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弧菌溶细胞素基因vvhA的克隆和表达
发布时间:2020-06-12 02:35
【摘要】: 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是一种有荚膜的革兰阴性嗜盐的弧菌,存在于海水及海产品中,由Farmer等于1979年首先报道。本菌主要引起原发性败血症和严重的创口感染。败血症多与生食含菌的牡蛎等贝类海产品有关,尤其好发于肝硬化、血色素沉着症、地中海贫血等体内荷铁量过多的人群中,病死率超过50%。皮肤创口受海水中的创伤弧菌感染,常导致严重的组织坏死。创伤弧菌的确切致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明了。溶细胞素是由结构基因vvhA编码的一种分子量为50,851Da的细胞外蛋白,对热不稳定,能溶解哺乳动物红细胞及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是创伤弧菌向胞外释放的唯一细胞毒素,一直被认为是创伤弧菌重要的致病因子。 本文采用高保真PCR从创伤弧菌标准菌株GTC333中扩增全长的vvhA基因,T-A克隆测序后构建原核表达系统pET32a(+)-vvhA-BL21DE3,用不同浓度的IPTG诱导vvhA融合蛋白表达,SDS-PAGE检测vvhA融合蛋白分子量。其产物将作为创伤弧菌基因工程疫苗及诊断试剂盒的抗原。 实验方法 1.创伤弧菌的培养: 将日本岐阜大学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赠送的创伤弧菌标准菌株GTC333菌株涂布于血平板培养基上,于需氧环境37℃培养过夜,见细小白色菌落、周围有完全溶血环,革兰染色为阴性细小弧菌,经浙大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检验科细菌自动分析仪检定为创伤弧菌。 2.创伤弧菌模板DNA制备: 采用常规苯酚—氯仿法提取创伤弧菌GTC333株DNA,经无DNA酶的RNA酶消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李永涛 化后,再次用苯酚一氯仿法提取的DNA溶于TE缓冲液中,用分光光度法测定DNA 的浓度和纯度。 3.PCR扩增: 根据创伤弧菌标准菌株GTC333vvhA参考核营酸序列和表达载体克隆位点内 切酶图谱分析结果,自行设计引物,由上海博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BioAsia)合 成。 vv队基因引物序列如下:上游5仁GceG旦鱼工旦旦ATGAAGAAAATGAeTeTG一3/(BamHI), 下游5仁GeeAAGeTTeTAGAGTTTGAeTTGTTG一3/(Hind山)。 采用上海博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BBST)Pfu一Taq混合高保真PCR试剂盒扩增vvhA 基因,PCR反应总体积为1 00林1,引物浓度为250 nmol/L,100 ng DNA模板。PCR 反应参数:94oC5min,xl;94℃305,52oC3OS,72oCgOS,X 10;94oC3OS,52oC 305,72oCIOOS(以后每循环增加105),x25;72℃10min,xl。1.5%的琼脂糖凝 胶电泳检测扩增产物。 4.丁一A克隆、测序与表达载体的构建: 采用BBST公司的T一A克隆试剂盒将扩增的目的片段克隆至pUCm一T载体中, 转化于E.Col 1 DH SQ株并扩增,碱变性法提取质粒。获得满意的测序结果后,分 别扩增含pUCm一T一vvhA和pET32a(+)的E.eoli DHS。,提取质粒后用双酶切获得 目的基因片段与pET32a(+)连接后转化于E.coli BL21DE3,扩增、提取质粒后再 次测序,并与报道的 vvhA基因核营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 5.重组蛋白表达与纯化: pET32a(+)一vvhA一BL21DE3在分别含1.0、0.5和0.1 mmol/L IPTG的LB培养 基中震荡培养,诱导温度为37℃;IPTG诱导产物用超声波破碎,S000r/min4℃ 离心10 min后分别取上清和沉淀;采用10% SDS一PAGE检查目的蛋白的表达情况。 用NTA亲和层析法(BBST)收集表达的目的蛋白。 结果 PCR 从创伤弧菌标准菌株GTC333株DNA模板中获得预期大小的vv队扩增条带。 浙江人学硕卜学位论文 李永涛 2.核普酸序列分析: pUCm一T与pET32a卜)重组质粒中的创伤弧菌标准菌株GTC333株vvhA基因核 若酸序列完全相同。与己报道的vvhA序列比较,核营酸序列同源性为95.970rk, 据此推断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51%. 3.目的融合蛋白的表达: 1.0、0.5和0.1 mmol/L工PTG均能很好地诱导重组vvhA的表达,表达产物 主要存在于菌体超声破碎物离心后的沉淀中,表达量约占细菌总蛋白的30%一 40%。 结论 本实验所克隆的创伤弧菌标准菌株GTC333株、,hA基因核昔酸序列与已报道 相应序列比较,,核营酸序列同源性为95.97%,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51%,上述 结果表明,我们成功地从创伤弧菌基因组DNA中扩增、克隆了vvhA基因。 本实验构建的pET32a(+)一vvhA一BL21DE3系统在较低IPTG浓度时(0.1 mm。1/L)也能很好地诱导重组vvllA的表达,其表达量高达细菌总蛋白3既一40?0 左右,并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 本实验成功地从创伤弧菌标准菌株中构建了vvhA高效原核表达系统,可为进 一步的致病机制的研究和免疫诊断试剂盒的抗原作准备。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R346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R3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生成选;创伤弧菌及其危害[J];山东畜牧兽医;2002年03期
2 吴斌,卢中秋;创伤弧菌感染的致病机制研究现状[J];中国急救医学;2004年11期
3 许斌福,林天龙,董传甫,伊光辉;鳗鲡创伤弧菌的分子鉴定[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5年11期
4 池胜英;周铁丽;;创伤弧菌引起伤口感染1例[J];中国骨伤;2006年04期
5 王贵明;陈清;申洪;;创伤弧菌紫外线抗性观察[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9年03期
6 李艳;陈清;申洪;;创伤弧菌攻击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15期
7 朱凤;李维克;;深圳市售海产品中创伤弧菌检测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1年04期
8 邢丽萍;周哠;;创伤弧菌生物学研究进展[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年07期
9 刘少伟;阮赞林;;海洋生鲜美味之隐忧——海洋创伤弧菌的危害[J];质量与标准化;2012年10期
10 权玉玲;胡晓宁;张t
本文编号:27088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70888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