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隐球菌嗜中枢性感染机制的研究进展
本文关键词:新生隐球菌嗜中枢性感染机制的研究进展
更多相关文章: 新生隐球菌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病原宿主相互作用 毒力因子
【摘要】:新生隐球菌是临床上最重要的侵袭性病原真菌之一,可感染免疫抑制和免疫正常人群引发具有致命威胁的隐球菌性脑膜脑炎。近年来,隐球菌嗜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机制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隐球菌参与侵袭中枢神经系统的相关毒力因子及多条宿主细胞应答信号通路相继被发现。
【作者单位】: 上海长征医院皮肤病与真菌病研究所全军真菌病重点实验室;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皮肤科;
【关键词】: 新生隐球菌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病原宿主相互作用 毒力因子
【基金】:973项目(2013CB531601) 国家自然基金(81271799) 上海科委项目(10dz2220100,12JC141000)
【分类号】:R379.5
【正文快照】: 新生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是临床上最重要的侵袭性致病真菌之一,可感染免疫抑制和免疫正常人群,引发具有致命威胁的脑膜脑炎[1]。据统计,在AIDS人群中,全球每年新增约95万隐球菌脑膜炎患者,造成大于62万患者死亡[2]。嗜中枢性感染是新生隐球菌最重要的临床特点,病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安生,吴绍熙;新生隐球菌的酚氧化酶及用于菌种鉴定的研究[J];微生物学报;1995年02期
2 陈裕充,温海;新生隐球菌毒性因子与宿主的相互作用[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0年02期
3 莫凌;;新生隐球菌致T细胞免疫反应的抗原——甘露糖肽素的纯化和性质[J];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2003年04期
4 顾菊林!200003上海,廖万清!200003上海,柴建华;新生隐球菌的PCR指纹分析[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8年05期
5 马廉兰;新生隐球菌形态学实验方法的改进[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6 沈永年;墨西哥城鸟粪、水果和蔬菜中分离的新生隐球菌及其变种[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6年03期
7 陈裕充,温海,李志刚,陈江汉,廖万清,钟江,尹隽;新生隐球菌临床分离株热休克反应的差别及其临床意义[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8 郭秀军;瘳万清;;新生隐球菌的荚膜多糖合成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2003年03期
9 秦振宇;新生隐球菌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所致淋巴细胞增殖及细胞因子分布型动态变化[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8年03期
10 李安生;新生隐球菌有荚膜和无荚膜株结合人中性粒细胞的不同作用[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秀军;廖万清;任大明;王荫榆;兰和魁;霍克克;;新生隐球菌整合型质粒pTUG418的构建[A];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2 邹先彪;廖万清;温海;吴建华;仇芸;;新生隐球菌基因组DNA不同油提方法的比较[A];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3 邹先彪;廖万清;温海;吴建华;仇芸;杨金水;;新生隐球菌的AFLP分析[A];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4 邹先彪;廖万清;温海;吴建华;仇芸;;新生隐球菌线粒体DNA的快速抽提和电镜观察[A];200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5 潘炜华;廖万清;霍克克;;新生隐球菌cap70荚膜缺陷株转化系统的建立[A];200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6 曹瑞华;温海;洪微;徐红;;新生隐球菌磷脂酶的初步研究[A];2002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7 王溪涛;温海;徐赤宇;朱红梅;陈江汉;朱元杰;徐红;;C57BL/6小鼠感染新生隐球菌对大脑皮质VEGF、IL-6和ZO-1表达的影响[A];2008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8 陈裕充;潘炜华;温海;廖万清;顾菊林;徐红;陈江汉;;采用基因芯片测定巨噬细胞吞噬前后新生隐球菌mRNA表达差异[A];2006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贺志彬;王志东;廖万清;徐红;陶文照;;新生隐球菌系统感染裸小鼠模型的建立[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朱元杰;温海;徐红;黄欣;赵瑾;;新生隐球菌与角质形成细胞的体外相互作用[A];2006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王小龙;新生隐球菌自我保护机制揭开[N];科技日报;2009年
2 本报资深记者 陈青;廖万清:与真菌病较量的将军[N];文汇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裕充;巨噬细胞对新生隐球菌活力和基因表达的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2 潘炜华;新生隐球菌分子重组操作系统的建立及其荚膜相关基因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0年
3 邹先彪;新生隐球菌分子生物学分类方法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4 郭秀军;新生隐球菌荚膜相关基因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5 侯幼红;药物和化学试剂对致病酵母细胞表面疏水性和粘附性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4年
6 赵志宇;新生隐球菌荚膜相关基因CAP10调控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7 李秀丽;新生隐球菌生物膜的构建、影响因素及耐药性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8 徐赤宇;丝氨酸蛋白酶介导隐球酵母细胞穿越血脑屏障机制及其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9 方伟;去泛素化酶对新生隐球菌生长与毒力的多效性调控及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10 张宏;重要致病性暗丝孢科真菌分子生物学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庆涛;氧含量对新生隐球菌形态学及毒力因子影响的初步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2 林丽娜;80株中国大陆新生隐球菌环境株表型和分子特征的初步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3 贾红玲;新生隐球菌生物膜外分泌蛋白初步分析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4 黄生军;新生隐球菌荚膜多糖血清型D的合成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5 曹瑞华;新生隐球菌胞外磷脂酶检测及其抑制剂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6 黄晨;通过RT-PCR检测rRNA判定新生隐球菌活力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7 陈裕充;热休克反应在新生隐球菌致病中的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8 桑红;新生隐球菌产黑素野生株与白化突变株酚氧化酶结构基因(CNLAC1)的比较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0年
9 赵卓;新生隐球菌ISC10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10 曹艳云;不同新生隐球菌菌株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初步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5764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576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