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HCV E2蛋白经DC-SIGN受体对Raf-MEK1/2信号转导途径的调控

发布时间:2020-12-15 11:54
  病毒受体是位于细胞表面、由宿主细胞基因所编码、参与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分子或分子复合物,决定病毒的宿主细胞特异性、组织嗜性及致病性的主要因素之一。病毒可以与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在不同类型细胞可共用相同受体,而同种病毒在不同类型细胞所结合的受体也有可能不同。 目前,对于丙型肝炎病毒(HCV)进入宿主细胞的确切机制仍不十分清楚,但一般认为病毒表面包膜蛋白与其特异性受体的结合是病毒感染细胞的关键环节。研究人员应用真核细胞表达的HCV主要包膜蛋白E2、E1/E2异二聚体、类病毒颗粒为工具,在体外模拟天然病毒体与靶细胞的相互作用。相继发现了人细胞表面CD81、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B型清道夫受体I(SRBI)、树突状细胞特异性细胞粘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分子(DC-SIGN)和肝/淋巴细胞特异性细胞间粘附分子-3-结合整合素分子(L-SIGN)等,认为上述分子可作为HCV受体而介导HCV与靶细胞的结合。近期的研究表明,HCV和HCVE2蛋白可以与树突状细胞表面的DC-SIGN或肝窦内皮细胞表面的L-SIGN结合,该复合物进入早期内质体以逃避溶酶体对HCV的降解,从而利于其在...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HCV E2蛋白经DC-SIGN受体对Raf-MEK1/2信号转导途径的调控


HCVEZ蛋白刺激时间对MH3刀瓜X一DC一sIGN细胞内Ra-fMEKI/2的影响

磷酸化,蛋白,单抗,细胞内


样品条带呈色最深,即其相应的磷酸化反应最强。由上可见,终浓度为2馆m/1HcvEZ蛋白刺激30mni可作为刺激细胞,研究Raf及MEKI/2磷酸化水平的适宜条件,之后的实验即采用此条件进行研究(图1一8)。图1一8HCVEZ蛋白刺激时间对MH3刀瓜X一DC一sIGN细胞内Ra-fMEKI/2的影响2.MEKI/2激酶抑制剂U0126对NIH3T3触X·DC一SIGN细胞内MEKI/2的影响比较HCVEZ蛋白刺激组和U0126预处理组的NIH3T3月吸X一DC一SIGN细胞中MEKI/2磷酸化水平(图1一9)。各份样品内非磷酸化的MEKI/2量相近,表现为条带呈色深浅一致。磷酸化phoPsho一MEKI/2检测则表明,HcvEZ蛋白处理样品条带呈色最深,即其相应磷酸化反应最强,提示UO126可明显抑制HCVEZ蛋白刺激所致MEKI/2磷酸化水平的提高。图1一9MEKI/2激酶抑制剂U0126对MEKI/2磷酸化水平的影响A:未处理B:HCVEZC:U0126一HCVEZ3.DC一sIGN单抗及-L1sGN单抗对NIH3T3细胞内Raf及MEKI/2的影响NIH3T3细胞被选择作为对照细胞,分别用EZ蛋白、EZ蛋白和DC一SIGN单抗、EZ蛋自和LSIGN单抗处理NIH3T3细胞,之后检测其细胞内Raf和MEKI/2的磷酸化情况。各份样品内非磷酸化的Raf和MEKI/2量均相近,条带呈色深浅均一致,保证体系的可比性。由图1一10可见

单抗,细胞内,磷酸化


度DC一sIGN单抗(终浓度分别为4脚岁ml、8呵ml、10呵ml和12户9/1111)与EZ蛋白处理NIH3刃刀以X一DC一SIGN细胞,比较其Raf、MEKI/2磷酸化变化情况。此外,设置DC一SIGN单抗单独处理细胞组作为对照。如图1一n所示,同未处理的细胞对照组相比,E2蛋白刺激后,细胞内Raf、MEK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但以不同浓度DC一SIGN单抗预处理细胞再用EZ蛋白刺激,则细胞内Raf、MEK磷酸化水平降低。此结果高度提示,EZ蛋白经DC一SIGN受体上调Raf、MEK激酶的磷酸化反应。图l一11HCVEZ与DC一SIGN单抗对NIH3竹M/X一DC一SIGN细胞内Raf及MEKI/2的影响A:未处理:BHCVEZC:4协岁m1DC一SIGNmAb一HCVEZD:spg/nIlDC·SIGNmAb一HCVEZE:10尸留m1DC一SIGNmAb一HCVEZF:12Pg/m1DC一SIGNmAb一HCVEZG:4叼m1DC一SIGNmAb进一步研究-LSIGN单抗对HCVEZ蛋自上调Raf、MEK磷酸化的影响,先以不同浓度-LsloN单抗(终浓度分别为4呵ml、s呵ml、10乒官ml不[112卜宫ml)处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丙型肝炎病毒致病新模式:包膜蛋白2对MAPK/ERK途径的激活[J]. 赵兰娟,刘厚奇,朱诗应,戚中田,冯根生.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2003(03)



本文编号:29182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9182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c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