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社会支持对流动儿童抑郁的影响:韧性的中介作用

发布时间:2017-06-16 19:10

  本文关键词:社会支持对流动儿童抑郁的影响:韧性的中介作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考查流动儿童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对抑郁症状的预测作用以及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青少年韧性问卷》和《主观感知的社会支持问卷》对上海市418名流动儿童进行调查。结果:男女童在抑郁症状上无显著差异,但女童在学校支持和韧性支持力上高于男童。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韧性的完全中介模型拟合最佳,但在男童中,仅家庭支持能显著经韧性负向预测抑郁,而女童的家庭和学校支持都能显著经韧性负向预测抑郁。结论:心理韧性完全中介特定社会支持对流动儿童抑郁症状的影响,但相比男童,除家庭支持外,女童能利用来自学校系统的社会支持,并经由心理韧性的作用减少抑郁症状。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工作系;共青团重庆市委;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心理学系;
【关键词】流动儿童 抑郁症状 心理韧性 社会支持 性别差异
【基金】:重庆市科技创新服务(软科学)重点项目资助(cstc2011cx-rkxB00018)
【分类号】:R395.6
【正文快照】: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流动儿童数量已十分可观,成为我国现阶段一个备受关注的群体。在研究该群体时,目前国内大多遵循缺陷视角[1-8]的研究路径,因流动儿童在微观、中观、外观和宏观这四个生态系统中都处于劣势[9]而重点探究该高危群体在身心发展和健康方面的各种困境及消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守锤;;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困境、问题、优势及建议[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谭千保;;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1期

3 申继亮;王兴华;;流动对儿童意味着什么——对一项心理学研究的再思考[J];教育探究;2006年02期

4 师保国;邓小晴;刘霞;;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幸福感、歧视知觉及其关系[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5 刘兟斐;王兆良;李文兵;周超;齐海静;胡典;;流动儿童自我效能感与领悟社会支持及孤独关系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02期

6 赵景欣;刘霞;申继亮;;留守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网络与其抑郁、孤独之间的关系——基于变量中心和个体中心的视角[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年01期

7 李晓巍;邹泓;金灿灿;柯锐;;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与人格、家庭功能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年02期

8 王雁飞;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关系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4年05期

9 李小青;邹泓;王瑞敏;窦东徽;;北京市流动儿童自尊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学业行为、师生关系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8年04期

10 刘霞;申继亮;;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及与自尊的关系[J];心理科学;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睿;;某消防院校学员社会支持与幸福感关系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姚双雁;吴清兰;洪慧娟;;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应付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徐晓波;方明;;农科类贫困大学生的压力源及应对策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邵福泉;;农村中学生自尊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0年04期

5 宋岩松;;学生人际关系现状调查[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6 田宝伟;郑日昌;吴九君;;大学生挫折应对能力形容词量表的编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刘恋;葛喜平;;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2期

8 刘杨;方晓义;蔡蓉;吴杨;张耀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及过程——一项质性研究的结果[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袁晓娇;方晓义;刘杨;李芷若;;教育安置方式与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范兴华;方晓义;刘勤学;刘杨;;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社会适应比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许燕;王斐;潘益中;;婚恋弹性概念重构及作用初探[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上卷)[C];2007年

2 刘得格;时勘;孙海法;龚会;;企业高层管理者应对危机事件的抗逆力模型探索[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阳毅;贺莉君;;企业员工复原力量表的初步编制[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4 刘世宏;顾海根;任娟英;;影响预防医学工作者心身问题的工作压力及社会支持[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陈巍;;小学青年教师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高云娇;余艳萍;;流动儿童社会支持和罪错行为关系探析[A];社会管理创新与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七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1)[C];2011年

7 张建英;李义安;;高中生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张沛;;乳腺癌患者术后社会支持调查及护理对策[A];河南省外科创伤及灾难救治护理专科知识学术会议(外科护理学组)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海燕;综合性医院临床医生幸福感评价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霞;管理者的职业弹性研究:结构及其前因后效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立;员工工作友情、心理资本与建言行为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雷鸣;PTSD大学生的认知情绪特征与心理复原[D];西南大学;2011年

5 简福平;不同孤独感农村留守儿童对亲情缺失信息的加工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王艳波;意外创伤者的创伤后成长及其干预模式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7 董吉贺;论“负面”教育的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于晓波;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心理弹性问题、相关因素及其干预对策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9 郭佳;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疾病适应模型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10 徐夫真;青少年早期抑郁的发展及其与家庭、同伴和个体因素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巍;企业员工的主动性人格与心理资本对组织公民行为和反生产行为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燕;农村中学生对生活事件的应对方式及影响因素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柳中华;大学生就业压力、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择业焦虑的关系[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刘晓燕;孤独症儿童家长心理弹性保护性因素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贞;硕士研究生适应性、社会支持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倩;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归因风格对大专生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裴元庆;张家口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裴培;石家庄市中学中年教师健康状况与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玲;当代青少年挫折教育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10 沈晔;知识型员工职业韧性及其与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延芳;;农民工问题研究综述[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12期

2 刘杨;方晓义;蔡蓉;吴杨;张耀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及过程——一项质性研究的结果[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袁晓娇;方晓义;刘杨;李芷若;;教育安置方式与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范兴华;方晓义;刘勤学;刘杨;;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社会适应比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蔺秀云;王硕;张曼云;周冀;;流动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因素——从教育期望、教育投入和学习投入角度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 ;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达1.4亿人[J];党政干部文摘;2008年01期

7 陆学艺;走出“城乡分治 一国两策”的困境[J];读书;2000年05期

8 张枫,王洁,殷兰青,任智红;无锡市区部分流动儿童生活质量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年05期

9 刘磊;符明弘;范志英;;流动儿童家庭教养方式和学习适应性的相关研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10 曾守锤;章兰根;;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若干特点及其对社会工作的启示意义[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单士兵;[N];中国社会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席居哲;基于社会认知的儿童心理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文闻;流动儿童同伴关系、自我概念和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2 万礼修;中学生问题行为与人格特征、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李伟梁;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刘正荣;进城就业农民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5 杨卉;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胡韬;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龚田波;城市边缘群体青少年自尊、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广州大学;2007年

8 朱丽娜;进城农民工子女城市适应状况调查[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何亚玺;北京市农民工子女社会适应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10 刘霞;流动儿童复原力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丽,刘珍;绝经前子宫切除术后妇女抑郁症状的探讨[J];生殖医学杂志;2003年03期

2 欧阳杏娟,袁平,谈琳,龙莲书,张国云,罗环跃;精神分裂症中抑郁症状在苗、汉两族间的差异[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7年01期

3 刘洪宾!273500,赵红伟!273500;股骨颈骨折手术前后抑郁症状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8年02期

4 胡春萍,段兴斌,陈玉萍,万燕萍;老年公寓125例60岁以上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04年11期

5 贾玉俭;许良智;乔林;张波;康德英;唐英;;围绝经期综合征抑郁焦虑及其社会心理因素分析[J];西部医学;2006年05期

6 张艳;;心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J];实用全科医学;2008年02期

7 张凯;崔萌;马军平;董群惠;;对抑郁症患者自杀态度的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08年06期

8 殷婷婷;严谨;;团体咨询应用于抑郁问题的研究现状[J];护理学报;2010年01期

9 张永清;景生保;邱家畅;朱寿祥;田鹏飞;胥国勋;;军人行为类型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1993年12期

10 沈建华;Turner综合征伴发类抑郁症状群一例报告[J];四川精神卫生;199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丽娟;丁小伟;严静平;;心理干预改善冠心病病人抑郁症状的效果观察[A];全国心脏内、外科专科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2 张向阳;刘建伟;邹礼民;林壮国;王启源;;181例离退休干部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3 陈统献;许相徐;丁福兴;;恶性肿瘤患者亲属心理健康状况分析[A];2005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4 张宏宇;许燕;;自杀意念与抑郁关系——沉浸的中介机制研究[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杨艳;;抑郁症患者家庭环境和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A];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成立大会暨二○○八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李相如;邢建华;;阳痿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相关因素分析及心理治疗[A];第5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暨男科提高班讲义[C];2007年

7 李丽梅;;躯体疾病中的抑郁和焦虑[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8 陆宇波;;产前孕妇心理状态测评[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围产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9 赵虹;王新源;穆梅赞;;乌鲁木齐市卫生系统科级干部心理状况的测查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孙振晓;于相芬;丰配芝;;银屑病患者焦虑、抑郁与述情障碍的相关性研究[A];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选编[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郑石隐 实习生 张送萍;抑郁症反思录:一个公务员的非正常死亡[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2 禾丰;女性——谨防抑郁症状[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3 杨红霞;更年期的心理自疗[N];民族医药报;2007年

4 海岸;产前的心理问题[N];中国医药报;2006年

5 王柱栋;三类人勿炒股[N];证券时报;2007年

6 吉祥;六种非心理因素可致抑郁[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7 李阳和;癌症:心理治疗不容忽视[N];健康报;2007年

8 赵宏;癌症病人需防心理疾患[N];卫生与生活报;2008年

9 黄春 刘慧;“恐艾症”者更需心理疏导[N];健康报;2006年

10 傅云威;美一潜在校园杀手:被父母及时制止[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辉;辽宁省医护人员中职业紧张反应、职业紧张源及抑郁症状关系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2 冯书芳;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模型动物的效应和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3 汤月芬;孕期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影响、相关危险因素和雌激素受体的关联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4 江源;人际需求损害和正情绪功能对青年人群自杀行为的影响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桂福;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心理状态调查与分析[D];湖北中医学院;2008年

2 单良;抑郁症动物模型的建立以及甘丙肽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顺钰;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心理干预效果[D];大连医科大学;2006年

4 吴泽俊;妇女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过程中焦虑和抑郁症状及其相关因素[D];安徽医科大学;2007年

5 丁钰;宫颈癌患者心理状况及生命质量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李丽;孕产妇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及干预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吴红花;女性类风湿关节炎住院病人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状况及其认知行为干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8年

8 蒋晓敏;孕妇心理社会因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与胎儿生长受限[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9 聂雪琼;河南省某村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心理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10 王庆双;归脾汤对抑郁模型大鼠脑内CRH、BDNF影响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社会支持对流动儿童抑郁的影响:韧性的中介作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62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4562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0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