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铜绿假单胞菌密度感应系统对铜绿假单胞菌-烟曲霉菌早期混合生物被膜的体外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6 18:43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密度感应系统(QS)对早期铜绿假单胞菌-烟曲霉菌混合生物被膜(BF)的体外影响。为临床相关混合微生物感染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体外建立野生型铜绿假单胞菌(PAO1)和铜绿假单胞菌密度感应缺陷菌株(P.aΔlasI/rhlI)分别与临床分离的烟曲霉菌株(A.f)形成混合BF,及单独野生型铜绿假单胞菌(PAO1)、铜绿假单胞菌密度感应缺陷菌株(P.aΔlasI/rhlI)、烟曲霉菌生物被膜,pH为7.0的RPMI-1640组作为空白对照组,于孵育24h,用结晶紫染色法半定量检测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二甲氧唑黃(XTT)比色法评价生物被膜体外生长动力学;正置电子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生物被膜表面形态。结果结晶紫染色法半定量检测24h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提示,P.aΔlasI/rhlI+A.f混合生物被膜厚度大于其他各组(P<0.05);PAO1+A.f混合生物被膜厚度与单纯烟曲霉生物被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TT比色法生长动力学检测显示,P.aΔlasI/rhlI+A.f混合组活力强于PAO1+A.f组(P<0.05);正置电子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生物被膜表面形态提示... 

【文章来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9年07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1.2 主要试剂
    1.3 仪器
    1.4 方法
        1.4.1 烟曲霉孢子悬液的制备
        1.4.2 铜绿假单胞菌野生菌株及其缺陷菌株菌液的制备
        1.4.3 体外静止混合生物被膜模型的建立
        1.4.4 结晶紫染色法对不同生物被膜形成后的定量分析
        1.4.5 XTT比色法对不同生物被膜形成过程中生长动力学检测
        1.4.6 正置荧光显微镜观察混合生物被膜结构
        1.4.7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混合生物被膜表面形态
    1.5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结晶紫法生物被膜半定量检测结果
    2.2 XTT比色法对不同生物被膜形成过程中生长
    2.3 正置显微镜观察混合生物被膜结构
    2.4 扫描电镜(SEM)形态学观察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食源性混合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和相互作用机制[J]. 张钰皎,栗丽萍,曹晓娟,陈忠军,胡炜东.  食品工业科技. 2019(04)
[2]烟曲霉生物膜研究进展[J]. 童建波,曾荣,李岷.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8(01)
[3]食源性混合菌种生物被膜的形成与种间相互作用[J]. 范熠,韩北忠,陈晶瑜.  中国酿造. 2016(06)
[4]烟曲霉菌临床分离株生物膜形成能力与基因分型研究[J]. 罗劲,陈一强,孔晋亮,黄宏,邬丽红,王可,李冰,董必英.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5(18)
[5]双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烟曲霉菌与黑曲霉菌的临床应用[J]. 毛晓露,卢忠心,石小燕,张文静.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19)

硕士论文
[1]细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3OC12-HSL对仔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的影响[D]. 刘云.扬州大学 2017



本文编号:29206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9206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8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