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突发性群体事件伤员安全感与心理状况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5 20:26

  本文关键词:突发性群体事件伤员安全感与心理状况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群体事件 安全感 心理状况 创伤后应激障碍


【摘要】:目的研究突发性群体事件伤员安全感与心理状况及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关系。方法对受伤住院伤员161人在受伤第3~4周进行心理健康自评问卷、创伤后应激障碍筛查表、事件影响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和安全感量表等测评。2个月后用SCID-I/P对伤员进行检查。结果安全感总分、人际安全感、确定控制感与4种量表总分及因子分呈负相关。无病组、PTSD组和其他诊断组安全感总分、人际安全感、确定控制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76,P=0.18;F=1.20,P=0.31;F=2.01,P=0.14)。结论安全感高的人总体上精神症状较轻,良好的安全感具有保护心理健康的作用。
【作者单位】: 新疆精神卫生中心;
【关键词】群体事件 安全感 心理状况 创伤后应激障碍
【分类号】:R395.5
【正文快照】: 我国学者丛中等[1]认为:“安全感是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处置上的有力/无力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制感”。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基础,有了安全感才能有自信和自尊,才能与他人建立信任的人际关系,即基本人际信任,才能积极地发掘自身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晓妹;王章泽;江燕;王校;;498名医务人员心理应激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2年06期

2 孙思玉;吴琼;王海兰;罗宇茜;管健;;天津市大学生安全感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3期

3 王征宇;;症状自评量表(SCL-90)[J];上海精神医学;1984年02期

4 黄妍;汪海彬;;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安全感的关系研究[J];卫生软科学;2011年01期

5 丛中,安莉娟;安全感量表的初步编制及信度、效度检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02期

6 安莉娟 ,丛中 ,王欣;高中生的安全感及其相关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军辉;汪海彬;;大学生心理安全感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2 李祚山,唐加祥;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养育方式、心理控制感的关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王晓滨;高原作业人群心理适应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4年01期

4 于爱萍;李培培;张黎明;;合肥市托幼机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9年04期

5 杨海;娄振山;;血液透析患者社会心理状况相关分析[J];安徽医药;2007年05期

6 王庆生;郝加虎;黄朝辉;苏普玉;方长松;唐晓武;黄敏;;Buss-Perry攻击问卷信效度评价[J];安徽医药;2012年02期

7 宋岩松;;学生人际关系现状调查[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8 方百盈;高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育锻炼的关系[J];安徽体育科技;1999年03期

9 陶英朴;对运动员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0年03期

10 吴新雷;刘海燕;;重点高中学生运动情绪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卫华;马喜亭;;某航空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及生活压力调查研究[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2 郭汲源;贾海涛;侯振成;李继阳;李富和;赵祖安;;北京市某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A];2006年度全国第九次精神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刘堂龙;胡恒章;陈亚萍;劳建兰;吴红霞;;宁波公交汽车131例驾驶员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A];全国第十一次精神卫生高级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4 王顺梅;汪云;;大学生心理普查中的测验误差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林锐;杨洁;刘颖;张虹;;针灸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临床评价量表介绍[A];2010年中国针灸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中国针灸学会循证针灸专业委员会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谢蓓芳;方永年;林永清;张敏涛;陈思思;杨尔昌;;不同体育锻炼方式与老年人心理健康、个性的相关调查[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老年精神障碍学组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马亚平;;精神科护士SCL-90分析与应对措施[A];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培训班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崇莲;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粟胜勇;颈椎病颈痛与失眠相关性及针灸干预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李巨奇;失眠症伤寒六经辨治规律探讨及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金洵;慢性便秘患者报告临床结局(PRO)评估量表的研制和考评[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陈娟;适应取向的时间人格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周亮;道家认知疗法治疗焦虑性神经症的理论与临床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7 陈娴;多元智力的实证研究与物理教学的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彦章;重庆市摩托车事故特点及心理影响因素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9 黄国平;女性服刑人员中精神创伤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关系以及PTSD的心理学、认知功能、神经生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10 柳菁;心理弹性新论:多视角PAC人格模型理论与实证[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丽;安徽省非体育类在读研究生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汪海彬;城市居民安全感问卷的编制及应用[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芳;中学图书馆员职业承诺与心理健康的状况及其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龙永婷;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危险因素及发病与情绪变化的相互关系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汤顺清;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蒋桂黎;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安全感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李新秀;大学生安全价值观问卷编制及特点分析[D];西南大学;2011年

8 李利薇;大学新生安全感、心境与适应性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凤凤;高中生智能倾向的实证分析及生物学教学策略优化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亚谦;北京大学学生亚健康现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延芳;静香芝;尹平;;高职教师压力及其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0年06期

2 李兆申;;现代军事应激与军人心理健康[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7年03期

3 沈学武,赵长银,顾克健,黄振英,段泉泉,耿德勤;神经症不安全感心理特点初步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9年02期

4 刁静,黄佳 ,刘璐;上海市重点大学学生心理安全感的调查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2期

5 王玲;珠江三角洲地区不完整家庭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家庭的态度和评价的关系[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02期

6 裴国洪;刘爱书;张若萍;;大学生安全感与自信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10期

7 王大为,张潘仕,王俊秀;中国居民社会安全感调查[J];统计研究;2002年09期

8 孟海英;王艳芝;冯超;;大学生心理安全感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39期

9 高文凤,丛中;医学院新生自尊与自我接纳心理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1年01期

10 韦有华,汤盛钦;几种主要的应激理论模型及其评价[J];心理科学;1998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梅,陈军,冯正直;烧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与评估方式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32期

2 徐勇,张克让,杨红;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与疫区公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特征差异(英文)[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16期

3 陈树林,李凌江,卢原,高雪屏,张锦黎,李晏,李卫晖;火灾灾民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5年03期

4 潘光花,王鹏;创伤后应激障碍简述[J];实用医药杂志;2005年06期

5 丁薇;郑涌;;创伤与创伤后的应激障碍[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18期

6 王志阳;汤月芬;施慎逊;;创伤后应激障碍国内研究现状[J];上海精神医学;2006年06期

7 杨甫德;;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特点及处理[J];中国社区医师;2007年15期

8 李琼;;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J];科技风;2008年01期

9 王海龙;陈斌;白明;;创伤后应激障碍个案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02期

10 黄静;吴悦维;;地震灾区青少年伤员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心理、药物干预[J];中国医药指南;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日芳;赵国秋;王义强;汪永光;何晓燕;;汶川大地震后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研究[A];2009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罗晓燕;;老师,我该怎么办? 被忽视的“创伤后应激障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3 曹日芳;赵国秋;汪永光;何晓燕;王义强;;汶川大地震后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研究[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陈t,

本文编号:8587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8587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d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