目。但至今人胚胎干细胞仍缺乏高效、稳定的建系方法,体外培养条件苛刻,容易自发分化,这些都阻碍了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与应用的脚步。人胚胎干细胞建系的关键在于:①状态稳定良好的饲养层细胞;②质量良好的囊胚;③可靠、稳定的培养方法;④有效的内细胞团分离;⑤可靠、有效的传代。根据抑制细胞分化因子的来源不同分为饲养层培养体系和无饲养层培养体系,目前已有研究证实人胚胎干细胞的培养有赖于饲养层体系;建系过程中常用的培养方法有全胚培养法和免疫外科法,两种方法均有建系成功的报道,而何种更优仍无定论;在使用免疫囊胚刀分离内细胞团的过程中,何种浓度的抗体与补体能够高效分离内细胞团;在原代克隆接种后,适时的进行传代可保证其最大增殖同时不发生自发分化,拟通过检测体外培养不同天数ICM ES样标记表达情况摸索适时的离散时机。本研究在前期鼠胚胎干细胞建系的基础上,利用本中心新鲜废弃胚胎,从囊胚质量与结局的关系,两种不同培养方法,有效分离内细胞团的方法和最佳传代时机等四个方面,对影响成功建系的因素进行分析,探寻可靠、高效建立人胚胎干细胞的方法,为最终成功建立人胚胎干细胞系提供方法指导和理论依据。 方法 1、取孕12.5—14.5天昆明小鼠的胎鼠,制作鼠成纤维细胞饲养层。 2、收集本中心2005年5月至2007年1月间进行的IVF-ET周期新鲜废弃胚胎,培养至囊胚并评分。所有用于研究的胚胎均经患者知情同意。 3、囊胚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去透明带后直接置于饲养层进行全胚培养;另一组使用免疫外科法分离ICM后再接种于饲养层培养。记录每个囊胚贴壁、原代克隆形成及传代情况。 4、免疫外科法分离ICM时囊胚置于四组不同浓度的兔抗人血清和新鲜豚鼠血清中,观察滋养外胚层去除和ICM完整情况。 5、免疫法分离出ICM置于ES培养微滴中培养,隔日换液,分别于培养D5、D6、D7、D8、D9、D10、D11、D12分别用染料着色方法检测ICM ES样标记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活性和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胚胎表面阶段特异性标记4(stage specific embryonic antigen 4,SSEA-4)的表达情况。 结果 1、胚胎收集及培养情况 本实验共收集D3新鲜废弃胚胎共257枚,体外培养后102枚发育至囊胚,囊胚形成率为39.7%,其中用于建系的3-4AA级/3-4BA级囊胚13枚,3-4AB级/3-4BB级23枚,3CC级15枚。余51枚用于检测培养不同天数ICM ES样标记表达情况。 2、囊胚质量与结局 3-4AA级/3-4BA级囊胚:13枚,接种12枚,贴壁11枚,贴壁率为91.7%,形成典型克隆4个,克隆形成率为33.3%,可传代2个,传代率16.7%。 3-4AB级/3-4BB级囊胚:23枚,接种20枚,贴壁14枚,贴壁率为70%,形成典型克隆5个,克隆形成率为25%,可传代1个,传代率5%。 3CC级囊胚:15枚,接种5枚,贴壁0枚,形成克隆0个,传代0个。 3-4AA级/3-4BA级和3-4AB级/3-4BB级囊胚各项指标均高于3CC级,3-4AA级/3-4BA级囊胚传代率高于3-4AB级/3-4BB级囊胚,P<0.05,而贴壁率和原代克隆形成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 3、不同培养方法对原代克隆生长的影响 全胚培养法:囊胚19枚,贴壁10个,贴壁率为52.6%,形成典型的原代克隆3个,克隆形成率为15.8%,均为能传代。 免疫外科法:囊胚32个,,分离出完整的进行接种ICM18个,贴壁15个,贴壁率为83.3%,形成典型的原代克隆6个,克隆形成率为33.3%,其中三个传至3代,停止增殖,未能建系。 两种培养方法比较,免疫外科法组的贴壁率、克隆形成率及传代数均高于全胚培养法组,P<0.05。 4、不同浓度血清免疫法分离ICM比较 1:8兔抗人血清+1:8新鲜豚鼠血清:滋养外胚层细胞无明显改变,完全不能去除。 1:4兔抗人血清+1:4新鲜豚鼠血清:滋养外胚层细胞少量细胞肿胀,去除不完全。 1:2兔抗人血清+1:2新鲜豚鼠血清:外滋养细胞与内细胞团全部溶解。 1:2兔抗人血清+1:4新鲜豚鼠血清:外滋养细胞肿胀,去除完全,内细胞团完整。 5、体外培养不同天数ICM AKP活性和SSEA-4表达情况 AKP活性:体外培养至D5、D6、D7 ICM着色后为蓝紫色,呈阳性(+)表达;D8、D9、D10着色渐淡,部分区域不着色,呈弱阳性(±);D11、D12 ICM完全不着色,呈阴性(-)。 SSEA-4:体外培养至D5、D6、D7、D8 ICM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细胞团发出绿色荧光,呈阳性(+)表达;D9、D10绿色荧光渐暗,呈弱阳性(±);D11、D12 ICM不再有荧光,镜下仅见细胞间界限明显的细胞团,SSEA-4表达呈阴性(-)。 结论 1、原代建系建议使用3BB级以上的囊胚。质量差的囊胚,细胞数目少、增殖能力差,不能进行有效的扩增传代。 2、免疫外科法在分离ICM的同时也是对质量差的胚胎的淘汰,去除滋养外胚层减少了外滋养细胞与内细胞团共培养对其产生的诱导分化作用,从而提高贴壁率和原代克隆形成率,是一种更为高效的原代培养方法。 3、免疫囊胚刀采用1:2倍比稀释的兔抗人血清和1:4倍比稀释的新鲜豚鼠血清可在有效去除滋养外胚层细胞的同时保证内细胞团的完整性。 4、在保证细胞最大的增殖的条件下,ES样克隆离散的时机应选择在接种培养后7-10天,最长不可超过10天,以避免细胞发生自发分化。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R3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从玉华;;从皮肤中提取干细胞[J];中学生优秀作文(中考专刊);2009年10期

2 薛侠;赵皖秋;张四林;秦臻;师娟子;;人胚胎移植后剩余胚胎继续体外培养潜能的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年13期

3 ;国际舞台上中国干细胞研究专家2010年4~5月的成果[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27期

4 朋客;;抛弃男人孕育生命?[J];生命世界;2006年10期

5 徐红新;田毅浩;曲折;黄文蔚;蒋学俊;李庚山;;激活Notch对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5期

6 郭礼和;;人羊膜上皮细胞具有胚胎干细胞和移植免疫耐受等优良特性[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1年04期

7 ;国际舞台上中国干细胞研究专家2010年1~2月的学术成果[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23期

8 张树庸;;科学家确定DNA的第7种和第8种碱基[J];实验动物科学;2011年04期

9 ;“人造精子”获重大突破[J];恋爱婚姻家庭(养生);2011年10期

10 ;国际舞台上中国干细胞研究专家2010年6~7月的成果[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3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傅文庆;;开发去老化技术学的前景论证[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十一)——积极老龄化研究之三[C];2006年

2 秦茂林;蔡文琴;张吉强;李成仁;李巍;;雌二醇对胚胎干细胞神经定向分化诱导的影响[A];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组织学与胚胎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徐小明;窦忠英;华进联;葛秀国;;免疫外科法分离克隆BALB/c小鼠胚胎干细胞[A];全国首届动物生物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蒋晖;瞿东滨;金大地;鞠躬;;新型神经营养因子TAT-BDNF促进胚胎干细胞的神经元性分化[A];第一届全国脊髓损伤治疗与康复研讨会暨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脊髓损伤与康复学组成立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于洲;徐海滨;;应用胚胎干细胞实验模型体系对异硫氰酸盐发育毒性的研究[A];2010年全国药物毒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刘平;关云谦;邹春林;张愚;陈彪;刘焯霖;;胚胎干细胞在体内外诱导分化成为多巴胺能神经的初步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7 隋婧;姜方旭;施秉银;;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胰岛祖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胡敏华;区颖蕾;李莉;郭欣政;张守全;;胚胎干细胞饲养层的优化及影响内细胞团贴壁率的探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繁殖学分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9 马育芳;杨阳;李燕;王少华;赵蕊;李宁;;猪胚胎干细胞多能性因子Nanog对胚胎发育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繁殖学分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10 曹楠;杨黄恬;;大鼠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胞体外分化的研究[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树庸 赵贵英;干细胞研究的突破[N];人民日报;2009年

2 记者 郑晓春;胚胎干细胞疗法安全性研究亟待加强[N];科技日报;2009年

3 记者 余靖静;我科学家实现“用胚胎干细胞再生肌腱”[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4 本报记者 李雪林;如何让中国小实验室厚积薄发[N];文汇报;2009年

5 记者孙国根;首个大鼠胚胎干细胞成功提取[N];健康报;2009年

6 孙国根;复旦大学成功提取首个大鼠胚胎干细胞[N];中国医药报;2009年

7 本报首席记者 任荃;第二颗“全能种子”会不会抢先“发芽”[N];文汇报;2009年

8 记者 郑晓春;悬浮液可用于大规模培育胚胎干细胞[N];科技日报;2010年

9 记者 钱铮;牛胶原蛋白可助降低胚胎干细胞癌变几率[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10 记者 任海军;奥兑现承诺,但“松绑”效应不会立竿见影[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舟;MK和GM-CSFRα在胚胎干细胞中的表达与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苏中渊;胚胎干细胞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归巢及胚胎干细胞表面分子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廖宏庆;人类不同原核数目受精卵中筛选正常优质胚胎的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白春玲;牛孤雌多倍体胚胎与克隆多倍体胚胎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5 曲文玉;人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建系[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6 李相运;小鼠胚胎干细胞多能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7 姚嘉宜;胚胎干细胞重新编程肿瘤细胞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8 赵惠萍;骨髓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诱导胚胎干细胞向造血细胞分化[D];中南大学;2003年

9 刘星霞;胚胎干细胞ES-D_3诱导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及其对糖尿病鼠降糖作用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谌兵来;小鼠胚胎干细胞建系新方法及TFAG促进鼠胚胎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国杰;山羊类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克隆[D];河北农业大学;2002年

2 吕一帆;胚胎干细胞在内膜损伤小鼠宫腔内移植的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3 关秀文;葛根素对小鼠D3胚胎干细胞的肝细胞定向分化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周文平;小鼠三种胚胎干细胞表观相关基因的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5 姜静宜;胚胎干细胞中外源性IbeB靶蛋白的筛选及验证[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6 蔡斌;体外诱导胚胎干细胞为神经细胞模型的建立及相关因子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7 顾文佳;诱导胚胎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8 李宏图;RNAi诱导小鼠ES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9 张晓进;小鼠核移植胚胎干细胞系的建立及其全能性检测[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10 李娜;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胚胎干细胞来源暴式集落形成细胞形成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滨州医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2751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2751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0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