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视网膜神经节样细胞分化中蛋白质表达差异及电生理特性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17 16:16
【摘要】: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是骨髓中除造血干细胞以外的另一类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眼科领域,在体内外可将BMSCs诱导成视网膜光感受器样细胞。发育神经学的研究证实视网膜的发育具有时相性。BMSCs向视网膜光感受器样细胞的诱导成功使BMSCs向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诱导成为可能,为本文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研究采用Percoll分离液体外分离法,体外培养出能稳定传代的大鼠BMSCs。并在Transwell双层培养体系下,利用乳鼠视网膜细胞诱导BMSCs,诱导后细胞经免疫组化及RT-PCR、免疫荧光鉴定,NF、nestin、β-III Tubulin、Thy1.1表达阳性,证实了诱导后细胞为视网膜神经节样细胞。 本文采用SELDI蛋白芯片技术检测了BMSCs、诱导后的视网膜神经节样细胞及原代培养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蛋白质谱。结果显示:与BMSCs质谱相比,诱导后的视网膜神经节样细胞质谱有16个标志分子增高,其中有11个标志分子在RGCs质谱中也增高。这些标志分子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密切相关,它们显示出了同原代RGCs相同的蛋白质分子,但距成熟的RGCs还有少部分差异。 我们利用膜片钳技术,在大鼠BMSCs上记录到三种离子电流:对TTX敏感的钠电流、L-型电压依赖型钙电流以及延迟整流钾电流。在BMSCs向视网膜神经节样细胞分化的过程中,钠、钾、钙三种离子电流幅值均有所增加,接近于原代培养的RGCs,但均未达到其电流幅值,这有可能是BMSCs由前体细胞向RGCs这一终点转化过程中细胞由未成熟逐渐迈向成熟的一个途径。 本文实现了在体外将BMSCs诱导为视网膜神经节样细胞,并从蛋白组学和细胞电生理功能上证明了诱导后细胞的神经元特性,为青光眼视神经损伤等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前期工作基础。
【图文】: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视网膜神经节样细胞分化中蛋白质表达差异及电生理特性的研究


原代BMSCs24h开始贴壁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视网膜神经节样细胞分化中蛋白质表达差异及电生理特性的研究


原代BMSCs传至第三代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R3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晶,谢祁阳;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体内外调控机制[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2005年03期

2 苗壮,孙晓玲,庞希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进展[J];解剖科学进展;2003年03期

3 艾平,郑建全;膜片钳技术的新进展及其在药物高通量筛选中的应用[J];生理科学进展;2005年02期

4 何大澄,肖雪媛;SELDI蛋白质芯片技术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J];现代仪器;2002年01期

5 张杰,单清,马萍,姜严明,陈鹏,钱焕文,裴雪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视网膜下移植观察[J];眼科新进展;2003年02期

6 刘金保 ,董晓先 ,董燕湘 ,何慧华 ,董伟华 ,梁仲培 ,肖庆忠;多种中药成分诱导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转变为神经元样细胞[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3年03期

7 肖庆忠,李浩威,温冠媚,黄少华,张秀明,李艳,李树浓;麝香多肽体外诱导成年大鼠和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元的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2年10期

8 李禄全,余加林,刘官信,官晓清;复方丹参注射液诱导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分化的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5年01期

9 汪进益,张宗明;膜片钳技术在肝细胞离子通道研究中的应用[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4年03期

10 原慧萍,葛坚,段永恒,王艳梅,王莉娜,杨滨滨;体外诱导室管膜下区神经干细胞分化为视网膜神经细胞样细胞的研究[J];中华眼科杂志;2003年06期



本文编号:25506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5506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1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