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管圆线虫线粒体基因组比较分析
发布时间:2017-06-26 19:11
本文关键词:广州管圆线虫线粒体基因组比较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比较我国大陆地区广州管圆线虫线粒体基因组的多态性。方法在种群遗传学研究基础上,选取7条雌虫进行线粒体基因组的测定。根据广州管圆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已知序列(GQ398121)设计12对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对目的片段进行测序和拼接。利用多种生物学软件对测定的线粒体基因组进行基因定位、结构图绘制、核苷酸及变异位点分析、进化关系分析。结果获得5个不同遗传类型的线粒体基因组。这些基因组的大小相似、结构相同,即13 491~13 502对碱基,含12个蛋白编码基因,2个核糖体基因,22个tRNA基因,2个较大的非编码区。上述基因紧密地排列在同一条DNA链上,并具有相同的转录方向。通过对这些基因组的比对发现,变异位点745个,占整个基因组的5.5%。其中,缺失/插入突变59个,碱基颠换105个,碱基转换581个。这些突变位点均匀地分布在整个线粒体基因组中。结论本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广州管圆线虫线粒体基因的突变位点,为构建种内鉴别诊断技术提供了基础。
【作者单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世界卫生组织疟疾、血吸虫病和丝虫病合作中心;
【关键词】: 广州管圆线虫 线粒体基因组 比较分析
【基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年科研基金(2012A104)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012ZX10004220)
【分类号】:R383.1
【正文快照】: 广州管圆线虫是引起人类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的主要病原体,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1]。广州管圆线虫最早于1933年在广州的野鼠寄生虫检查中发现[2],我国大陆于1984年确诊第1例人体感染病例[3]。1997年之前也有数例感染病例报告,但自温州的广州管圆线虫病暴发以来,病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师晦;杨思齐;余炳雯;陈月升;胡秋霞;王小碧;王磊;何竞智;;中国大陆人体广州管圆线虫病首例初步报告[J];广州医学院学报;1984年03期
2 何战英;贾蕾;黄芳;刘桂荣;李洁;窦相峰;王全意;贺雄;高志勇;杨鹏;吴疆;;北京市一起广州管圆线虫病暴发疫情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7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竞智;;左旋咪唑及吡喹酮对鼠体内广州管圆线虫幼虫杀灭效果的研究[J];广东医药学院学报;1989年01期
2 梁浩昆;;关于广州管圆线虫病的概述[J];广州医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3 张莹珍,杨发柱,屠昭平,张昌庚,黄晓红;福州郊区广州管圆线虫自然疫源地调查[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1999年01期
4 耿艺介;黄达娜;谢旭;邓平建;高世同;李晓恒;王敬忠;谭京广;张仁利;;深圳市广州管圆线虫动物宿主感染状况调查[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年09期
5 邓智心;罗明珠;章家恩;;1981~2011年有关福寿螺研究的中文文献计量学分析[J];生物安全学报;2012年04期
6 李秋明;沈红;孙英健;李焕荣;;都市特色农业环境下《动物寄生虫病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22期
7 田旭岩;卢勤声;周丽芬;黄丽云;陈戊荣;沈浩贤;何芳;李小敏;麦t熡,
本文编号:4872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48727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