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冠状病毒刺突糖蛋白的RNA干扰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24 07:33
【摘要】:2002年底,在我国广东省最先出现,随后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爆发流行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也被称为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强烈致病性,临床症状以高热、干咳及呼吸困难为主,急性呼吸衰竭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是新出现的传染病,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加上人群对这种病毒暂无免疫力,病死率较高,给人类健康、社会经济发展及国家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对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特别是对POL基因最保守区段的同源性比较表明,该病毒不属于3类已知冠状病毒中的任何1类,而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SARS冠状病毒(SARS-associated coronavirus,SARS-CoV),属于巢状病毒目(Nidovirales)、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冠状病毒属(Coronavirus),是一种球形、有包膜的单正链RNA病毒。其基因组长约30kb,基本结构为:5’-帽状结构-复制酶(rep)-刺突糖蛋白(S)-小包膜蛋白(E)-膜糖蛋白(M)-核衣壳蛋白(N)-polyA尾-3’,两端还有非编码区。其中S蛋白为1255个氨基酸的病毒表面突起糖蛋白前体,属Ⅰ型跨膜糖蛋白,有23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其N端和C端相对保守。现认为,冠状病毒S蛋白的氨基端可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引起S蛋白构象发生改变,由羧基端介导病毒包膜与宿主细胞膜间的融合。另外,S蛋白上含有重要的病毒抗原决定簇,可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为冠状病毒疫苗的重要候选抗原之一,其基因突变会直接影响病毒的致病性。目前,对于干扰素和蛋白酶抑制剂等抗病毒药物或疫苗的研制虽然已取得较大进展,但仍无特效药或疫苗问世。近年来在疾病治疗中具有巨大应用潜力而倍受关注的RNA干扰(RNAinterference,RNAi)技术,可能为研制抗SARS药物提供了一种新策略。 RNA干扰是指外源双链RNA(dsRNA)被RNase Ⅲ家族中的Dicer酶切割为21-23个核苷酸(nucleotide,nt)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siRNAs),每个siRNA两条单链末端为5’-磷酸和3’-羟基,且3’端都有2—3个突出的非配对碱基,与胞内一核酶复合物结合形成RNA诱导沉默复合物(RNA-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RISC),RISC激活后通过碱基配对定位到同源mRNA转录本上,进行切割mRNA,导致相应的基因沉默,属于转录后基因沉默机制(post-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PTGS),它是1998年Fire在研究反义核苷酸时发现的。RNA干扰现象广泛存在于植物、线虫、果蝇等生物中,但在哺乳动物细胞中,长双链RNA(30bp)会引起干扰素效应,促使细胞凋亡;而30bp的siRNA转染哺乳动物细胞后,既能引起RNAi,又可避免干扰素效应。因此,通过引入靶mRNA
【学位授予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R373
本文编号:2540753
【学位授予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R37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and Antigenicity of the S Protein of SARS-CoV[J];Genomics 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2003年02期
2 ;The M Protein of SARS-CoV: Basic Structural and Immunological Properties[J];Genomics 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2003年02期
,本文编号:25407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54075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