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真菌过增殖小鼠模型的建立
本文关键词:肠道真菌过增殖小鼠模型的建立
【摘要】:通过给予头孢曲松造成SPF级BALB/c小鼠(Mus musculus)发生肠道菌群紊乱,进而通过连续灌胃密度为2×107CFU/m L的白假丝酵母(Candida albicans)菌液以建立小鼠肠道真菌过增殖模型;通过镜检、活菌计数、结肠组织病理切片、电镜观察等方法评价白假丝酵母在小鼠体内黏附定植的情况。实验结果显示,大剂量头孢曲松处理后,活菌计数结果显示小鼠肠道菌群出现重度失衡;灌胃真菌后,镜检可见酵母相和菌丝相的白假丝酵母,PAS染色可见小鼠结肠粘膜表面黏附有大量染成红色的圆形真菌孢子;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小鼠结肠表面黏附大量卵圆型白假丝酵母的酵母相细胞。研究认为大剂量抗生素处理结合真菌灌胃,可成功建立小鼠肠道真菌过增殖模型。
【作者单位】: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市中医院肾病科;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实验动物学教研室;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肠源性感染 白假丝酵母 动物模型
【基金】:国家“973”计划课题(No.2013CB531406)
【分类号】:R-332;R379
【正文快照】: 近年来,真菌内源性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持续升高。以肝胆外科病房深部真菌感染调查为例,肝胆外科病房深部真菌感染以白假丝酵母(Candida albicans)为主,占感染总数的47.4%[1],而一般念珠菌深部感染的病死率高达40%。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肠道微生态失衡是导致内源性真菌感染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白晓东,肖光夏,刘贤华;白色念珠菌粘附肠上皮细胞及IgA对其作用的体外观察[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2 林远夫,汤家铭,杨幼明,仲伟鉴,沈正鸣;抗生素诱发的小鼠肠道菌群失调[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1998年01期
3 吴力克,熊德鑫,梁冰,逄金聚,梁明;复合益生菌制剂“海生元”对实验性肠菌群失调症调整作用的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3年04期
4 贺永亮;雷艳;袁静;唐欢;魏泓;;残留剂量恩诺沙星对SPF小鼠肠道菌群数量和多样性的影响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8年02期
5 唐欢;李伟;周晓杨;袁静;曾本华;魏泓;;残留剂量头孢曲松长期作用对SPF级Balb/c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0年08期
6 郭宁如,吕桂霞,吴绍熙;念珠菌体外粘附上皮细胞的观察[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94年04期
7 梁军兵;潘君素;陈琪;黄海东;李婉红;;肝胆外科病房深部真菌感染调查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年1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冰冰;吴成;林怀宪;张岱;耿力;王惠兰;于风华;朱赛楠;姚晨;廖秦平;;蔗糖凝胶治疗细菌性阴道病Ⅱ期临床试验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6期
2 吴丽娟;李茂仕;高飞;陈伟;;阴道分泌物清洁度流式细胞学检验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研究[J];重庆医学;2008年03期
3 吴香兰;李月凤;周北燕;吴丽娟;吴志军;;双歧杆菌对机械通气新生儿呼吸道和胃肠道的影响[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1年09期
4 向魏坪;;金双歧治疗小儿厌食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09年06期
5 国钰梅;冯银霞;;469例住院患者呼吸道感染菌的趋势调查及耐药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09年01期
6 白晓东,肖光夏,刘贤华;白色念珠菌粘附肠上皮细胞及IgA对其作用的体外观察[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7 陈绍球;杨子江;;金双歧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年06期
8 肖冰冰;张岱;廖秦平;刘朝晖;;妊娠期阴道菌群的微生态评价[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7年06期
9 廖秦平;吴文湘;;女性阴道微生态评价体系的临床应用[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0年03期
10 林怀宪;薛辰;王颖;白会会;赵敏;刘朝晖;;女性阴道混合感染246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舒音;朱晓敏;陈冬梅;刘文新;王任群;肖纯凌;;染尘染毒大鼠呼吸道微生态的变化[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2 龚芳红;张德纯;;功能性低聚糖及其检测方法研究的现状[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9年论文集[C];2009年
3 席青;张德纯;;双歧杆菌制品的研究现状及展望[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10年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宗惠;活血补肾法调控慢性盆腔炎大鼠炎症细胞因子及粘连相关指标的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李青青;耐氧性双歧杆菌的筛选及其生理特性与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焦扬;解毒活血法治疗耐药细菌性肺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4 王佳楣;补肾疏肝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理论和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5 孔青;丁酸梭菌培养与发酵动力学以及调节腹泻小鼠肠道菌群平衡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王艳芳;清气凉营法抗流感实验研究与流感病毒HA、NA基因变异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7 刘崇海;抗生素诱导肠道菌群失调与肺部免疫状态的关系[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8 唐欢;抗生素所致肠道菌群失衡及乳杆菌对其调节作用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9 付艳茹;婴儿双歧杆菌完整肽聚糖生产工艺及其抗肿瘤作用机理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10 杨晓娜;活血化瘀法对慢性盆腔炎大鼠炎症细胞因子及粘连相关免疫分子影响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海燕;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2 温美丽;酪酸梭菌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ITF,,NF-κB和TNF-α表达的影响及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3 陈妮妮;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中医证候与体质相关性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丁洁;双歧杆菌对实验性结肠炎中热休克蛋白70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5 张兆霞;北京地区致犬皮肤病主要病原调查与鉴定试验[D];石河子大学;2009年
6 凌育芳;恩诺沙星在锦鲤体内残留与消除规律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7 冯自科;果寡糖对江村黄鸡作用机理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8 左可军;成人慢性上颌窦炎和后组筛窦炎的细菌学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9 万海龙;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产品的初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杭柏林;磺胺类衍生物改善肉鸡生长代谢、盲肠微生态及免疫力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冰,吴力克,姜峰,潘桦,孙英姿,钟方虎;双歧杆菌QJ405和乳酸杆菌QJ405的生物学特征及鉴定[J];海军医学杂志;2001年01期
2 吴力克,梁冰,易仁元,房芳,吴刚,杨朋;水面舰艇及核潜艇长航对艇员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0年06期
3 吴力克,梁冰,王慧力,赵红,吴刚,杨朋;水面舰艇及核潜艇长航对艇员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05期
4 房芳,吴力克,毕可玲,梁冰,赵红;水面舰艇和核潜艇对艇员血液细胞成分和某些流变学指标的影响[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2年04期
5 吴力克,梁冰,杨朋,徐春红,赵红,房芳,吴刚;水面舰艇及核潜艇长航对艇员血清矿物元素水平的影响及意义[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2年05期
6 吴力克,杨朋,梁冰,吴刚,房芳,赵红;水面舰艇及核潜艇长航对艇员内分泌功能的影响[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2年06期
7 高美英;抗生素耐药性的起源、传播和对策[J];抗感染药学;2005年01期
8 何尚运;钱国晓;周艳丽;;大肠埃希菌抗菌药敏感性趋势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8年05期
9 郝建萍;哈力达·亚森;;急性白血病合并播散性曲霉菌病2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年12期
10 符明淳;席会平;刘彦钊;;乳、肉制品中抗生素残留现状及监控对策[J];中国动物检疫;2008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晓红;杨艳秋;贺丹;张云峰;横山耕治;王丽;;假丝酵母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年01期
2 钱俊青;蒋盛蓝;秦德怀;郭辉;凌春英;;214型离子交换树脂固定化假丝酵母脂肪酶的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3 彭奕冰;季育华;张s
本文编号:7009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700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