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骨髓基质细胞诱导成骨细胞及复合同种异体生物衍生骨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04 10:12
【摘要】:目的 以经诱导具有成骨细胞活性的骨髓基质细胞(BMSCs)为种子细胞,同种异体生物衍生骨为载体,观察细胞的体外培养特性和在生物衍生骨上的复合生长情况,为进一步研究此复合材料修复骨缺损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运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兔骨髓基质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扩增;应用成骨添加剂(地塞米松10~(-8)mol/L、β-甘油磷酸钠10mmol/L、L-抗坏血酸为50μg/ml)定向诱导传代骨髓基质细胞为成骨细胞;制作同种异体生物衍生骨,,与诱导的成骨细胞进行体外复合培养,并在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 结果 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的兔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生长良好,能连续传代;传代细胞经成骨添加剂诱导后,具有较强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并能表达Ⅰ型胶原蛋白,呈现成骨细胞活性;骨髓基质细胞诱导的成骨细胞能在同种异体生物衍生骨上贴附生长、增殖。 结论 骨髓基质细胞可有效分离、纯化,体外培养、扩增效果好,易向成骨方向诱导转化,可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理想种子细胞;同种异体生物衍生骨对骨髓基质细胞诱导的成骨细胞有良好的细胞粘附性和组织相容性,细胞能在其上保持成骨细胞活性,有望成为种子细胞的支架材料运用于骨组织工程研究。
【图文】:
殖速度明显加快,前三代传代细胞均于72小时后贴满瓶底(图l一3)。MSCs经多次传代后其分布更均匀有序,形态趋向单一,多为梭形细胞(图1一4、5)。连续传5代,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换含有成骨诱导剂的条件培养液培养后,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相对缓慢,约4一5天长满单层。细胞形态也逐渐改变,由原先比较均匀一致的成纤维细胞样变为不规则形,伸出多个突起并逐渐相互连接。细胞间没有接触抑制,呈复层生长,逐渐堆积。图1一3第二代细胞,/20。图1一4传代细胞形态呈成纤维细胞样
四川大学硕十学位论文出较强的阳性反应,可见绝大部分细胞胞浆内出现棕黑色或灰黑色硫化钻颗粒,(图1一6)。提示诱导培养的细胞具有较强的碱性磷酸酶活性。I型胶原蛋白免疫荧光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细胞胞浆内出现红色荧光,呈阳性反应,各个细胞内的荧光强度强弱不一致(图l一7)。提示诱导培养的细胞可以表达I型胶原蛋白,且主要集中在胞核附近。图l一6钙钻法染色示胞浆中棕黑色硫化钻颗粒,x40。图1一7免疫荧光法检测I型胶原蛋白,x40。3.讨论3.1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来源问题利用组织工程的方法修复骨缺损成为创伤修复研究的热点,而理想的种子细胞和支架材料是骨组织工程的两大关键因素。理想的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应具有以下特点:①取材容易安全;②体外培养增殖能力强;③易于向成骨方向分化;④植入体内能保持成骨活性。骨髓来源丰富,取材方便安全。骨髓基质细胞是骨髓基质系统的非造血性干细胞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R329
本文编号:2531672
【图文】:
殖速度明显加快,前三代传代细胞均于72小时后贴满瓶底(图l一3)。MSCs经多次传代后其分布更均匀有序,形态趋向单一,多为梭形细胞(图1一4、5)。连续传5代,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换含有成骨诱导剂的条件培养液培养后,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相对缓慢,约4一5天长满单层。细胞形态也逐渐改变,由原先比较均匀一致的成纤维细胞样变为不规则形,伸出多个突起并逐渐相互连接。细胞间没有接触抑制,呈复层生长,逐渐堆积。图1一3第二代细胞,/20。图1一4传代细胞形态呈成纤维细胞样
四川大学硕十学位论文出较强的阳性反应,可见绝大部分细胞胞浆内出现棕黑色或灰黑色硫化钻颗粒,(图1一6)。提示诱导培养的细胞具有较强的碱性磷酸酶活性。I型胶原蛋白免疫荧光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细胞胞浆内出现红色荧光,呈阳性反应,各个细胞内的荧光强度强弱不一致(图l一7)。提示诱导培养的细胞可以表达I型胶原蛋白,且主要集中在胞核附近。图l一6钙钻法染色示胞浆中棕黑色硫化钻颗粒,x40。图1一7免疫荧光法检测I型胶原蛋白,x40。3.讨论3.1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来源问题利用组织工程的方法修复骨缺损成为创伤修复研究的热点,而理想的种子细胞和支架材料是骨组织工程的两大关键因素。理想的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应具有以下特点:①取材容易安全;②体外培养增殖能力强;③易于向成骨方向分化;④植入体内能保持成骨活性。骨髓来源丰富,取材方便安全。骨髓基质细胞是骨髓基质系统的非造血性干细胞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R3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傅文玉,路艳蒙,朴英杰;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与端粒酶活性[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11期
2 牟善松,毛萱,石海涛,汤顺清;骨组织工程支架-多孔β-磷酸三钙陶瓷的制备与性能[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04期
3 谢德明;BMP/PLA复合骨细胞培养支架材料[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0年01期
4 卢晓风,李胜富,张杰,张真,卢冰,步宏,李幼平,程惊秋;HA/TCP双相陶瓷与人成骨细胞生物相容性的体外实验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1年04期
5 张涤生;组织工程学简介[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1998年03期
6 杨志明,李彦林,解慧琪,秦廷武,黄富国;生物衍生骨复合成骨细胞体内异位成骨研究[J];中华创伤杂志;2001年08期
7 薄斌,王常勇,郭希民,赵强,段翠密,王永红,张旭辉,卢建熙;骨髓间质干细胞复合多孔磷酸钙陶瓷修复兔颅骨缺损的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3年04期
8 姜晓丹,徐如祥,张世忠,柯以铨;源于成人骨髓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英文)[J];中国临床康复;2003年22期
9 何炳林,马建标;生物医用材料基础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基金;1996年03期
10 孙磊,胡蕴玉,窦榆生,孟国林,徐建强;骨髓基质细胞在藻酸盐凝胶中的生物学行为[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2年02期
本文编号:25316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53167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