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体外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

发布时间:2017-08-10 22:27

  本文关键词:体外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


  更多相关文章: 脐带 间充质干细胞 胰岛素分泌细胞


【摘要】:目的通过体外培养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为诱导组和对照组。诱导组先后予以1 mmol·L-12-巯基乙醇培养2 d,10μg·L-1表皮生长因子、10μg·L-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2%B27培养7 d,之后添加20 mmol·L-1尼克酰胺及艾塞那肽培养7 d。对照组不添加诱导剂,继续换液培养。通过观察细胞形态变化、RT-PCR体外扩增两组细胞的胰腺—十二指肠同源框-1(PDX-1)基因、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细胞胰岛素分泌量三种方法来鉴定胰岛素分泌细胞。结果 (1)通过形态学观察,诱导组细胞类似胰岛样细胞,对照组细胞则无明显改变;(2)应用RT-PCR方法,诱导组细胞可扩增出PDX-1基因,而对照组则没有。(3)诱导组细胞培养上清液可检测出胰岛素分泌,7 d时胰岛素浓度为(6.32±0.18)mIU·L-1,21 d时增至(34.57±4.54)mIU·L-1,而对照组则未测出。结论成功在体外微环境下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
【作者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关键词】 脐带 间充质干细胞 胰岛素分泌细胞
【基金】:安徽省教育厅项目(No KJ2012Z192)
【分类号】:R329
【正文快照】: 胰岛细胞移植是治愈糖尿病的希望[1]。由于供体缺乏及免疫排斥反应限制了胰岛细胞移植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干细胞研究为解决胰岛细胞移植的来源问题提供了极大可能。干细胞可通过体外增殖和诱导分化,获得胰岛素分泌细胞,且可通过基因修饰减轻或抑制免疫排斥反应,因此干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雅茜;向宇飞;邓超;周智广;;上下求索——1型糖尿病治疗的探索之路[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3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阳;胃转流术联合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大鼠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鸿武;马廉;;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9年09期

2 朱少芳;何援利;付霞菲;卓光生;;PKH26标记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大鼠化疗性卵巢早衰模型中的卵巢迁移[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1年02期

3 林晓波;何红燕;罗敏洁;崔冰琳;冯学永;蒋学武;谢庆东;黄天华;应文娟;马廉;;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研究[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年13期

4 王爱红;何红燕;罗敏洁;黄天华;马廉;马桂霞;林丽敏;林广裕;史雪川;;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样细胞的分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年21期

5 窦慧慧;郭文君;于丽;马丽;孙丽;;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方法的研究[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0年02期

6 张媛;陈立梅;张雷;倪红霞;;成人自体血清体外扩增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28期

7 范存刚,张庆俊,韩忠朝;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5年07期

8 徐洁;顾东生;廖文斌;许静;杜伟廷;张磊;卢士红;韩忠朝;;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表面分子噬菌体ScFv抗体库的构建及初步鉴定[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9年02期

9 钱燕翔;舒群;蔡红霞;郭娟;陈亮;高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冻存复苏后细胞表面标志物分子学变化(英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01期

10 孙佳佳;张梅娟;徐运;;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房佰俊;宋永平;张莉;魏旭东;胡杰英;赵春华;;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分离纯化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A];第10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熊念;王涛;黄金莎;张昭文;熊婧;曹学兵;孙圣刚;;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鉴定及体外标记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3 房佰俊;宋永平;张龚莉;魏旭东;胡杰英;赵春华;;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体内多向分化的研究[A];第10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王巧稚;韩艺;赵宏贤;余鸿;刘广益;;当归诱导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和毒性检测的研究[A];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组织学与胚胎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房佰俊;宋永平;张龚莉;魏旭东;胡杰英;赵春华;;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血液血管干细胞特性的研究[A];第10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6 郭勇;张西正;郭春;魏严;李瑞欣;徐晓莹;张永红;;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中心肌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08年年会暨首届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朱恒;江小霞;刘元林;张毅;毛宁;;间充质干细胞选择性调节破骨细胞发育和功能[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8 张颢;陶艳玲;邱林;张伯龙;马军;陈志哲;刘拥军;韩忠朝;;一种具有免疫负调节功能的人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9 刘拥军;吕璐璐;许贞书;王晗;梁琳慧;杨德光;王馨;赵欣军;张浪辉;陈志哲;韩忠朝;;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和生物学性状的研究[A];第10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10 肖娜;郭锦鹏;赵秀华;金文静;卢光t;程腊梅;;不同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比较[A];湖南省生理科学会2008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留民 译;脐带可用于修复损伤大脑[N];中国医药报;2002年

2 记者 杨丽;北科抢占干细胞产业先机[N];泰州日报;2011年

3 姜明;全球首个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库实现规模运营[N];工人日报;2008年

4 记者 白毅;间充质干细胞可促进成熟树突状细胞增殖分化[N];中国医药报;2009年

5 赵焱邋陈威华;科学家在人类脐带上发现新干细胞源[N];人民日报;2007年

6 赵焱邋陈威华;采间质干细胞,脐带可能比脐带血更有用[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7 徐机玲;姜跃进;我国骨髓干细胞移植技术获突破[N];中国医药报;2003年

8 ;韩忠朝:在干细胞领域执著前行[N];人民政协报;2009年

9 徐机玲 姜跃进;骨髓干细胞移植我国实现新突破[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10 徐冰川;父定身高 母定胖瘦[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飞;620nm非相干红光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光生物调节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冯曜宇;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转染HGF基因对肝损伤再生的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8年

3 李东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促进创面愈合及体外诱导分化为表皮样细胞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4 石琳;腺病毒介导的突变型人胰岛素原基因转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5 赵迎泽;BMP9通过MAPKs通路调控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6 孙昭;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功能及其机制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7 王海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同种异体心脏移植免疫耐受[D];复旦大学;2007年

8 谢姜;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诱导转化成神经干细胞及其移植治疗脑出血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9 刘丽辉;猕猴间充质干细胞联合非清髓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10 杨礼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转染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守琴;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支持造血的体外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0年

2 张茜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鉴定以及干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诱导其重编程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义;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及体外重建角膜后板层的初步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4 齐凯;人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方法的优化初探[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5 马兰兰;不同胎龄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6 田毅;人脐带Wharton's jelly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其与脑肿瘤干细胞共培养的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李敏;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三维载体接种方法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林晓波;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研究[D];汕头大学;2007年

9 朱华民;两种细胞因子组合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肝样细胞分化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10 周长辉;人脐带Wharton's Jelly及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530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6530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6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