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T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ELISA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
本文关键词:PCT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ELISA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
更多相关文章: PCT 单克隆抗体 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 细菌感染
【摘要】:目的:降钙素原(PCT)是一种在感染的情况下由细菌、寄生虫和真菌感染等感染诱导刺激产生释放的一种蛋白质。在健康状态下,PCT的含量处于较低的水平(0.1 ng/mL),但是在细菌感染、脓毒症、败血症等情况下PCT水平显著升高(2 ng/mL)。目前PCT检测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相关检测方法和产品不断涌现。但PCT检测试剂的核心成分-PCT抗体国内一直未解决,国内PCT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制备可用于临床的单克隆抗体和建立PCT酶联免疫检测方法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实验旨在利用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制备符合临床使用要求的PCT单克隆抗体,并用其建立PCT酶联免疫定量检测方法,为临床判别细菌性感染疾病和抗生素合理应用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和应用指导。方法:用his-hrPCT抗原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间接ELISA法检测免疫效价。采用免疫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制备杂交瘤细胞,利用trx-hrPCT蛋白作为包被抗体,HRP-抗鼠IgG作为酶标抗体,通过间接ELISA法筛选阳性细胞株,并通过有限稀释法筛选、获得稳定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从而制备单克隆抗体。采用双抗体夹心法筛选获得配对的PCT单抗,通过对其包被液及包被条件选择、封闭液及封闭条件选择、最佳包被抗体浓度和酶标抗体浓度确定、最佳反应时间、线性范围、批内精密性、回收率、稳定性、灵敏度及特异性、干扰因素、临床标本检测等研究,建立PCT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的检测方法。结果:当小鼠免疫效价达到1:105后,以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3次细胞融合,筛选得到10株阳性细胞株,通过有限稀释法3次克隆化最终获得4株阳性细胞株,分别命名为F1D5,F2H3,F3B7,F3D2。注射腹腔制备腹水,间接ELISA检测效价均达到3.2×105,以辛酸-硫酸铵法纯化抗体。标记抗体,获得一组(F1D5、F3B7)配对单抗,并以此为基础研究确定PCT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的相关条件:包被液及包被条件为0.05 mol/L、pH 9.6的CB缓冲液4℃包被12 h;封闭液及封闭条件为0.6%BSA 37℃封闭2 h;最佳包被抗体F1D5浓度为400 ng/mL,酶标抗体F3B7浓度为1:8000;37℃孵育30 min,酶标二抗孵育30 min,显色20 min的反应模式。建立的检测方法线性范围为0.5 ng/mL-10ng/mL(R2=0.9912);批内精密性小于10%;高中低值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00%、98.68%、108.69%;稳定性检测显示:37℃可稳定保存9天;灵敏度为95.6%,特异性为97.8%;PCT阴性及阳性干扰物质对本实验结果无明显干扰;与罗氏检测试剂盒对比检测200份临床血清,显示相关性良好(R2=0.9391)。结论:获得一组配对的PCT单克隆抗体,并初步建立了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PCT的定量检测方法。
【关键词】:PCT 单克隆抗体 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 细菌感染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39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第一章 绪论12-22
- 1.1 降钙素原概述12-13
- 1.1.1 降钙素原来源12
- 1.1.2 降钙素原生物学功能12-13
- 1.2 降钙素原检测的临床意义13-16
- 1.2.1 败血症的辅助诊断、疗效监测13-14
- 1.2.2 脓毒症的辅助诊断、疗效监测14
- 1.2.3 细菌性和非细菌性炎症鉴别14-15
- 1.2.4 其他相关疾病的辅助诊断、疗效评估15-16
- 1.3 降钙素原检测方法16-18
- 1.3.1 免疫比浊法16
- 1.3.2 化学发光16-17
- 1.3.3 胶体金17
- 1.3.4 荧光层析17
- 1.3.5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17-18
- 1.4 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发展18-20
- 1.4.1 鼠源性单抗制备技术发展18-19
- 1.4.2 嵌合抗体单抗制备技术发展19-20
- 1.4.3 噬菌体抗体库单抗制备技术20
- 1.4.4 转基因小鼠制备全人抗体20
- 1.5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内容20-22
- 1.5.1 课题研究意义20-21
- 1.5.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21-22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22-39
- 2.1 实验材料22-30
- 2.1.1 主要生物化学试剂22-24
- 2.1.2 主要缓冲液24-27
- 2.1.3 主要实验设备27-28
- 2.1.4 实验动物28
- 2.1.5 实验材料28-29
- 2.1.6 其他材料29-30
- 2.2 试验方法30-35
- 2.2.1 降钙素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30-35
- 2.3 单克隆抗体标记及配对35
- 2.3.1 抗体标记35
- 2.3.2 抗体配对35
- 2.4 降钙素原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35-37
- 2.4.1 初步反应模式的确定35-36
- 2.4.2 包被液及包被条件选择36
- 2.4.3 封闭液及封闭条件的选择36
- 2.4.4 包被抗体和酶标抗体最佳工作浓度的确定36
- 2.4.5 反应模式的确定36-37
- 2.4.6 线性范围初步研究37
- 2.4.7 批内精密性实验37
- 2.4.8 回收率考察37
- 2.4.9 稳定性实验37
- 2.5 实验室临床标本检测37-39
- 2.5.1 灵敏度及特异性检测实验37-38
- 2.5.2 干扰因素检测实验38
- 2.5.3 临床标本检测实验38-39
- 第三章 结果和分析39-50
- 3.1 单抗制备39-42
- 3.1.1 抗原免疫结果39
- 3.1.2 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39
- 3.1.3 细胞融合结果39-40
- 3.1.4 染色体鉴定结果40
- 3.1.5 单抗亚型测定结果40
- 3.1.6 细胞株稳定性测定40-41
- 3.1.7 腹水制备结果效价测定41
- 3.1.8 腹水蛋白浓度及SDS-PAGE电泳鉴定结果41-42
- 3.2 降钙素原单抗的配对实验结果42
- 3.3 降钙素原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42-47
- 3.3.1 包被液及包被条件选择42-43
- 3.3.2 封闭液及封闭条件选择43-44
- 3.3.3 最佳抗体包被浓度和酶标浓度的确定44-45
- 3.3.4 反应时间的确定45
- 3.3.5 线性范围的初步确定45
- 3.3.6 批内精密性45-46
- 3.3.7 回收率46
- 3.3.8 稳定性46-47
- 3.4 实验室临床标本检测47-50
- 3.4.1 灵敏度及特异性47
- 3.4.2 干扰因素检测47-49
- 3.4.3 临床实验49-50
- 第四章 讨论50-52
- 4.1 单抗制备方法的选择50
- 4.2 试剂盒研究50-52
- 第五章 结论52-53
- 参考文献53-58
- 致谢58-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薇,张健,郑剑玲,苏丹,王美慧;抗呼吸道合胞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研制[J];微生物学杂志;2004年05期
2 张唯敏;;新单克隆抗体已应用于临床[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86年04期
3 迟素敏;;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1986年Z1期
4 张明杰;单克隆抗体在农业中有何用途?[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1991年02期
5 孙国凤;;单克隆抗体药品在日本通过调查会[J];生物技术通报;1991年09期
6 ;一种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更有效而经济的方法[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1998年05期
7 任新玲,沈丽英,金伯泉,井晓梅,王睿;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克隆抗体抗肺癌作用的研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8 章波,陈惠鹏,范国才,陈吉中,王清明;抗人肝再生增强因子单克隆抗体的研制[J];免疫学杂志;2000年06期
9 李凤英,陈名道,顾卫琼,陈春荣,唐金凤;人瘦素单克隆抗体的鉴定[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0年02期
10 陈志南,蒋建利;单克隆抗体——从鼠到人[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爽;安万新;胡荣花;叶萍;孟祥昱;;不同方法收集单克隆抗体浓缩后的比较[A];中国输血1999年年会暨纪念ABO血型发现100周年学术交流论文专辑[C];1999年
2 刘大维;高斌;;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研制[A];2010年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博士后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博谊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陈炅;;治疗性单克隆抗体的作用靶点及临床应用[A];2013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九届临床药师论坛论文集[C];2013年
4 徐爽;徐焱;;单克隆抗体在输血领域的应用探讨[A];中国输血1999年年会暨纪念ABO血型发现100周年学术交流论文专辑[C];1999年
5 彭虹;舒翠丽;刘永全;王华;高杰英;;抗人α4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6 祭芳;史建荣;陈正贤;徐剑宏;陆琼娴;;抗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单克隆抗体的制备[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光波;董秋明;於葛华;李文香;张学光;;一株鼠抗人4-1BB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生物学功能的鉴定[A];第六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8 张锦超;杨金菊;吴琼;李戬;陈勇;李辉;宋颖博;罗晓彤;任飞;高媛;杜雪梅;鞠艳芳;王兆卿;王京兰;徐菡;柳晓兰;崔玉芳;钱小红;贺福初;高建恩;孙启鸿;;高效鉴定单克隆抗体所识别未知抗原技术平台的建立及应用[A];中国蛋白质组学第二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论文集[C];2004年
9 杨永昌;王北宁;赖春宁;黎燕;;抗血小板单克隆抗体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孙效;高新;尚明美;宋海峰;汤仲明;;抗胰高血糖素样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A];第八次全国药物与化学异物代谢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尹晖;单克隆抗体研发进入新阶段[N];无锡日报;2010年
2 编译 李勇;单克隆抗体:生物类似药开发的秘钥[N];医药经济报;2014年
3 广凯;单克隆抗体药物将有大发展[N];中国医药报;2000年
4 ;单克隆抗体应用前景看好[N];中国医药报;2002年
5 黄东临;罗氏叱咤单克隆抗体市场[N];医药经济报;2005年
6 ;单克隆抗体异军突起[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7 尹晖;全球最大单克隆抗体研制基地落户无锡[N];中国医药报;2010年
8 尹晖;最大单克隆抗体研制项目在马山奠基[N];无锡日报;2010年
9 数文;罗氏买进抗癌单克隆抗体[N];中国医药报;2008年
10 毛文波;单克隆抗体:征服癌症的新方法[N];科技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德强;以植物病毒为载体建立新型的载体—半抗原免疫体系[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2 王璞;以CD146为靶点的胃癌早期诊断多功能纳米探针的相关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3 张潇;抗EV71病毒单克隆抗体及柯萨奇病毒病毒样颗粒的制备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4 白宇;马γ-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细胞免疫评价方法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5 余自强;抗血小板胶原受体糖蛋白VI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功能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6 秦克锋;单纯疱疹病毒糖蛋白的特性研究及其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D];第四军医大学;1989年
7 游晓华;脑钠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临床应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8 孟星宇;芘和萘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免疫检测技术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9 胡敏;载脂蛋白M重组蛋白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初步临床应用[D];中南大学;2008年
10 温新宇;人CD38分子的克隆表达、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功能的初步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磊;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prM-E蛋白抗原捕获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葛新杰;NT-proBNP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ELISA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D];郑州大学;2015年
3 张标;鼠抗人B7-H4受体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生物学功能的初步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4 郑莹;CD123在儿童B系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中的表达与抗人CD123单克隆抗体的制备[D];苏州大学;2015年
5 董倩;JEV NS2B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应用[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6 薛翼鹏;猪CR1-like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CR1-like在猪红细胞膜表面分布状态的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7 缪欢;JEV PrM/M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JEV P3感染U251细胞蛋白质组学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8 仲晓丽;犬副流感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单链抗体蛋白的表达和活性鉴定[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9 刘静静;绵羊早孕因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10 安莲;B型流感嗜血杆菌寡糖缀合物疫苗的免疫活性研究相关单克隆抗体的制备[D];山东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241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724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