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囊器官培养、毛囊细胞培养和毛囊干细胞的相关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0 05:40
【摘要】: 毛囊作为皮肤重要的附属器官,它在皮肤的自我更新、毛发的生长和皮肤肿 瘤的发生上起重要的作用。在烧伤治疗领域,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主要依靠残存 附件尤其是毛囊细胞的增殖。但临床上深度烧伤创面即使自行愈合其结局也常表 现为无毛瘢痕愈合,而大面积烧伤创面的愈合更因为缺乏种子细胞而只能行自体 和异体皮肤移植。毛囊干细胞的发现对于寻求促进烧伤创面完全修复的手段和构 建人工皮肤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对于毛囊器官和毛囊细胞的研究仍存在许多问题:①毛囊生长的影响因 素和毛囊周期的调控机制尚不完全清楚。②毛囊干细胞的定位研究虽有一定进 展,但其分离、培养和鉴定尚未取得突破。③具有高度增殖能力的外根鞘细胞 在体外培养却较困难,限制了对它的生物学特性的研究。④毛乳头在毛发生长 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否利用培养的毛乳头细胞来诱导毛发再生?⑤临床上 尚缺乏十分有效的药物能促进烧伤创面达到包括皮肤及附属器官毛囊、汗腺完全 修复(有毛愈合)。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在本实验中初步作了以下工作:①首先观察了头皮及头 皮毛囊的组织结构特征。②通过免疫组化方法了解头皮和毛囊中几种角蛋白的 分布,以了解不同部位上皮细胞的增殖特性,初步判定干细胞的定位。③进行 了游离毛囊的器官培养,并比较了不同培养基对毛囊培养的影响。④通过分段毛 囊培养观察毛囊的再生情况。⑤分别利用组织法和消化法进行了毛囊外根鞘细 胞的培养,为探索干细胞的培养方法奠定基础。⑥我们首次系统地从细胞生长 曲线、不同亚型角蛋白表达、细胞超微结构、细胞周期等几个方面初步研究了培 养的外根鞘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并与皮肤角朊细胞作了比较。⑦进行了毛乳头 细胞的培养、鉴定、传代、冻存。⑧观察了促毛发再生药物米诺地尔对培养的 外根鞘细胞、成纤维细胞的作用。 — — 实验结果如下: ①头皮中含有大量的毛囊、皮脂腺和汗腺等附属器,毛囊上皮丰富,细胞 数目众多,分化程度低。 ②头皮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 CK主要分布在毛囊隆突部,部分 毛囊外根鞘最外层也有一定的表达;CK19主要分布汗腺,毛囊外根鞘最外层和 皮肤的基底层;比m在表皮层和毛囊外根鞘均有阳性表达:比I口主要分布在头 皮表皮的基底上层和皮脂腺腺泡的最外层。 ③成功进行了游离毛囊的器官培养,并发现使用含血清DMEM培养基毛囊 生长速度较慢,扭曲变形早;而使用无血清DMEM培养基毛囊的生长天数明显 延长,毛囊的层次结构及形态可长时间保持不变,但前3天生长速度与有血清培 养时无明显差异;使用 illiams E培养基毛囊在前3天生长速度明显加快,更 加适合于毛囊的培养。 ④通过横断毛囊培养我们发现切除毛球部或毛囊下1/3后可以再生出毛球样 结构,形成形态近似完整、并可以继续生长的毛囊,而切除毛囊下1/2后未见毛 囊生长。 ⑤利用组织法或消化法培养毛囊外根鞘细胞,不使用滋养层细胞,培养方法 较简单,获得的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强,至少可以传8代以上,第2代复苏成活率 达95%以上,第3代复苏成活率约为she。 ③从细胞生长的动态观察和描绘的生长曲线上来看毛囊外根鞘细胞增殖速度 快,克隆形成能力强,倍增时间较皮肤角肮细胞短;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培养的毛 囊外根鞘细胞表达CK19、CK16等低分子量角蛋白,但不表达CK10和CK15;细 胞超微结构显示原代培养外根鞘细胞表面形态多变,细胞体积较表皮细胞稍小, 核多为圆形,以常染色质为主,常染色质密度均匀,细胞器种类少,细胞内游离 核糖体和糖原较头皮角肮细胞更加丰富,张力微丝较头皮角阮细胞少,未见透明 角质颗粒,细胞膜表面有大量微绒毛,局部细胞膜凹陷成细胞内囊样结构,细胞 间未见明显细胞连接形成。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毛囊外根鞘细胞G;期细胞的比 例较包皮表皮细胞更高,而S期和 G。期细胞比例较小。 ①利用DISpe酶和胶原酶分离毛乳头可以成功培养毛乳头细胞,,并经细胞 化学染色证实。倒置显微镜下毛乳头细胞呈成纤维细胞形态,具有层聚特性,细 胞生长速度快,可传 15代以上,10代以内细胞冻存之后复苏成活率达 sob以上。 .卜 第口军匡太学瞩士学住讼文 ③通过MU法和3H-TdR掺入法分别检测了不同浓度米诺地尔对ORSC和成纤 维细胞细胞增殖和DNA合成的影响,发现0.oleq.05oh的米诺地尔对外根鞘细胞 具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而0.ldi以上的粕地尔则对外根鞘细胞的增殖产生毒 性作用。米诺地尔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具有一定的
【学位授予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R329.2
本文编号:2672153
【学位授予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R32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伍津津;毛囊重建和培养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5年04期
2 沈丹蓓,夏隆庆;角质形成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及应用的进展[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0年02期
3 伍津津,刘荣卿,叶庆佾,唐书谦,钟白玉;人头皮游离毛囊培养[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6年04期
本文编号:26721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67215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