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不同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原代培养及生物学特性比较
本文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不同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原代培养及生物学特性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脐带 骨髓 间充质干细胞 生物学特性 绿色荧光蛋白 转基因小鼠
【摘要】:目的:探讨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脐带和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体外分离培养方法、生物学特性、表面标志及多向分化潜能。方法:应用Ⅱ型胶原酶消化培养法分离脐带MSCs及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MSCs进行体外培养。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2种细胞的生长特点,运用生长曲线和MTT法检测其原代细胞增殖能力,台盼蓝法测定细胞传代成活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2种第3代(P3)细胞DNA周期及表面标志物的表达,并比较其向成脂细胞和成骨细胞的分化潜能。结果:酶消化法分离培养的脐带MSCs 1 d后,细胞贴壁呈成纤维形,2 d后呈漩涡状生长且增殖明显,3 d后达80%融合即可传代;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MSCs,体外培养4 d后,细胞贴壁呈圆形、梭形和多角形生长,5 d后呈克隆样生长且增殖明显,7 d后达80%融合即可传代。原代培养的脐带MSCs生长曲线近似"S"形,骨髓MSCs生长曲线较平缓;MTT法显示脐带MSCs在3~5 d增殖较明显,骨髓MSCs 7 d后细胞增殖较明显。2种P3细胞传代成活率均为96%以上,G0/G1期细胞均为85%以上,无明显差异(P0.05);2种P3细胞CD44、CD90和CD105阳性率均为(60.7±2.3)%以上高表达,CD45、CD19、CD14和CD79a均为(25.6±4.8)%低表达,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2种MSCs在体外均具有向成骨细胞和成脂细胞分化的潜能,脐带MSCs向成骨及成脂细胞分化率均为90%以上,与骨髓MSCs的分化潜能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脐带MSCs较骨髓MSCs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及分化潜能。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的脐带MSCs可作为较好干细胞示踪的细胞源。
【作者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分子生物学研究室;
【关键词】: 脐带 骨髓 间充质干细胞 生物学特性 绿色荧光蛋白 转基因小鼠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370228) 省部共建重点教育部心血管重塑相关疾病重点实验室项目(No.110267) 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No.2012D003034000009)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7072012)
【分类号】:R329
【正文快照】: 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转基因小鼠是将来源于维多利亚多管水母(Aequoreavictoria)的发光蛋白通过转基因技术敲入C57小鼠基因序列中获得的组织细胞发出绿色荧光的小鼠,其细胞自发荧光的特点为干细胞示踪提供了良好的动物来源[1-2]。目前对GFP转基因小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秀梅;尤玉琴;刘光泽;黎经纬;陈媚娟;陈文吟;周军辉;孔祥平;;慢病毒介导的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的制备及鉴定[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1年09期
2 段晴月;董金山;金超威;文军;郝靖惠;林媛;陆群;;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和鉴定[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0年04期
3 肖盼;陈剑;王彦平;吴静;郭娴吟;杨筱曦;刘小勇;;不同消化分离方法分离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效果比较[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0年05期
4 辛毅;刘小希;赵伟;刘飒;李娜;许秀芳;黄益民;罗毅;张宏家;;差速贴壁法分离兔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和内皮祖细胞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3年03期
5 辛毅;李娜;黄益民;崔巍;刘飒;许秀芳;张兆光;;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原代培养及多向分化潜能的研究[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3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昕;吕蓉;李素萍;刘忠;;体外分离培养人源性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及其鉴定[J];中国输血杂志;2013年08期
2 李陈;肖玉周;;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差异研究进展[J];创伤外科杂志;2014年01期
3 于祥茹;韩晓谦;袁浩天;董志恒;程梁;吴哲;;PLGA/CPC支架材料复合骨髓基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的体外效果评价[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02期
4 刘苹;史春梦;胡玲莉;张波;王正国;;脂肪源性干细胞无酶分离培养方法的研究[J];重庆医学;2014年10期
5 陈聪聪;程迅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基因治疗骨缺损的研究进展[J];安徽医学;2014年04期
6 孔祥平;刘光泽;易学瑞;;复制型HBV转基因小鼠的建立与应用[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1年09期
7 许薇薇;黄一飞;;人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眼科基础研究应用现状[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3年09期
8 何宏亮;李建国;高志良;;人工肝和干细胞在肝衰竭治疗中的进展[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3年09期
9 Juan Xu;Bo Yu;Christine Hong;Cun-Yu Wang;;KDM6B epigenetically regulates odontogenic differentiation of dental mesenchymal stem cell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2013年04期
10 庞希宁;王竟;施萍;孟涛;霍双枝;张殿宝;谭丽萍;;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3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可华;袁宝珠;;治疗性干细胞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A];2012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天琦;GDNF和NT-3双基因诱导BMSCs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2 苟丽娟;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软骨细胞过程中microRNA作用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3 陈书连;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后aGVHD的作用研究 2、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自体移植的临床研究及相关预后因素[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4 关剑;胰腺癌间充质干细胞样肿瘤相关纤维母细胞功能研究及维甲酸对肿瘤相关纤维母细胞抑制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5 杨舟鑫;CD106是具有强免疫调节功能的胎盘绒毛膜间充质干细胞的标志[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6 付苏;脂肪来源基质血管成分细胞与脂肪颗粒共移植后的生物学转归[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7 王有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临床前安全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8 李阳;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雪旺细胞的诱导分化及对外周面神经损伤修复的实验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9 丁晓霜;骨髓基质干细胞治疗局部脑缺血作用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10 及月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促进B细胞增殖和终末分化[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靖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牙髓损伤的修复及经典Wnt通路在其中的作用的体内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2 刘萌;表达GFP与白蚁肠道微生物Cell融合基因重组乳酸菌的构建及其功能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2年
3 杨静;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裸鼠模型的建立[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曲戈;IL-24基因修饰的间充质干细胞向肺癌靶向迁移的体外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5 徐扬阳;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脂肪干细胞分化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3年
6 杨颖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凋亡及P75NTR、TrkA表达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3年
7 左彬;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体外培养方法改良[D];郑州大学;2013年
8 马云鹏;应用大块平铺法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离、传代、冻存及复苏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9 刘方方;大鼠口腔黏膜上皮细胞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上皮细胞分化的体外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10 王学良;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CD105~+/CD90~+细胞群的特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晶晶;武晓泓;刘翠萍;徐宽枫;茅晓东;刘超;;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7期
2 柳菁;宇丽;许超;罗二梅;;长期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能力改变的研究[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2年02期
3 栗超跃,银平章,孔令非,赵跃武;胶原酶A与大肠癌侵袭转移性的关系研究[J];实用癌症杂志;2000年04期
4 宋秀军;陈代雄;方宁;刘祖林;万卫红;刘金伟;章涛;;人羊膜间充质细胞具有分化成软骨及成骨细胞的潜能[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50期
5 杨宇辉;吴继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40期
6 阮中宝;杨向军;陈各才;朱莉;李伟;杨兵;欧阳溪;潘少辉;;5-氮杂胞苷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的分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36期
7 吴波;卢正茂;王尧;罗天航;薛绪潮;毕建威;康俊升;方国恩;;兔骨髓源性血管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0年02期
8 刘光泽,熊一力,王洪敏,贾彦征,周军辉,潘菲,张宜俊;近交系高表达HBV转基因小鼠的建立及表达传代稳定性[J];中国兽医学报;2003年06期
9 王琴;仉红刚;;EPC细胞生物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8年11期
10 朱少芳;何援利;付霞霏;;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超微结构[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晨林;刘建磊;;X基因缺失的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鼠中的病毒复制[J];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2003年02期
2 李文龙,程萱,谭晓红,张继帅,孙岩松,陈林,杨晓;血管内皮细胞特异表达Cre重组酶转基因小鼠的建立(英文)[J];遗传学报;2005年09期
3 王勇,刘勤,倪勇,魏泓,孙新民,赵永聚;通过双原核显微注射提高转基因小鼠研制效率的实验研究[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05年03期
4 时令,王友亮,程萱,候宁,杨晓;表面活性蛋白A启动子指导Cre重组酶在转基因小鼠Ⅱ型肺上皮细胞中表达[J];生物技术通讯;2005年05期
5 何迎春;田道法;卢芳国;毛积芳;;人突变型p53和EB病毒LMP1转基因小鼠的建立[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6 张雪光;陈香美;吕扬;洪权;田月;师锁柱;尹忠;蔡广研;;人TIMP-1转基因小鼠肾组织内外源基因功能表型的鉴定[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6年03期
7 曾林;孙岩松;杨晓;王冬平;胡仲明;胡成进;孙晓明;;流式细胞术分析p21~(HBsAg/HBsAg)转基因小鼠肝细胞凋亡[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6年09期
8 王晓建;杨旭;宋晓东;张禅那;刘继斌;邸冉;张连峰;惠汝太;;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转基因小鼠拷贝数[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07年03期
9 程明军;俞而慨;郭方;王奕森;徐丛剑;;转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的建立和评价[J];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07年04期
10 梁虹;宋铭晶;施海霞;潘思丹;张连峰;;DHCR24转基因小鼠的性别特异性自主活动和应激反应[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婉维;郑志红;;小鼠睾丸特异基因Fank1基因敲减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建立[A];第八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2009年医学遗传学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2 郑振宇;许兰菊;李春丽;赵卫东;宋根娣;柴保国;;人白细胞介素-10基因在转基因小鼠中遗传和表达的稳定性研究[A];第六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3 于倩;闫洁;翁秀芳;梁智辉;孙伟;段红霞;宋银红;吴雄文;;针对HLA-A2转基因小鼠的皮肤移植排斥反应更接近急性排斥反应[A];第六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4 康爱君;田枫;郑杰;董宇红;王美华;郭长占;周淑佩;王兆绰;;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病理学观察[A];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0年
5 任进余;陆志檬;成国祥;陈建泉;周汝江;;转基因小鼠体内HCV结构基因表达及其致病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6 胡卫江;戚中田;李建秀;胡以平;;庚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的特性研究[A];中国实验动物学会青年科技协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7 颜景斌;潘树标;郭歆冰;张敬之;龚秀丽;曾溢滔;;慢病毒介导的人转铁蛋白转基因小鼠的研制及表观遗传修饰对其表达的影响[A];遗传学进步与人口健康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颜景斌;王舒;肖艳萍;贾春平;;人-珠蛋白位点控制区HS-2、HS-3元件指导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转基因小鼠家系中的表达研究[A];第六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文摘汇编[C];2005年
9 何迎春;田道法;田甜;;外源p53mt和LMP1基因在转基因小鼠组织中的表达分析[A];全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10 郑力强;李巍;付荫;邢影;王雷;顾伟杰;刘玉峰;;天然抗角蛋白自身抗体的过度表达对小鼠机体的影响[A];2006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孔琪 张连峰;小动物 大作为[N];健康报;2010年
2 记者 吴苡婷;梦想:让治疗变得简单高效[N];上海科技报;2009年
3 ;先天性耳聋治疗新思路[N];中国医药报;2003年
4 本报特约撰稿人 陆志城;SOCS3:抗过敏反应药物的新靶标[N];医药经济报;2003年
5 记者 唐先武 特约记者 肖鑫;一种新型泛素化酶可有效清除病毒感染[N];科技日报;2009年
6 记者 陈青;结核感染防治新添潜在靶标[N];文汇报;2011年
7 记者 白毅;HER2抗体抗肿瘤效应免疫新机制被发现[N];中国医药报;2010年
8 记者 唐先武;我学者发现微小RNA调控抗细菌感染天然免疫新机制[N];科技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光泽;复制型HBV转基因小鼠的建立、生物学特性、应用及无免疫耐受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2 于莉娜;Tiam1转基因小鼠的建立及其功能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3 张丽颖;HCV 1b型全基因组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建立与特性鉴定[D];吉林大学;2009年
4 高慧;人乳头瘤病毒16E6/7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建立及HPV16DNA疫苗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5 帅丽芳;严密型四环素调控系统的肝脏特异表达的双转基因小鼠模型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刘珠果;表达SARS冠状病毒受体hACE2的SARS易感小鼠模型的建立[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7 刘庆鑫;1.TIMP-1转基因小鼠纯系的建立及体内表达研究 2.TIMP-1转基因小鼠染色体FISH定位[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2年
8 徐学红;发育液晶与人类疾病相关性研究以及肝脏液晶相关蛋白转基因小鼠的表型分析[D];武汉大学;2009年
9 向志光;IL-33转基因小鼠的建立和IL-33对肺部炎症的增强作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10 冯娟;扩张型心肌病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建立和心肌病修饰基因的筛选[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亮;PTA1/CD226转基因小鼠胸腺细胞的发育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2 岳挺;共刺激分子配体PD-L1、PD-L2的真核表达及其转基因小鼠的制备[D];扬州大学;2005年
3 时令;Ⅱ型肺上皮细胞表达Cre重组酶转基因小鼠的建立[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4 张南;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组转基因小鼠病毒蛋白表达模式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5 李欣;EB病毒早期基因BHRF1转基因模型鼠的建立[D];青岛大学;2009年
6 黄正芳;HPV16 E_(6/7)转基因动物模型的建立[D];扬州大学;2005年
7 黄洁;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乙肝病毒全基因组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表达分析[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8 何学令;Titf-2转基因小鼠腭裂模型的建立[D];四川大学;2007年
9 蒋东东;人Man2cl基因表达对移植性肿瘤在小鼠的生长及小鼠体液性免疫应答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10 袁进;睾丸内注射和体内电穿孔法建立转基因小鼠的实验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564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656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