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年龄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特性及成骨潜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5-11 08:37
【摘要】:目的 组织工程为创伤、肿瘤、严重感染等造成的大段骨缺损的修复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随着临床上组织工程应用的推广,种子细胞的来源成为人们重点研究的问题。hMSCs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来源,但不同年龄的hMSCs体外增殖、分化特点有很大差异。不同年龄供体的hMSCs生长特性是否存在差异以及高龄供体hMSCs是否能满足修复自身骨缺损的需要尚缺少系统的研究,本实验通过对人不同年龄段样本的研究,观测了各年龄段样本的种子细胞体外增殖、成骨分化以及裸鼠皮下成骨能力,为下一步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 1、年龄分组:样本来自39例7~79岁健康志愿者骨髓,按人骨骼发育和激素分泌水平分为20(9例),20~39(10例),40~60(11例),60(9例)四组。2、获取健康志愿者骨髓,分离hMSCs进行原代、传代和诱导培养,记录单个核细胞获取数、传代时间、细胞收获数、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3、取样进行细胞透射电镜观察。4、取第2代细胞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5、取第2代细胞5×103/孔密度接种于96孔培养板,于第1~8天每天用MTT法分析骨髓基质细胞的存活和增殖能力。6、取第2代hMSCs以1×105/ml接种于6孔培养板,加入成骨诱导培养基,分别于2、4、6、8、10、12、14天消化细胞,进行ALP活性检测。7、取第2代细胞爬片,进行ALP、I型胶原和骨钙素免疫组化及钙染色。8、取第2代5×104/ml hMSCs 2ml以接种于6孔培养板, 于第4天和第8天换液前取培养基1ml,用放免法定量检测骨钙素含量。9、每个年龄组随机抽取2个样本,取第2代hMSCs用成骨诱导培养基培养,将诱导后的细胞复合人脱钙骨(DBM)种入裸鼠皮下。分别于第4、8、12星期进行X摄片、HE及免疫组化染色并进行图像分析。 结果 1.低龄组(20)样本细胞较高龄组(60)形态好、传代时间短、增殖能力强,但各年龄组细胞数量均能满足组织工程骨构建的需要。2.低龄组与高龄组样本的原代细胞、诱导后细胞在电镜下无明显区别。3.细胞周期分析显示,低龄组样本较高龄组样本增殖期细胞比例高、静止期细胞比例低、凋亡率较低,低龄组与高龄组 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03AA205002) WP=8 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4.MTT法结果显示低龄组样本增殖能力和活性较高龄组高,低龄组与高龄组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5.诱导后各年龄组细胞ALP、I型胶原和骨钙素免疫组化及钙染色呈阳性反应,未诱导细胞染色呈阴性反应。6.低龄组样本诱导细胞ALP活性较高龄组高,低龄组与高龄组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7.第4天和第8天成骨诱导上清液骨钙素浓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低龄组明显高于高龄组,低龄组与高龄组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8.植入裸鼠皮下的组织块在X片中的显影密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高,低龄组样本呈高密度显影。 12周时组织切片HE染色显示低龄组皮下组织块有骨组织形成,60岁以上组样本组织块内有大量成骨细胞,有少量组织矿化。9. 免疫组化染色图像分析结果显示低龄组与高龄组皮下组织块I型胶原和骨钙素表达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 1.取得了各年龄组hMSCs培养的时间、密度参数。2.不同年龄组之间增殖、成骨分化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增殖、成骨分化能力也相应降低。3.hMSCs成骨诱导后具有成骨细胞活性表达。4.低龄组样本在裸鼠皮下能成骨,其成骨能力大于高龄样本,60岁以上组样本成骨能力低下,所需时间长,不能很好达到临床修复骨缺损的要求。
【学位授予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R32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黄靖香,张文涛,周勇刚,陆宁,孙明学,赵斌,卢世璧;种子细胞库的建立及应用[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3年04期

2 冯凯,裴雪涛;间充质干细胞——现代组织工程的新资源[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2000年06期

3 冯凤琴,王博诚,许时婴,王璋,金坚;酪蛋白磷酸肽对切除卵巢后老龄雌性大鼠骨密度的影响[J];营养学报;2003年01期

4 张莹,顾悦翔,袁延宝,于万龙;无血清培养基用于Vero细胞培养的效果[J];中国公共卫生;1997年06期

5 杨志明,余希杰,解慧琪,陈旭,屈艺;不同来源成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J];中华创伤杂志;2001年01期

6 刘延青,娄思权;骨髓基质中的骨源性干细胞[J];中华骨科杂志;2000年02期

7 魏宽海,裴国献,郑磊,王前,金丹,胡罢生;地塞米松对骨髓基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1年04期



本文编号:26581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6581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3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