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安徽省医科大学生不同形式社会支持与自杀意念的关联及性别差异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06 21:20
  目的了解不同形式社会支持对安徽省医科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及性别差异。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安徽省两所医科院校大一、大二4 799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了解一般人口统计学指标、社会支持和自杀意念等信息,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形式社会支持(类型与来源)对自杀意念的影响,并比较男女差异。结果大学生自杀意念的检出率为6. 2%,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 224,P=0. 269)。随各种形式社会支持水平的降低,男女大学生自杀意念呈增加趋势。控制相关混杂因素的影响,低水平各种形式的社会支持是总体大学生和女生的自杀意念的独立危险因素(均有P <0. 05),低水平社会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会增加男生自杀意念的风险(P值分别为0. 049,0. 002,0. 031)。暴露于低社会支持、低客观支持及低水平的不同来源社会支持,女生自杀意念的风险均高于男生。结论社会支持是医科大学生自杀意念的重要影响因素,并表现有性别差异,开展针对性干预有益于医科大学生自杀意念的防控。 

【文章来源】: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9,23(0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变量
        1.2.1 人口统计学指标
        1.2.2 社会支持
        1.2.3 SI
        1.2.4 心理病理问题
    1.3质量控制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大学生社会支持和SI检出情况比较
    2.2 不同形式社会支持对大学生SI的影响及性别差异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上海市嘉定区1991-2014年伤害死因流行病学分析[J]. 邵月琴,朱成华,王娜,于宏杰,金亚清,石国政,陈政,姜庆五.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8(09)
[2]1990年与2013年中国人群自杀疾病负担分析[J]. 高欣,王临虹,金叶,叶鹏鹏,杨柳,耳玉亮,邓晓,汪媛,段蕾蕾.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7 (10)
[3]童年期虐待的不同形式与中学生自杀行为关联性研究[J]. 万宇辉,刘婉,孙莹,郝加虎,陶芳标.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6 (04)
[4]新疆高校大学生社会支持与自杀意念相关分析[J]. 刘向阳,关素珍,郑平,葛华,刘继文.  中国学校卫生. 2011(06)
[5]哈尔滨市大学生自杀意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杨艳杰,邱晓惠,杨秀贤,乔正学,韩冬,王凯,刘建平.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0 (10)
[6]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全国常模研制[J]. 陶芳标,邢超,袁长江,苏静,段佳丽,窦路明,麦锦城,武丽杰,余毅震,王宏,屠春雨,姚荣英,万宇辉,齐秀玉,胡传来,郝加虎.  中国学校卫生. 2009(04)
[7]大学生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编制[J]. 叶悦妹,戴晓阳.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8(05)
[8]中国青少年亚健康多维问卷编制[J]. 齐秀玉,陶芳标,胡传来,邢超,曹多志,万宇辉,郝加虎.  中国公共卫生. 2008(09)
[9]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信度和效度评价[J]. 邢超,陶芳标,袁长江,万宇辉,齐秀玉,胡传来,郝加虎,姚荣英.  中国公共卫生. 2008(09)



本文编号:34805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34805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b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