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金龟子绿僵菌代谢产物中有效成分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16 04:29
【摘要】: 目的:对金龟子绿僵菌的代谢产物进行初步的研究,验证其产物中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的存在,为SW的来源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同时分析代谢产物中的其它有效成分,为进一步开发研究金龟子绿僵菌的药用价值奠定基础。 方法:①采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对金龟子绿僵菌进行定期的传代培养;②用查氏蛋白胨培养基对金龟子绿僵菌进行发酵培养,收集发酵液;③运用气相色谱法对发酵液中的SW进行定性定量分析;④首先采用离心、过滤、浓缩等方法对发酵液进行预处理,再运用薄层层析检测技术对发酵液中的活性成分进行跟踪,同时采用反复萃取、层析分离、真空升华等化学提取方法对发酵液分离提取;⑤运用气相色谱法对升华提取物进行定性分析;⑥采用GC-MS联用分析技术,对提取物进行结构分析鉴定。 结果:①传统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即可用于金龟子绿僵菌的传代,且该菌生长状态良好;②用于发酵培养的查氏蛋白胨培养基中选用葡萄糖和蛋白胨的质量比为2:1,培养温度为26℃,pH值为6.5,符合该菌正常生长的范围;③通过气相色谱法测定,发酵液中所含SW的含量为10.2131mg·L-1,与外文报道的浓度为9.0400 mg·L-1基本一致;④真空升华得到SW的粗品,再经气相色谱法对其粗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此粗品中含有SW,且含量为44.94%。经折算,平均每升发酵液提取SW 0.0038g。而发酵液中所测得SW的含量为10.2131mg·L-1,因此提取率为37.21%;⑤采用GC-MS联用法,鉴定出5种单体化合物,分别为棕榈酸甲酯、1-甲基-7异丙基菲、1,4-双甲基-(4-甲苯基)-1,3二烯烃、A′-Neogammacer-22(29)-en-3-ol,acetate、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7种未知化合物,其中包括两种同分异构体。 小结:经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金龟子绿僵菌的代谢产物中确实含有SW,初步分离后,得到了SW粗品,同时还得到并鉴定出该代谢产物中含有其它的5种已知结构的化合物,和7种未知结构的化合物。据此可说明本试验所探索的分离提取方法是具有可行性的,但SW的损失很大,提取率较低,因此本方法需要完善和成熟;五种已知的单体化合物具体的生物活性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对于未知结构的化合物也需要进一步的结构分析;同时还应探索别的分离提取方法去寻求代谢产物中其它的有效活性物质;研究SW在金龟子绿僵菌代谢过程中的生物合成机制,希望以此能来提高SW的产量。
【图文】:

质谱裂解,分子结构


.2 SW 的理化性质SW 为白色针状结晶,熔点 144~145℃,分子式为 C8H15NO3,分子量 17、乙醇、乙醚、丙酮、氨性氯仿等有机溶剂,酸解离常数 pKa 为 7.4。SW上属于多羟基吲哚里西啶生物碱,在吲哚里西啶环的 1,2,8 位上各有一个 学 系 统 命 名 为 1 , 2 , 8 - 三 羟 基 八 氢 吲 哚 里 西 啶 ( 1 ,ihydroxyocahydroindolizidine)。从有机化学分类上看,三个羟基直接连在环的该属于醇,故又被命名为吲哚里西啶三醇(indolizidine triol)。从植物中分立体构型被命名为 8αβ-吲哚里西啶-1α,2α,8β-三醇(8αβ-indolizidinriol)或 1α,2α,8β,8αβ-吲哚里西啶三醇;从豆类丝核菌中分离出的 SW,被命名为(1S,2R,8R,8αR)-1,2,8-三羟基吲哚里西啶或 8αR-吲哚里西啶R,-三醇或 1S,,2R,8R,8αR-吲哚里西啶三醇[33]。W 分子结构及其质谱裂解图见图 1-1,立体结构为半椅式,见图 1-2[40]。甘露糖阳离子立体结构比较见图 1-3。

比较图,阳离子,甘露糖,立体结构


图 1-3 SW 阳离子(下)与甘露糖基阳离子(上)立体结构比较图Chart 1-3 The compare chart of tridimensional configuration of cation of SW and mannoseSW 的来源 植物目前知道含有 SW 的植物有:(1)豆科苦马豆属植物,如灰苦马豆(Swacens),是首先分离出 SW 的植物,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40]。(2)豆科黄tragalas)和棘豆属(Oxytropis)(疯草),这类植物是国内外研究较多的植物,各地,尤其是北美和我国。(3)锦葵科黄花稔属(Sida),主要分布于热带美2]。(4)旋花科番薯属,Haraguchi M(2003)等从 Ipomea carnea 的叶子、花和出 SW,这类植物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43]。植物中的 SW 相当稳定,据 Molyneux 等(1991)[44]报道,保存 15 年的斑荚 SW。 菌类Schneider 等[35](1983)最早从豆类丝核菌中分离出 SW;我国杨鸣琦等也从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R378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伟;疯草内生菌FEL3培养条件的优化及其产SW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616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5616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7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