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腮腺炎纯化抗原实验型疫苗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02 11:43
【摘要】: 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以下简称MV)为RNA病毒,属副黏病毒科。成熟病毒颗粒内的基因组为一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MV仅一个血清型。腮腺炎病毒已被确定是一种可以引起多种器官感染的病原,在其形成对腮腺感染的同时,它常常可以引起神经系统感染、生殖腺体感染以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多器官的感染。而这些感染,尽管其发病率相应较腮腺炎本身为低,但其所导致的病理后果较腮腺炎要严重得多,如睾丸炎、脑膜炎等。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使用,这一曾经大面积流行的疾病至今已得到了控制,发病率大大降低。 从上世纪90年代以后,该病重新在曾经有过良好计划免疫措施的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加拿大重新出现,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持续发展的趋势。近期以来,甚至出现了局部爆发的情况。有关该病逐渐增多的流行病学报道使人们发现,这一疾病正以一种我们还未完全认识的方式在卷土重来,而这其中,我们曾经成功使用过的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则日益显示出了它的许多不足之处。尽管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在使用后大大降低了发病人数,但是类似于野毒株感染所引起的一些并发症也以相当的频率不断出现。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免疫接种后产生的无菌性脑膜炎,另外还有腮腺炎、颌下脑水肿,发热、局部反应及过敏性反应等,其中已为人们所公认肯定的是无菌性脑膜炎和腮腺炎。 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有理由重新审视这一疾病在当前的流行特点,结合当前对MV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在可能的范围内进一步探索我们这一现有疫苗在理论和技术上可供改进的基础和空间。 对腮腺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分析已经明确,腮腺炎病毒颗粒中具有主要抗原作用的蛋白成分是其外膜上突起状的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蛋白,因为其是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结合受体以介导病毒进入细胞的关键结构蛋白,针对其的中和抗体即是针对病毒的中和抗体。而其它的病毒结构蛋白相对来说,在诱导特异性抗病毒免疫方面,均不如HN蛋白重要。因此,我们的纯化抗原研制工作主要集中于这个蛋白。 本研究课题就是利用裂解灭活的浓缩的腮腺炎病毒,通过分子筛层析过柱的方法,收集分离的蛋白峰,通过血凝实验、SDS-PAGE电泳、Lowry法测蛋白含量、蛋白N端测序、Western-blot、HPLC测蛋白纯度等,分离纯化并鉴定出HN蛋白组分。我们拿此蛋白组份添加佐剂制备抗原实验性疫苗。 该实验性疫苗在一次免疫实验小鼠后,即可100%地诱导其抗体阳转。本实验制备的纯化的腮腺炎包膜糖蛋白-HN,为下一步进行免疫学及安全性实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R392
本文编号:2530913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R3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桂杰,王志玉;副粘病毒包膜糖蛋白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病毒学报;2005年01期
2 刘强,丁翠,蔡秀玉;粘虫颗粒体病毒增效因子的分离纯化及其生化性质[J];病毒学报;1998年04期
3 刘淑勤,黄跃红,陈秀芬;不同毒株制备的腮腺炎疫苗的免疫效果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5年03期
4 陈健;梁建华;王大虎;谭慧峰;傅传喜;冯小娥;李志群;许阳;倪莉红;袁俊;;1997~2005年广州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6年04期
5 杨文震,陈志慧;腮腺炎病毒的基因分型及当前疫苗的免疫效果[J];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2005年02期
6 李丽;蔡梅英;;广州市东山区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策略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06年07期
7 施燕,胡家瑜,汤素文,吴维寿,许文忠;上海市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抗体水平调查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4年08期
8 王志武 ,卢日峰 ,范洪学;流感病毒的裂解、纯化及抗原性研究[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2年03期
9 沈红杰,公殿力,邸相辉,麻广,崔玉华,李文波,刘志强,徐秀凤;不同细胞基质制备的麻疹减毒活疫苗质量比较[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4年05期
10 王小燕;李亚绒;常荣芬;;小儿流行性腮腺炎236例并发症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06年08期
本文编号:25309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53091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