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狂犬病病毒不同毒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17 01:13
【摘要】:目的研究狂犬病不同固定毒株对动物的致病性和对细胞的感染性。方法以小鼠脑内和肌内途径接种比较不同毒株的致病性,研究并建立HEPES(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诱导的空斑形成技术测定病毒空斑形成单位(plaque-forming unit,PFU)和细胞病变感染技术测定病毒感染滴度(CCID50),并用以比较不同毒株的病毒滴度,实验同时以常规的直接免疫荧光法(direct immunofluorescent assay,dFA)做对照。结果不同固定毒株对10~12g小鼠的脑内致病力普遍很高,但肌内毒力普遍较低,脑腔感染致病力比肌内感染致病力高3.0~5.0lg LD50,CVS株相差最大为5.0lg LD50。用两种新的方法 (PFU和CCID50)测定不同毒株的病毒滴度与dFA法测定的结果比较,除个别株外无明显差异,如CVS-11、4aG、PV株用三种方法测定的滴度均在7.1~7.9lg。结论用dFA法测定病毒滴度的结果与小鼠脑内测定的结果有可比性,用以替代小鼠脑内法测定病毒滴度是可行的。两种细胞感染法测定的病毒滴度操作简便,无需贵重仪器和昂贵试剂,可以更广泛地应用于狂犬病病毒和疫苗发展的研究。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pathogenicity and cell infectivity of different fixed rabies strains to animals. Methods the pathogenicity of different virulent strains was compared by intracerebral and intramuscular inoculation in mice, and the plaque formation technique induced by HEPES (4-hydroxyethylpiperazine ethanesulfonic acid) was establish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viral plaque forming units (plaque-forming unit,). PFU) and cytopathic infection assay (CCID50) were used to compare the viral titers of different virulent strains, and the conventional 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direct immunofluorescent assay,dFA) was used as control. Results the intracerebral pathogenicity of different fixed strains was very high in 10g / 12g mice, but the intramuscular virulence was generally low. The difference of the pathogenicity of intracerebral infection with 3.0~5.0lg LD50,CVS strain was that of 5.0lg LD50.. Two new methods (PFU and CCID50)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virus titers of different strain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except individual strains, for example, the titers of CVS-11,4aG,PV strains measured by the three methods were all 7.1g or 7.9 lg. Conclusion the results of virus titer determination by dFA method are comparable with those of mice brain, and it is feasible to replace the virus titer assay in mice brain. The virus titers determined by two cell infection methods are easy to operate and can be widely used in the research of rabies virus and vaccine development without expensive instruments and expensive reagents.
【作者单位】: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虫媒病毒疫苗室;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12AA02A402)
【分类号】:R373.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聂子林,俞永新,王竟梅,曲晓素,严子林;HEPES对狂犬病毒致细胞病变作用的增强效应[J];病毒学报;1991年04期

2 朱蓉;薛红刚;徐葛林;;应用细胞法代替小鼠法检测狂犬病毒毒力[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6年01期

3 李加;曹守春;石磊泰;王云鹏;吴小红;刘景华;唐建蓉;俞永新;董关木;;狂犬病病毒aG株糖蛋白遗传稳定性及生物信息学分析[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3年06期

4 谈小荣;褚晓明;张建斌;;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狂犬病毒滴度的可行性研究[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11年02期

5 邵益斌,顾勤,曾蓉芳;应用快速HEPES蚀斑法检测狂犬病毒[J];中国病毒学;1994年01期

6 柴苗;徐葛林;孙文;卢颖;毕军;陈雪婷;;细胞荧光转化灶单位实验体外滴定狂犬病病毒毒力方法的优化[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0年03期

7 刘文雪,杨立宏,俞永新;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大面积人群免疫的中和抗体应答[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6年04期

8 陈化新,叶克龙,张家驹,罗兆庄,胡美娇,张遵宝,赵铁镪,夏建华,姜克俭,朱风才,龙清忠,,宋干,刘文雪,朱智勇,王华,童政,吴扬生,俞永新,周燕平,李伟,张平均,王福兴;中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近期流行病学效果观察[J];中国公共卫生学报;199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伟峰,王远虹,胡明,朱洪浩,刘传楠;武汉市灾区人群乙肝表面抗原乙脑和出血热抗体的监测[J];湖北预防医学杂志;1998年04期

2 易彬樘,蔡增林,任清明,王峰,周启龙;某部队农场肾综合症出血热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03期

3 安祺,董关木,刘文雪,杨立宏,孔艳;SARS冠状病毒空斑技术的建立和应用[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4年06期

4 张国强;王远征;;狂犬病病毒抗原的体外检测方法[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8年02期

5 汪霞;徐葛林;孙文;唐建蓉;毕军;吴杰;张丽娜;卢颖;林娜;胡巧玲;张永振;;狂犬病疫苗细胞培养灭活验证实验方法的建立[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0年06期

6 杨屹;汝东宇;郭秀侠;崔文广;苗丽;刘岩;王亚军;蔡月红;苑志刚;;应用篮式生物反应器制备Vero细胞人用狂犬病疫苗[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1年05期

7 张静,康殿民,王少军,王志强,王晓云,张延学;肾综合征出血热Ⅱ型疫苗(L99株)免疫效果及对Ⅰ型病毒攻击的保护作用[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8年02期

8 沈建中,吴光华;近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医学动物防制;2002年01期

9 张静,康殿民,王少军,王志强,王晓云,张延学;肾综合征出血热Ⅱ型疫苗(L_(99)株)流行病学效果观察[J];预防医学文献信息;1998年01期

10 张静,王晓云;肾综合征出血热研究进展[J];预防医学文献信息;199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屹;郭秀侠;崔文广;苗丽;刘岩;王亚军;蔡月红;苑志刚;;应用篮式生物反应器制备Vero细胞人用狂犬病疫苗[A];2011中国生物制品年会暨第十一次全国生物制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东靖;天津地区汉坦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分析及其GP多表位抗原基因的构建与表达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璐;天津市东丽区肾病综合征出血热流行因素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2 马卫胜;2003-2005年山东省肾综合征出血热宿主变化及流行病学特征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杜冰;肾综合征出血热住院病例的调查与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王远征;狂犬病病毒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D];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2008年

5 郭立春;灰色摆动模型GM(1,1,sinω)在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率预测中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6 孙加燕;狂犬病毒口服活疫苗的研制[D];重庆理工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国铭,郑铮,俞永新;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血清抗体半微量空斑抑制法的改进[J];病毒学报;1987年04期

2 聂子林,俞永新,王竟梅,曲晓素,严子林;HEPES对狂犬病毒致细胞病变作用的增强效应[J];病毒学报;1991年04期

3 刘欣玉;俞永新;李茂光;徐宏山;王环宇;梁国栋;贾丽丽;董关木;;我国新分离乙型脑炎病毒株毒力特征研究[J];病毒学报;2008年06期

4 石磊泰;俞永新;刘景华;唐建蓉;吴小红;曹守春;李加;曲效民;董关木;;中国狂犬病疫苗生产株CTN-1全基因序列分析[J];病毒学报;2010年03期

5 吴学海,刘红煜;培养条件对狂犬病毒宿主细胞质量的影响[J];生物技术;2000年01期

6 徐葛林,鲁晓知,朱家鸿,肖鼎昌,徐红,徐雯;抗狂犬病毒糖蛋白及核蛋白单抗的研制及应用[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1996年01期

7 朱蓉;薛红刚;徐葛林;;应用细胞法代替小鼠法检测狂犬病毒毒力[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6年01期

8 李加;曹守春;石磊泰;唐建蓉;田宏;高向东;董关木;;我国人用狂犬病疫苗株病毒糖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2年03期

9 严子林;李正平;王诠;;狂犬病毒蚀斑方法的建立[J];病毒学杂志;1988年02期

10 曾蓉芳;陈阿根;张瑛;黄海武;;狂犬病固定毒Vero细胞适应株的建立[J];病毒学杂志;199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改会;李回;孟先明;罗廷荣;;狂犬病病毒L蛋白的研究进展[J];广西畜牧兽医;2010年02期

2 李萍;对狂犬病病毒核酸疫苗的免疫应答[J];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1996年02期

3 李思经;转基因番茄生产狂犬病病毒外壳蛋白[J];生物技术通报;1996年04期

4 扈荣良,涂长春,李银聚,侯世宽,李红卫,杜坚,冯丽春,崔青山,殷震;狂犬病病毒糖蛋白转基因小鼠对该病毒形成免疫耐受[J];中国兽医学报;1997年05期

5 张玉慧,高春润,潘广_g,赵钢,张东阳,秦贤,俞永新;狂犬病病毒CTN株不同代次在Vero细胞培养的病毒滴度和免疫原性的比较[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1998年02期

6 袁慧君,扈荣良,张守峰,张茂林,涂长春;狂犬病病毒SRV_9克隆株核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与特性分析[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3年01期

7 李萍;携带狂犬病病毒糖蛋白基因的质粒载体能诱导保护性免疫力[J];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1995年02期

8 古漓,王树声,C.A.De Mattos,C.C.De Mattos;广西狂犬病病毒野毒株的分子流行病学分析[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1年04期

9 范l>;;诡异的狂犬病毒[J];自然与科技;2010年02期

10 钱爱东,侯世宽,张茂林,李红卫,涂长春,殷震;狂犬病病毒糖蛋白基因主要功能区的克隆和序列比较分析[J];中国兽医学报;199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守春;李加;王玲;唐建蓉;刘景华;曲小肃;吴小红;石磊泰;董关木;俞永新;;狂犬病病毒核蛋白的体外表达及其免疫原性研究[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2 刘玲玲;龚锴;明平刚;黄莹;唐青;公衍道;;利用狂犬病病毒反向遗传系统表达铁蛋白的初步研究[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C];2009年

3 邵西群;闫喜军;;貉源狂犬病病毒NeiMeng株的分离与鉴定[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4 胡青海;宋翠萍;丁铲;;狂犬病病毒的结构蛋白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魏玉荣;易忠;符子华;马素珍;简子健;王海烽;魏婕;;狂犬病病毒口服疫苗株SRV_9全长基因质粒的构建[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黄福林;;狂犬病病毒的电镜观察及该病的传播[A];第四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1986年

7 韦友传;罗廷荣;;三株广西狂犬病病毒NS基因和M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A];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研究新成果汇编[C];2004年

8 张守峰;刘晔;赵敬慧;张菲;王颖;张锦霞;扈荣良;;一株鼬獾狂犬病病毒的全基因组及主要结构蛋白序列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钱爱东;李公美;赵云胶;;狂犬病鼠源野毒M株核蛋白基因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A];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研究新成果汇编[C];2004年

10 李海涛;扈荣良;张守峰;肖跃强;袁慧君;涂长春;;狂犬病病毒核蛋白基因重组犬2型腺病毒构建研究[A];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研究新成果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王君平;快速检测狂犬病病毒技术研发成功[N];人民日报;2006年

2 邹昆凌;花红洞探秘[N];昆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孟胜利;中国流行的狂犬病病毒时空进化分析[D];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2010年

2 潘铁骊;狂犬病病毒BD06株生物学特性鉴定及反向遗传系统的建立[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1年

3 焦文强;两株狂犬病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aG株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建立[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4 薛向红;狂犬病病毒CVS-11株感染性cDNA克隆的构建及其应用[D];吉林大学;2014年

5 黄莹;狂犬病病毒CTN株反向遗传系统的建立[D];吉林大学;2009年

6 冯昊;狂犬病病毒、细小病毒病毒样粒子及嵌合细小病毒样粒子的构建、鉴定与实验免疫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韩小虎;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邱薇;犬2型腺病毒基因重组活疫苗的基础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金宁;中国狂犬病毒时空动力学及其与狂犬病疫情的关系[D];山东大学;2010年

2 吴慧;中国狂犬病流行现状及病毒P、M基因遗传进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赵雪超;狂犬病病毒基质蛋白的真核表达及其在细胞中的定位[D];天津农学院;2013年

4 焦文涛;2005-2012年中国狂犬病病原检测调查及低发地区病毒N基因分子特征分析[D];吉林农业大学;2013年

5 房丽君;狂犬病病毒糖蛋白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免疫试验[D];吉林大学;2011年

6 赵云蛟;狂犬病病毒野毒株糖蛋白基因测序及分析比较[D];吉林农业大学;2002年

7 张建;中国狂犬病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全基因组分子特征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2年

8 焦文强;狂犬病病毒CVS株N基因的原核表达、纯化及鉴定[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9 殷相平;狂犬病病毒G+N双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D];甘肃农业大学;2004年

10 齐瑛琳;13株狂犬病病毒街毒株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遗传演化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833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3833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1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