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基于大鼠原位肠-肝血管灌流模型研究甘草酸的代谢

发布时间:2019-01-26 19:38
【摘要】:目的研究甘草酸在大鼠体内的肠、肝中的生物转化。方法建立大鼠原位肠-肝血管灌流模型,采用LC-MS/MS方法测定灌流液中的甘草酸和甘草次酸。结果甘草酸在单向肠-肝血管灌流模型中稳态肠提取率和稳态肝提取率分别为(4.2±0.6)%和(28.0±3.0)%,灌流液中未发现代谢物甘草次酸;原位循环肠血管灌流模型中甘草酸的一级吸收速率常数为(0.33±0.06)min-1;甘草酸在大鼠十二指肠给药后,灌流液中主要活性代谢产物为甘草次酸,同时肠腔液也存在大量甘草次酸。结论甘草酸的首过效应明显,口服后其主要被肠道菌群或肝细胞代谢,在肠粘膜细胞仅少量代谢。大鼠原位肠-肝血管灌流模型适用于甘草酸的药动学研究。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biotransformation of glycyrrhizic acid in the intestine and liver of rats. Methods in situ enteric-hepatic vascular perfusion model was established in rats. Glycyrrhizic acid and glycyrrhetinic acid in perfusate were determined by LC-MS/MS method. Results the extraction rate of glycyrrhizic acid in the unidirectional enteric-hepatic vascular perfusion model was (4.2 卤0.6)% and (28.0 卤3.0)%, respectively. No glycyrrhetinic acid was found in the perfusion fluid. The first-order absorption rate constant of glycyrrhizic acid in intestinal vascular perfusion model is (0.33 卤0.06) min-1;. Aft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glycyrrhizic acid in the duodenum of rats, the main metabolite of glycyrrhizic acid was glycyrrhetinic acid, and there was also a large amount of glycyrrhetinic acid in the enteric fluid. Conclusion the first-pass effect of glycyrrhizic acid is obvious.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glycyrrhizic acid is mainly metabolized by intestinal flora or hepatocytes, but only by a small amount in intestinal mucosal cells. In situ intestinal-hepatic vascular perfusion model in rats is suitable for pharmacokinetic study of glycyrrhizic acid.
【作者单位】: 广东药学院临床药学系;广东药学院药科学院药理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 81073141) 2010年科技部新药重大专项资助项目(No 2011zx09102-001-31) 广东省“十二五”医学重点学科资助项目(依托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药科学院)
【分类号】:R-332;R96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素军;阮金秀;张振清;张有志;于能江;王桂香;莫李立;;大鼠原位肠-肝灌流模型研究小补心汤总黄酮体内效应物质[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1年06期

2 杨锦南,朱明;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1997年02期

3 莫李立;王素军;杨本坤;;阿魏酸在Caco-2细胞模型的通透性及其在大鼠体内吸收特性研究[J];中草药;2012年05期

4 黎国富;杨劲;华小懿;陈蕊;赵浩如;;Ussing Chamber模型研究甘草酸二铵经大鼠肠黏膜的转运和代谢[J];中国中药杂志;2010年1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明;甘草的研究概况[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张明发;沈雅琴;;甘草酸及其苷元甘草次酸的糖皮质激素样作用[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1年01期

3 张明发;沈雅琴;;甘草酸及其衍生物的抗炎和抗变态反应研究进展[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1年05期

4 张明发;沈雅琴;;甘草酸及其苷元甘草次酸的盐皮质激素样作用研究进展[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1年06期

5 彭思菡;;甘草与西药配伍有宜忌[J];河北中医;2006年09期

6 洪玮;何明磊;魏东芝;;18β-甘草次酸聚乙二醇轭合物的合成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7 姚婉霞;蒋袁絮;金少举;闫琳;刘利军;;甘珀酸钠-苦参素包合物抗胃溃疡和镇痛作用的研究[J];华西药学杂志;2010年06期

8 张明远,朱秋双,刘蕾,路雅真,李丽,张蕊;甘楞散与泰胃美合用对大鼠胃溃疡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1年04期

9 刘流,陈启智,谢才姣,周建美,常业恬,李李,吕志平;强力宁与甘利欣对心内直视手术患者血清心肌酶及心脏复苏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1年01期

10 姚新成,田晨煦,陈文;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近年来研究状况[J];农垦医学;200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玉杰;甘草黄酮和甘草酸提取纯化工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2 葛卫红;荆芥、防风挥发油抗炎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2年

3 池中求;从血清TGFβ1、VEGF角度探讨清热解毒法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年

4 王兴友;糖皮质激素保护血管内皮炎性损伤的受体前调节机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5 谭晓梅;葛根芩连汤有效部位制剂的标准化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6 何子双;甘草次酸对新生仔猪生长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7 程安玮;甘草多糖的提取及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D];江南大学;2008年

8 张剑锋;甘草酸二铵对急性肺损伤大鼠糖皮质激素受体及高迁移率族蛋白1表达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9 姜丽;基于理化性质—药效—体内外吸收评价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应用的合理性[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10 贺敏;止咳类天然药物联用色谱分析及升压毒理快速评估[D];中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静;甘草次酸及乙酰甘草次酸的制备和纯化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2 陈桂玲;甘草酸的选择性水解以及离子液对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1年

3 王志兴;通痹Ⅰ号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D];湖北中医学院;2003年

4 伍杰勇;葛根芩连汤配伍与药效关系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5 戴开金;葛根芩连方不同配伍对主要有效成分及指纹图谱影响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6 李春英;甘草多糖提取纯化工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7 陈永刚;复方参贝止咳颗粒的药学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5年

8 姚新成;甘草次酸-苯海拉明复盐的制备及其制剂的初步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5年

9 王微;乌拉尔甘草地上部分有效成分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10 戴小军;甘草次酸苦参碱衍生物的合成及过氧化脲的制备和应用[D];宁夏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劲,王广基,柳晓泉,刘晓东;开发生物利用度研究的数据处理通用程序[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3年02期

2 刘治军;傅得兴;汤光;;FDA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指南(草案)2006版解读[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08年01期

3 龚苏晓;人体肠道中的细菌对甘草主要成分的代谢作用[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2年01期

4 屈铭;;中药药物代谢研究概述[J];九江医学;2007年02期

5 杨秀伟;杨晓达;王莹;马莲;张悦;杨晓改;王夔;;中药化学成分肠吸收研究中Caco-2细胞模型和标准操作规程的建立[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7年06期

6 夏小燕;居文政;谈恒山;;肠道菌群对中药皂苷类成分的代谢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年02期

7 张黎明;李云峰;刘艳芹;杨明;赵毅民;宫泽辉;;槲皮素-3-O-芹菜糖基芦丁糖苷对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前体细胞增殖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6年02期

8 兰嘉琦;张陆军;邢东明;吴昊;胡s,

本文编号:24158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4158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e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