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大鼠坐骨神经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疼痛机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8 11:53
   研究目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一类常见妇科疾病,定义为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之外的地方,影响约10%的生育期女性。内异症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慢性盆腔痛及不孕。近年来研究表明,约有40%的内异症患者伴有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多数与月经周期有关即周期性坐骨神经痛,但不存在CT或MRI可见的相关病灶。内异症病灶存在于坐骨神经根周围或直接侵犯外周坐骨神经可导致神经激惹现象,并产生坐骨神经痛。由于内异症雌激素依赖的特点,这种坐骨神经痛是于月经周期有关的,并被认为是放射痛及病理性痛,后者被认为是异位囊肿直接发生于外周坐骨神经周围并且导致炎症反应或对神经组织的损伤。但也有人认为大多数内异症周期性坐骨神经痛都是放射性的,这时异位囊肿可能位于后外侧盆腔壁从而激惹坐骨神经根。此类患者在患有坐骨神经痛的同时有时伴有感觉缺失,肌肉无力及反射失调,症状轻重取决于坐骨神经受损程度。同时,手术发现患病侧坐骨神经周围发现异位囊肿是所有内异症引起的周期性坐骨神经痛的主要原因。然而,患者在患病初期通常会就医于骨科或神经科,从而造成确诊的延误。这类内异症极易漏诊并难以确诊,截止2011年已有200例坐骨神经内异症患者被确诊,因此,我们应给予坐骨神经内异症患者高度重视。目前,对于内异症疼痛机制的研究尚不清楚,更不用说坐骨神经内异症。本次实验当中通过建立大鼠坐骨神经内异症模型,模拟临床坐骨神经内异症患者的疼痛表现,从而初步研究内异症引起坐骨神经痛的相关机制。研究方法:通过建立大鼠坐骨神经内异症模型研究坐骨神经内异症疼痛机制。实验组将大鼠子宫内膜组织移植于坐骨神经;对照组为自身子宫旁组织。通过Von Frey纤维、丙酮蒸发实验、棉拭子实验检测术后1,3,5,7,14,21,28,.35,42,49天手术侧与未手术测后肢的行为学变化,并在术前测定基线。通过免疫组化和HE染色检测异位内膜组织的组织学特性及浸润的炎症细胞和再生神经纤维的表达。通过Luminex检测异位组织与正常组织中炎性因子,如IL-1、IL-18、CXCL-1等表达情况。通过在体神经单纤维记录感觉神经纤维自发性活动,研究感觉神经纤维在坐骨神经内异症模型中的活动变化。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4.0分析实验数据,P值小于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所得数据用平均与标准差的方式表示。研究结果:(1)成功建立大鼠坐骨神经内异症模型。建模后暴露病灶处,可见移植物存活并形成典型囊性结构,单房或多房(后者较多见),内含巧克力样液体;邻近的神经组织可见水肿及损伤。肉眼可见囊肿周围有新生血管,囊肿并未侵犯周围肌肉组织。术后3周时取病灶做HE染色可见典型子宫内膜腺体结构,可见腔隙;特异性染色提示存活的移植物为子宫内模样组织,但在坐骨神经内未见信号说明移植物并未侵入神经组织。(2)术后动物行为测定显示:手术侧后肢有明显机械性及冷觉过敏和触诱发痛,始于术后2周并于术后3-5周达到高峰,在术后7周左右逐渐恢复但不达到术前状态。对照组只有细微的疼痛行为学变化。(3)术后3周时取病灶做HE染色,实验组可见密度明显增加的蓝色细胞核染色,提示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神经纤维组织间隙增加提示水肿。另一组实验中,在术后7周时提取组织进行HE染色,结果显示减少的炎性细胞浸润,基本恢复接近正常水平。(4)在体神经单纤维纪录显示移植物近端的坐骨神经自发活动增加,尤其是C纤维。与正常神经组织及对照组宫旁组织移植物相比,子宫组织移植物中多种促炎因子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如白介素-1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趋化因子如fractalkine MCP-1 α。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 43, GAP43)是再生神经纤维的标志物,在移植物及邻近的神经组织中表达增加。术后3周坐骨神经染色提示神经组织受压损伤,在术后5周时恢复接近正常。研究结论:(1)异位组织中的炎症反应、神经纤维再生及神经组织损伤可能是导致坐骨神经内异症疼痛的原因。(2)炎性因子的产生与释放、神经纤维的再生、A和C类感觉神经纤维自发性活动增加可能参与内异症疼痛发生发展,因此我们推测内异症疼痛可能是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3)与其他内异症大鼠模型相比,大鼠坐骨神经内异症模型能较好的模拟神经病理性疼痛,研究内异症炎症与神经间相互作用,但也有其局限性,如不受月经周期的影响。
【学位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6
【中图分类】:R711.71;R-332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巧阅答辩情况表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学成;大鼠坐骨神经的解剖学研究[J];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2002年04期

2 刘青龙;;补阳还五汤口服和药浴对损伤的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3年02期

3 刘建华,柏志全,黎昭洪,杜韵璜;bFGF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骨骼肌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J];广州医药;1999年03期

4 范洪伟;马强;付健;丁磊;殷刚;马玉林;;枸杞多糖对大鼠坐骨神经离断后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J];宁夏医学杂志;2010年08期

5 林浩东;王欢;陈德松;李继峰;顾玉东;;银杏酮酯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华手外科杂志;2006年05期

6 尹方明,李铁林,段传志,柯以铨,汪求精,郭元星,方兵;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感觉神经元死亡数量的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4年09期

7 王海峰;丁宏霞;胡沣;洪鹤;李葛巍;符来想;方健;;海水浸泡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促炎因子表达的影响及早期干预效果观察[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5年10期

8 吉光荣,郝克强,王玉学,石义刚,邹存璞;大鼠坐骨神经盐酸氮芥作用后恢复的实验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9 李勇,黄瀛;大鼠坐骨神经干内S-100蛋白检测[J];解剖学杂志;1996年01期

10 陈相;赵枰;张克霞;陶国华;朱易华;周峰;崔志明;曹兴建;;大鼠坐骨神经夹伤后羧基末端结合蛋白2的表达及意义[J];临床检验杂志;201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陶;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不同年龄大鼠坐骨神经再生的作用及其机制[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2 王超;中药筋脉通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其受体的影响[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年

3 江波;低剂量X射线照射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及背根神经节microRNA表达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8年

4 胡丙成;经颅重复针刺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再生修复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4年

5 王士雷;白介素10基因治疗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性痛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6 陈高;高分子神经导管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张为众;小分子化合物丙戊酸促进大鼠坐骨神经再生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梁安霖;复合GDNF和VEGF质粒的异体脱细胞神经支架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修复作用[D];重庆医科大学;2006年

9 熊华花;NGF缓释系统促进大鼠坐骨神经电损伤后再生的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10 刘甬民;不同干预方法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导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思思;大鼠坐骨神经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疼痛机制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2 王成果;超激光照射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3 李松;660nm红光对大鼠坐骨神经钳压损伤的治疗修复作用[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4 黄恒;免疫抑制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后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5 高鹏;水蛭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的分子机制的实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

6 刘威力;帕瑞昔布钠联合甲基强的松龙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的实验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7 李格;停训、减量训练对大负荷游泳运动后大鼠坐骨神经影响的实验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0年

8 李亚坤;心磷脂酰基转移酶1在糖尿病模型大鼠坐骨神经中的表达及影响[D];郑州大学;2016年

9 魏帅;股神经分支基膜管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9年

10 周乾坤;地塞米松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瘢痕形成及神经功能修复的探究[D];厦门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462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8462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2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