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溶血弧菌的致病性及检测方法
本文关键词:副溶血弧菌的致病性及检测方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副溶血弧菌是沿海地区的一种嗜盐性细菌,其生长快,繁殖速度高,常通过感染多种海产品而引发人的食物中毒发生,近年来,由副溶血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日益增多,到目前为止,O3:K6型副溶血弧菌菌株已引起了亚洲、欧洲、美洲、非洲等多个国家的大流行。随着由副溶血弧菌引起疾病的规模不断增加和频发,人们对其也更加关注,各种检测方法逐渐取代传统的生化鉴定实验,尤其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医院感染监控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副溶血弧菌的基础特性,致病性及目前的检测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单位】: 深圳市福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西省临床检验中心;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血清型 致病性 毒力 快速检测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10004215)
【分类号】:R378
【正文快照】: 副溶血弧菌是我国沿海地区食源性暴发疾 食物中毒呈显著上升趋势,在某些沿海省市由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病原菌,近几年随着海鲜类 该菌引发的食物中毒比例高达60%以上,其引食品在市场的广泛流通,副溶血弧菌所引发的 起的食物中毒案例甚至在数量上数次超过沙食物中毒的发生率也逐渐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上媛,刘永福,周志江,张维国;脲酶阳性副溶血弧菌的临床及实验研究[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5年02期
2 李研东;卢士英;任洪林;周玉;柳增善;;副溶血弧菌外膜蛋白OmpK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年05期
3 王春宴,王茵茵,虞丽琴;抗副溶血弧菌鞭毛血清的初步研究[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1998年09期
4 曹严华;日本1996~1998年的副溶血弧菌感染[J];疾病监测;2000年10期
5 邱波,姚斐,王本利;产尿素酶副溶血弧菌的病原学研究[J];职业与健康;2003年05期
6 ;副溶血弧菌质粒检测[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1994年06期
7 杨其元,刘均凤,孙天梅,李士永,,崔树玉;尿酶阳性副溶血弧菌的分离与鉴定[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1996年01期
8 宋卫峰;;副溶血弧菌基因组序列[J];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2003年06期
9 胡祺;;副溶血弧菌性肺炎[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1984年06期
10 赵旺胜,张桂勤,章莉莉,孙志坚;副溶血弧菌肠道感染64例临床和药敏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强;李宁求;付小哲;刘礼辉;石存斌;吴淑勤;;牡蛎养殖过程中副溶血弧菌流行情况调查[A];2010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赵峰;曹慧慧;周德庆;;东部六个沿海城市零售贝类中副溶血弧菌的分布及特征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柯碧霞;谭海玲;李柏生;何冬梅;马聪;刘美真;陈经雕;;2009年广东省副溶血弧菌暴发与散发菌株的病原学特征分析[A];新发和再发传染病防治热点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何丽斌;周宸;林克冰;;几种养殖贝类中副溶血弧菌的分离与鉴定[A];第三届全国现代生态渔业管理与技术研究[C];2011年
5 傅玲琳;励建荣;;浙江沿海地区海产品中副溶血弧菌表型及其主要毒力基因分布特征[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何冬梅;朱海明;马聪;柯碧霞;方伟;谭海玲;李柏生;邓小玲;柯昌文;;广东省食源性副溶血弧菌表型特征与分子分型比较研究[A];新发和再发传染病防治热点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王艺;扈庆华;牟瑾;林一曼;兰全学;石晓路;马汉武;程锦泉;杨志荣;;2007-2008年深圳市腹泻病副溶血弧菌监测及分子特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公共卫生学术会议暨第四届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汇编[C];2009年
8 周化民;;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Flal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的构建[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9 丁宸;包志明;迟银娥;;54例副溶血弧菌肠道感染的临床和药敏分析[A];第六届全国抗菌药物临床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马秀荣;史春美;;烟台市副溶血弧菌的血清分型及药敏实验结果[A];山东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元跃;南宁海产品副溶血弧菌检出率高达71.4%[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6年
2 高晶霞邋记者 吴天飞;市卫生监督部门发布食品安全预警[N];哈尔滨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周丽;如何安全应对腹泻[N];河北日报;2006年
4 ;海鲜中毒进入“高发期”[N];人民日报;2006年
5 韩振奎;腹泻原因各不同胡乱止泻恶果生[N];中国石化报;2004年
6 原河北大学医学部医疗系副主任、副教授 刘照福;腹泻不可胡乱止[N];广东科技报;2006年
7 符壮才 刘嫦玉;细菌鞭毛镀银染色有新方法[N];健康报;2006年
8 朱 海 吕敬章 侯乐锡;深圳局研发成功致病菌PCR检测快速方法[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王彤;生鲜水产品,怎个食法?[N];哈尔滨日报;2006年
10 健康时报记者 王纯;洗碗别忘了清洁碗底[N];健康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鲁岩;副溶血弧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2 陈万义;副溶血弧菌高通量分子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基因分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俞盈;副溶血弧菌VI型分泌系统功能及其调控[D];浙江大学;2012年
4 汪雯;虾仁中副溶血弧菌杀菌技术的微生物预测模型与定量风险评估[D];浙江大学;2013年
5 祝儒刚;海产品中致病性副溶血弧菌PCR快速检测体系建立及定量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6 毛芝娟;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主要外膜蛋白的克隆、表达和免疫原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杨雷;副溶血性弧菌的体外比较转录组学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8 张崇文;哈维氏弧菌外膜蛋白(OmpK和GAPDH)免疫原性研究及主要海水病原弧菌外膜蛋白交叉保护性抗原筛选[D];浙江大学;2007年
9 徐海圣;中华绒螯蟹常见病原的分离鉴定、致病及免疫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刘瑞;副溶血弧菌丝氨酸蛋白酶及溶血素的表达、纯化、定点突变及弧菌多联DNA疫苗的研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蓝天;副溶血弧菌在逆境条件下的变化以及不同菌株生长速率特性的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0年
2 陈星;副溶血弧菌毒力基因的表达变化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1年
3 徐敏;副溶血弧菌细胞膜脂肪酸组成的气相色谱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4 樊爱军;急性腹泻患者副溶血弧菌流行特征研究及分子分型分析[D];浙江大学;2012年
5 田长冬;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检测贝类中副溶血弧菌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6 李巧苹;副溶血弧菌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的克隆表达与鉴定[D];福建农林大学;2004年
7 代敏;副溶血弧菌的致病性分析及内标PCR检测方法的评价[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8 李欣彤;上海地区海产品中副溶血弧菌的分离鉴定、分子分型及tdh基因的克隆表达[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9 田丽花;副溶血弧菌免疫原性蛋白的鉴定及其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3年
10 张金金;副溶血弧菌的基因分型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副溶血弧菌的致病性及检测方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55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455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