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pGBKT7-CT813编码产物相互作用蛋白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pGBKT7-CT813编码产物相互作用蛋白的研究
【摘要】:目的以pGBKT7-CT813作为诱饵质粒与HeLa细胞酵母GAL4AD融合cDNA文库进行酵母双杂交试验,以进一步探讨沙眼衣原体包涵体膜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方法根据STD基因库提供信息设计引物,用PCR法获取目的基因片段CT813,经酶切处理的CT813和pGBKT7质粒,在T4连接酶作用下连接,连接产物转入感受态细胞BL-21,培养后进行菌落PCR验证,对阳性质粒进行测序分析。质粒转化入酵母菌株Y187和AH109中,检测其有无自激活及毒性作用。阳性重组酵母菌株AH109与cDNA文库菌株Y187进行配合,待三叶草(或米奇)形状合子形成后涂布于腺嘌呤、组氨酸、亮氨酸、色氨酸缺陷型培养基和铺有X-Gal的SD/-Ade/-His/-Leu/-Trp平板上初筛,再经过2次筛选,收集阳性菌落。将阳性菌液点种在滤纸上,在液氮中反复冻融2次,然后浸泡在Z缓冲液-β巯基乙醇-X-Gal混合液中室温温育8h。对筛选出的显色阳性菌液进行PCR验证。选取22个PCR阳性菌液提取酵母质粒,将22个质粒再转入感受态细胞E.coli,BL-21,对阳性菌落提取质粒,进行回交试验,对验证阳性的菌落对应的质粒进行测序。结果成功构建了pGBKT7-CT813诱饵质粒,该质粒的表达产物对AH109和Y187均无自激活和毒性作用。将回交试验筛选的阳性菌落对应的质粒进行测序,对测序结果做BLAST检索分析,确定筛选出与pGBKT7-CT813特异性相互作用的基因可能编码的蛋白是:半乳糖凝集素-1(LGALS1)、环腺苷酸应答原件结合蛋白3(CREB3)、核糖体核糖体蛋白L10a(RPL10a)和微管蛋白37E-16(RP1-37E16)。结论筛选出的4种蛋白可能与沙眼衣原体的致病机制相关,但仍需要进一步验证。pGBKT7-CT813编码产物与多种蛋白有相互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打下了基础。
【作者单位】: 河北北方学院病原生物学实验室;
【关键词】: pGBKT-CT cDNA文库 酵母双杂交
【分类号】:R392.1
【正文快照】: 沙眼衣原体是一种具有独特发育周期的病原微生物,其发育周期即原体→始体→原体,原体代谢能力强但没有感染性,始体代谢能力弱但感染性强。沙眼衣原体具有严格的活细胞内生长特性,主要引起沙眼疾病,也可通过性传播途径引起人类泌尿生殖道感染,侵犯腹股沟淋巴结引起化脓性淋巴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田颖新;王春苗;刘雪晴;贾晓晖;贾天军;;HeLa细胞cDNA文库及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pGBKT7-CPn0308的构建[J];生物技术通报;2012年03期
2 段强德;陈铁桥;;酵母双杂交体系的原理及研究进展[J];畜牧兽医杂志;2009年01期
3 童伟;李峥;贾天军;;肺炎衣原体包涵体膜蛋白Cpn0147抗原性分析[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宋博翠;陈志宝;万家余;高宏伟;;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朊蛋白PrP23-231互作蛋白[J];中国畜牧兽医;2010年08期
2 申腾飞;袁志恒;周文刚;王春甜;邰付菊;;ZmCIPK8互作蛋白CBLs的筛选[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3 尹格平;武爱芳;戚丽;朱萍;朱前勇;薛云香;;2008—2013年某战区女军人妇科疾病普查情况分析[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4年02期
4 田颖新;王春苗;刘雪晴;贾晓晖;贾天军;;HeLa细胞cDNA文库及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pGBKT7-CPn0308的构建[J];生物技术通报;2012年03期
5 尹格平;武爱芳;梁静;支圆圆;朱彤宇;李娟;;趋化因子CXCL12和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4年04期
6 龙娜;刘娜;;298例女性生殖道解脲脲原体和衣原体感染情况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方莹;激活NF-κB信号通路的高致病性PRRSV非结构蛋白的筛选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2 张韶凯;女性生殖道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及宫颈癌的自然史模型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3 王蕊;HaCaT细胞培养沙眼衣原体及体外药敏试验的探索[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4 孟炜;女性下生殖道感染发病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及非淋菌性宫颈炎防御机制的实验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5 王则宇;α-甘露糖苷酶活性在沙眼衣原体侵染细胞中的作用及其诊断价值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6 赵娜;柔嫩艾美耳球虫端粒酶逆转录酶互作蛋白的筛选及功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婷婷;与PRRSV核衣壳蛋白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的筛选与验证[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杨红;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研究甘蓝自交不亲和决定因子的相互作用[D];西南大学;2011年
3 王子华;加工番茄与ToMV和CMV相关蛋白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4 刘晶;酵母双杂交技术分析玉米胚乳中SBEIIb多肽片段与SUS-SH1的相互作用[D];吉林农业大学;2012年
5 马学玲;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CIN及宫颈癌术后随访中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6 丁宁;利用酵母双杂交鉴定芥菜开花调控蛋白FLC的同源互作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7 陈立新;雌二醇与抗生素对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临床株培养影响的观察[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8 申腾飞;ZmCIPK8互作蛋白CBLs的筛洗[D];河南农业大学;2013年
9 侯艳玲;水稻条纹病毒NSvc2-N与NSvc2-C蛋白互作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10 田颖新;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Cpn0147和Cpn0308配体的研究[D];河北北方学院;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周丽娜;吴军;罗高兴;贺伟峰;陈希炜;柏甘萍;石东文;王庆红;袁顺宗;张小容;胡晓红;;Foxp3酵母双杂交诱饵表达载体的构建、鉴定和其毒性及自激活效应检测[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08期
2 石晓冰,魏家绵,沈允钢;叶绿体ATP合酶CF_1与CF_0亚基间的相互作用[J];科学通报;2001年18期
3 贾天军;刘殿武;罗建华;张庶民;钟光明;;肺炎衣原体CPn0308的基因克隆及其内源性蛋白定位的研究[J];卫生研究;2008年02期
4 段强德;陈铁桥;;酵母双杂交体系的原理及研究进展[J];畜牧兽医杂志;2009年01期
5 童伟;张战军;贾天军;;肺炎衣原体Cpn0147基因的克隆、表达与定位及其重组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9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郜尽;王海侠;李京敬;俞雁;;酵母双杂交报告基因β-半乳糖苷酶活性测定方法的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2期
2 谢超;王方圆;袁运生;郜尽;朱润芝;韩伟;俞雁;;酵母双杂交研究小鼠肝脏再生TGF-β调控通路中相关转录因子的相互作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5期
3 江丽;兰小鹏;;适体家族新成员——肽适体[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9年02期
4 黄红艳,李荣,孙强,王健,周鹏,韩骅,张万会;LIM蛋白KyoT2与人类紧密连接蛋白2的相互作用[J];遗传学报;2002年11期
5 王琪;张静;田杰;张晖;;酵母双杂交RRS筛选系统对已知蛋白间相互作用的验证[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6 李剑敏,雷小勇,孙文清,张晓红,唐圣松;用于酵母双杂交的M-CSF诱饵载体的构建和鉴定[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2期
7 陈桂生;李露撕;史树贵;陈康宁;胡俊;吴军;罗高兴;袁顺宗;彭旭;;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研究中pGBKT7-mSOD1cDNA酵母双杂交表达载体的构建[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 房师松;何建凡;程小雯;刘涛;吕星;吴春利;王昕;张仁利;赵树进;;聚合酶亚基间相互作用的抗流感病毒药物筛选体系的建立[J];中国热带医学;2011年02期
9 梁卫红,唐朝荣,吴乃虎;两种水稻GDP解离抑制蛋白基因的分离及特征分析[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4年06期
10 张勇,黄爱军,曹莉,阎志勇,刘秀杰,张骐,路长林,何成;酵母双杂交方法筛选与NGF受体TrkA相互作用的新蛋白质[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彦姝;;酵母双杂交顺转法筛选相互作用蛋白质[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青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李彦姝;;PAK4相互作用蛋白质筛选[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青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李晔;李兆蕾;尚梅;吴银娟;毛强;黄艳;贾飞飞;简煜;李妍;单士超;余新炳;李学荣;;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人肝脏cDNA文库中与肝吸虫PLA2相互作用蛋白的基因序列[A];2013年全国寄生虫学与热带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贾思远;罗向东;齐洁;;酵母双杂交证实Id1'与AGGF1存在相互作用[A];第八届全国烧伤外科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张旭东;Rhonda R.McCartney;Tommy S.Tillman;Harry Solimeo;Stefan Wf;Ciprian Almonte;Simon C.Watkins;Martin C.Schmidt;;Stdl蛋白对葡萄糖感受体Rgt2和Snf3的作用及对蛋白激酶Snf1活性的调节(英文)[A];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勇;神经营养因子受体下游信号转导通路的酵母双杂交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2 鲁宁;应用酵母双杂交和酵母三杂交系统研究G蛋白信号传导通路中的相关蛋白因子[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3 朱君俏;血管生成素与磷脂混杂酶1相互作用及其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叶晓霞;人类新基因pp5644的功能研究以及酵母双杂交载体的改造与文库构建[D];复旦大学;2006年
5 车红磊;NDRG2(371)相互作用分子筛选[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6 沈煜;子宫颈部位输卵管蛋白表达和功能的初步研究及其在毕赤酵母的重组表达及纯化[D];复旦大学;2004年
7 郭芬;小鼠Rhox5蛋白与鞘脂激活蛋白原功能性相互作用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8 袁莉刚;大鼠RSA14-44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4年
9 马志海;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的新底物Eps15的发现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5年
10 孙茂云;Cyclin D3相关蛋白的筛选及其与ERK3或nm23-H2相互作用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爱娜;酵母双杂交法筛选与BACE蛋白有相互作用的蛋白[D];厦门大学;2006年
2 沈宏杰;人多肽: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2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初步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3 陈琼琼;酵母双杂交法对STK11羧基端互作蛋白的筛选[D];中南大学;2010年
4 黄欣媛;Daintain/AIF-1酵母双杂交诱饵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初步鉴定[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宋博翠;利用酵母双杂交方法从小鼠脑cDNA文库中筛选朊蛋白的互作蛋白[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0年
6 罗星;Neuritin的组织表达分析及其相互作用因子的筛选[D];石河子大学;2005年
7 刘康武;PRAS40与14-3-3蛋白的分离纯化及相互作用规律的酵母双杂交检测[D];安徽大学;2007年
8 王永虎;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家蚕BR-C转录因子的相互作用蛋白[D];西南大学;2013年
9 徐玉金;FoxP3与UXT相互作用位点的确认及其相互作用的生物学功能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10 霍淑芳;酵母双杂交法筛选与PS1-C_(265-467)有相互作用的蛋白[D];厦门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777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677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