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从MOT、SS及胃肠道ICC细胞探讨柴胡疏肝散促进肝郁模型鼠胃肠动力作用机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2 18:57

  本文关键词:从MOT、SS及胃肠道ICC细胞探讨柴胡疏肝散促进肝郁模型鼠胃肠动力作用机制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柴胡疏肝散 慢性不可预知应激 肝郁证 胃动素 生长抑素 Cajal间质细胞


【摘要】: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对肝郁模型鼠胃排空、胃肠激素以及小肠细胞微结构等的影响,从胃肠激素、ICC细胞等角度,揭示该方对肝郁模型鼠胃肠动力的药理学作用及机制,揭示中药从肝治脾整体调节的优势所在。方法:1.肝郁大鼠模型的建立:采用包括禁食、禁水、低温游泳、高温环境、水平震荡、夹尾、昼夜颠倒七种刺激方法,每日随机选用一次,造模3周,并测定造模前后大鼠一般情况、体重、进食量以及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用于评价造模效果。2.柴胡疏肝散对肝郁证大鼠血清MOT、SS及胃排空功能的影响:造模后,按各组剂量每天10 ml·kg-1ig给药2周,柴胡疏肝散高、低剂量组给药浓度分别为:21.0,10.5 g·kg-1,吗丁啉组给药浓度为:10 mg·kg-1,空白组及造模组均给以等体积生理盐水。并于造模前、造模后及给药后分别使用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MOT、SS含量,酚红法测定胃排空率。3.柴胡疏肝散对肝郁证大鼠ICC-DMP细胞的影响:取正常组、造模组、给药各组大鼠距离幽门1 cm的上段8 cm的小肠组织,沿系膜缘剖开去除内容物,固定液中固定后常规制备电镜切片,电镜观测ICC-DMP的超微结构。结果:1.实验一结果:造模前后,正常组大鼠的一般状态较为稳定。造模后,造模组大鼠毛发逐渐转为凌乱干结,活动逐渐减少,出现倦怠、乏力、嗜睡等表现;情绪由稳定变为易怒继而低落;进食逐渐减少;大便逐渐变软甚至便溏。造模组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延长,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体重方面,正常组大鼠的体重稳步增长,而造模组体重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差异显著(p0.01)且这种改变与性别无关,胃肠激素方面,造模前后对比,造模各组MOT分泌明显减少(P0.05)而SS分泌均明显升高(P0.05)。2.实验二结果:造模前后对比,实验二结果与实验一基本相似,可认为造模成功。给药后,进食量方面,给药组与正常组进食量相当(P0.05)。且较模型组进食量均有增加(P0.05),其中吗丁啉组日均进食量增加更为明显(P0.01)。体重方面,各组大鼠体重均有回升,尤其以吗丁啉组回升较快,与造模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给予中药的两组大鼠,低剂量组体重恢复速度较慢,然而高剂量组恢复速度较快。行为学指标方面,造模组不动时间长于空白组(P0.05),而中药高、低剂量组不动时间均显著短于造模组及西药组(P0.05),且中药组间没有明显差异。胃排空方面,正常组及各给药组胃排空率均高于模型组(P0.05),且柴胡疏肝散低剂量组差异更为明显(P0.01),而各治疗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胃肠激素水平方而,造模组MOT分泌虽有所恢复,与空白组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总体仍小于空白组,而给药组MOT水平均高于造模组及空白组(P0.05)。给药后,与正常组相比,吗丁啉组血清SS含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血清SS含量均有显著下降(P0.01)。4.实验三结果:肝郁证模型组ICC-DMP总体数目减少,与平滑肌细胞及神经纤维末梢有缝隙连接;细胞呈多边形,胞质少,线粒体扩张、脊断裂,粗面内质网扩张,细胞核内常染色质丰富。经高剂量柴胡疏肝散治疗后,ICC-DMP数量明显增加,细胞呈梭形,胞质稀少,胞质内糖原颗粒丰富,部分内质网扩张,细胞核杆状,异染色质丰富,部分线粒体肿胀,但明显少于造模组。低剂量柴胡疏肝散治疗后大鼠小肠ICC-DMP结构改善及数量恢复虽不及高剂量组,但已有好转趋势。吗丁啉组ICC-DMP结构改善尚不明显。结论:1.柴胡疏肝散增加大鼠进食量及体重,缩短强迫游泳的不动时间。2.柴胡疏肝散改善肝郁模型大鼠胃肠动力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血液MOT、SS含量。3.柴胡疏肝散可以一定程度上促进模型大鼠小肠ICC-DMP的数量和形态的恢复。
【关键词】:柴胡疏肝散 慢性不可预知应激 肝郁证 胃动素 生长抑素 Cajal间质细胞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85.5;R-332
【目录】:
  • 摘要7-9
  • Abstract9-11
  • 英文缩略词表11-12
  • 前言12-13
  • 第一章 理论研究13-18
  • 1. 中医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认识13-15
  • 1.1 病因病机认识13-14
  • 1.2 辨证分型14-15
  • 1.3 治疗方法15
  • 2. 西医学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认识15-18
  • 2.1 对病因认识的进展15-16
  • 2.2 对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16
  • 2.3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16-18
  • 第二章 实验研究18-37
  • 第一节 实验一:肝郁证大鼠模型的建立18-23
  • 材料与方法18-19
  • 1 材料18
  • 1.1 动物18
  • 1.2 仪器18
  • 1.3 实验试剂18
  • 2. 方法18-19
  • 2.1 分组与造模18
  • 2.2 取材18
  • 2.3 指标检测18
  • 2.4 数据统计学处理18-19
  • 结果19-21
  • 3.1 大鼠一般状态观察19
  • 3.2 对行为学指标的影响19
  • 3.3 对大鼠体重变化的影响19-20
  • 3.4 对血清MOT、SS水平的影响20-21
  • 讨论21-23
  • 4.1 肝郁模型制备的原理21-22
  • 4.2 肝郁大鼠行为学指标的变化22
  • 4.3 肝郁证大鼠胃肠激素的变化22-23
  • 第二节 实验二:柴胡疏肝散对肝郁证大鼠血清MOT、SS及胃排空功能的影响23-31
  • 材料与方法23-24
  • 1. 材料23
  • 1.1 动物23
  • 1.2 药物23
  • 1.3 仪器与试剂23
  • 2. 方法23-24
  • 2.1 分组与造模23-24
  • 2.2 取材24
  • 2.3 指标观测及方法24
  • 2.4 统计学数据处理24
  • 结果24-29
  • 3.1 对大鼠进食量变化的影响24-25
  • 3.2 对大鼠体重变化的影响25-27
  • 3.3 对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的影响27
  • 3.4 对大鼠胃排空的影响27-28
  • 3.5 对大鼠血清MOT的影响28
  • 3.6 对大鼠SS的影响28-29
  • 讨论29-31
  • 4.1 柴胡疏肝散对肝郁证大鼠体重变化的影响29
  • 4.2 柴胡疏肝散对大鼠进食量的影响29-30
  • 4.3 柴胡疏肝散对肝郁证大鼠行为学指标的影响30
  • 4.4 柴胡疏肝散对肝郁证大鼠胃排空率的影响30
  • 4.5 柴胡疏肝散对肝郁证大鼠血清MOT、SS的影响30-31
  • 第三节 实验三:柴胡疏肝散对肝郁证大鼠ICC-DMP细胞的影响31-34
  • 材料与方法31-32
  • 1. 材料31
  • 1.1 动物31
  • 1.2 药物31
  • 1.3 仪器与试剂31
  • 2. 方法31-32
  • 2.1 分组与造模31
  • 2.2 取材31
  • 2.3 指标观测31-32
  • 结果32
  • 讨论32-34
  • 第四节 参考文献34-37
  • 结语37-38
  • 附录38-44
  • 参考文献42-44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44-45
  • 致谢45-46
  • 个人简历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明;柴胡疏肝散治疗咳嗽[J];四川中医;1990年06期

2 张媛媛;柴胡疏肝散的临床运用概况[J];中成药;2000年11期

3 胡成鳌;柴胡疏肝散临床运用举隅[J];青海医药杂志;2001年12期

4 郑建军,吴新华,李光明;柴胡疏肝散治疗肿瘤患者抑郁症63例[J];山东中医杂志;2002年09期

5 庄天衢;柴胡疏肝散治疗非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58例[J];湖南中医杂志;2002年06期

6 崔悦;柴胡疏肝散治顽咳[J];浙江中医杂志;2003年02期

7 陈利民,陈明来;柴胡疏肝散治疗神经官能症213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3年02期

8 徐亚民;柴胡疏肝散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症疗效观察[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9 邹培;李主一;;柴胡疏肝散治疗胸壁挫伤96例[J];河北中医;2005年12期

10 汪芳东,王多成;柴胡疏肝散临床运用举例[J];河南中医;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凌;;柴胡疏肝散治疗单纯性头痛32例疗效分析[A];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2 邱新建;黄熙;陈泽奇;任平;黄卫;秦锋;黄君;何娟;王杨;刘昭前;周宏灏;;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服用柴胡疏肝散后促胃肠动力物质阿魏酸和水合橙皮内酯药物动力学研究[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郑逢民;;郑中坚运用柴胡疏肝散治疗脾胃病经验[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三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魏国生;刘景兰;;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胃炎108例临床观察[A];第四届全国民族医药学术交流暨《中国民族医药杂志》创刊10周年庆典大会论文集[C];2005年

5 段颖;刘铜华;;柴胡疏肝散实验研究及临床运用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消渴病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郑逢民;;郑中坚运用柴胡疏肝散治疗脾胃病经验[A];创新创业与科学发展——瑞安市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集[C];2011年

7 刘汶;范萌;陈姪;周吕;;柴胡疏肝散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肝气郁结证心理及胃肠神经敏感性、胃排空、胃肠激素等影响的临床研究[A];第二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8 冯启明;;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50例的体会[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二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9 彭争会;;刘华一教授应用柴胡疏肝散化裁治疗慢性胃炎经验总结[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四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2年

10 李光华;李鲁扬;;调肝解郁治心悸[A];全国基层中医临床应用学术会论文集[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马元起名中医工作室 天津市蓟县中医医院 刘玉清;柴胡疏肝散治月经过少[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2 陈金伟;柴胡疏肝散配合超激光照射治疗肋软骨炎[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3 张 纯;期烦躁的防与治[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4 陈国华;“方药之秘,在于剂量”[N];中国医药报;2001年

5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 王金亮;肝病多攻伐 气虚不可忘[N];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

6 指导专家 武警上海市总队医院肝病科 潘秀珍 主任医师 赵非一;除了“大肚腩”瘦美人也会“招惹”脂肪肝[N];上海中医药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谢伟彬;柴胡疏肝散及拆方和活性成分阿魏酸对抑郁模型大鼠的生物方剂分析药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2 谢英;中药促胃肠动力抗抑郁假说的提出与验证[D];中南大学;2012年

3 吴若霞;柴胡疏肝散联合BMSCs移植对AMI鼠心肌保护作用及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邱娟;柴胡疏肝散及拆方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和脑组织p38MAPK、ERK5表达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莹莹;柴胡疏肝散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2 张智;柴胡疏肝散对大鼠胃Cajal间质细胞自噬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6年

3 张晓龙;从MOT、SS及胃肠道ICC细胞探讨柴胡疏肝散促进肝郁模型鼠胃肠动力作用机制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黄春发;柴胡疏肝散干预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炎症反应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5 吕红伟;柴胡疏肝散对应激大鼠胃溃疡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6 白婕;柴胡疏肝散对慢性胰腺炎胰腺外分泌以及胃窦运动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7 林丽云;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胃炎的系统评价[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阿衣努尔·木合买提巴克;加减柴胡疏肝散治疗亚健康伴失眠(肝气郁结型)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9 李丹;柴胡疏肝散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胰岛素抵抗大鼠的防治作用及机制研究[D];广东药学院;2014年

10 陈莹;柴胡疏肝散干预围绝经期气郁体质妇女的临床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从MOT、SS及胃肠道ICC细胞探讨柴胡疏肝散促进肝郁模型鼠胃肠动力作用机制的研究



本文编号:5109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5109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e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