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制备方法的评价与选择

发布时间:2017-09-21 19:29

  本文关键词: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制备方法的评价与选择


  更多相关文章: 寒凝血瘀证 动物模型 方法评价 低温冷冻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方法:对近年来制备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及综合评价。结论:制备符合中医辩证施治理论特点的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的方法繁多,综合相关文献报道,认为制备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关键因素是温度,尚需进一步的摸索。
【作者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寒凝血瘀证 动物模型 方法评价 低温冷冻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编号:2012CB51850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灸特色疗法评价重点研究室项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灸生物学三级实验室项目
【分类号】:R-332
【正文快照】: 《素问·调经论》云:“气血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涩)而不行,温则消而去之。”寒为阴邪而主收引,其性凝滞,不论外寒或内寒,均能致气血不畅,而成血瘀[1]。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论述尤为精辟:“彼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或后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小伟;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的量化研究[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2 王学江,丰平;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实验观察[J];北京中医;2000年05期

3 吴锐;穆松牛;余淑娇;;五种血瘀证亚型实验家兔模型的比较研究[J];河南中医;2010年02期

4 倪瑾,张珊珊,夏友群;寒凝血瘀证与血液流变学观察意义[J];辽宁中医杂志;1996年12期

5 蒋艳姣;;对朱丹溪《格致余论》与《丹溪心法》有关瘀血论述的评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10期

6 陈辉;吴英;杨思进;;血瘀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08期

7 尹军祥;田金洲;任映;李乐军;时晶;胡泉;杨金铎;宋崇顺;王永炎;;冰水冷冻大鼠模型血清TXB2/PGFα含量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特征[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7年10期

8 倪瑾,夏友详,张珊珊;寒凝血瘀与家兔血管关系的实验观察[J];微循环技术杂志;1996年02期

9 吴卓霖;林一帆;王承利;王洋;赵岑;陆宇平;高文艳;巩阳;刘杨;季芳;赵明宏;;寒凝血瘀型胃溃疡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冬胃颗粒保护作用的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1年03期

10 陈思宇;李艳霞;唐素珍;;艾灸对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内皮素及一氧化氮的影响[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照亮,宋小鸽,王宁新,章复清,陈全珠,侯正明;艾灸活血化瘀作用机制的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唐照亮;;艾灸对血瘀证活血化瘀作用的研讨[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马砚涛;张培茵;;血瘀证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综述[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4 李昕;尹雪莉;;灸疗与抗衰老研究进展[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7年02期

5 贾天奇;常立云;宋佳霖;洪文学;樊凤杰;;中医艾灸疗法促进运动性疲劳恢复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11期

6 曹振华;尹军祥;田金洲;李乐军;时晶;王文洁;王蓬文;任映;杨金铎;孙海芸;朱志慧;;源于冷刺激的血液与血管病理变化研究[J];北京中医药;2009年04期

7 王阶,姚魁武;血瘀证证候实质研究进展与思考[J];中国医药学报;2003年08期

8 胡泉;田金洲;宋崇顺;尹军祥;任映;时晶;李晓黎;王永炎;;脑梗塞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研制方法及评价指标[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年11期

9 黄敏;谢建祥;吴锐;黄国栋;王善超;李国贤;;血瘀证目征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关系[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04期

10 刘亚梅 ,陈群 ,徐志伟;中医寒证本质研究概况及其思考[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伟洲;基于中医理论的肺阴亏虚、寒邪犯肺证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相关理论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阎亮;桃红四物汤对THR术后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及DVT预防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郝二伟;平性药双向适用药性本质特征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以敏;桃仁改善不同病因所致血液循环障碍的药效及相关分子机制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5 贾小强;大肠癌血瘀证与肿瘤转移相关性及化瘀截毒方抗转移机制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6 田丙坤;肺主宣发的理论探讨和病理生理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7 成秀梅;加减温经汤对寒凝血瘀大鼠卵巢HO/CO系统及相关因素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8 谷万里;大蒜素对寒凝血瘀心肌缺血气体信号分子调控及微循环影响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胡小勤;高血压病血瘀证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模型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10 李林森;基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急性脑梗死血瘀证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彩云;不同外邪因素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马清翠;附子、干姜、黄连、大黄对正常大鼠寒热表征和能量代谢的影响[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崔笛;基于《内经》“盐胜血”理论探讨低盐饮食合活血化瘀法预防高血压病的治未病思想[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娄静;尾静脉注射高分子右旋糖苷致大鼠As早期病变及银杏叶片的预防作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陈荣馨;仲景论治瘀血证的文献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李莉;151例慢性心力衰竭血瘀证患者的证、治相关因素的回顾性分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马小娜;病证结合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包杭生;骨一方对下肢骨折早期血液流变学影响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李伟;荔枝核提取液抗甲1型流感病毒FM1的作用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吴卓霖;冬胃颗粒对寒凝血瘀型消化性溃疡保护作用的观察[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平,王志强;腰痛舒胶囊对寒凝血瘀模型血粘度的影响[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年04期

2 朱虹;龙子江;陈明;王靓;;合成水苏碱对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3 郑小伟;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的量化研究[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4 王学江,丰平;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实验观察[J];北京中医;2000年05期

5 马惠荣,杜惠兰,杨秀芳,宋翠淼,高永刚;补肾调经方对雄激素致不孕大鼠卵巢组织抗氧化的实验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年04期

6 胡泉;田金洲;宋崇顺;尹军祥;任映;时晶;李晓黎;王永炎;;脑梗塞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研制方法及评价指标[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年11期

7 毛腾敏,林建和;“血瘀”病理模型探索(一)[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85年04期

8 张宇辉,覃秀川;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免疫机制[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2000年01期

9 赵辉,王键,李净,胡建鹏,李玉梅;多因素复合制作气虚血瘀证脑缺血动物模型体会[J];河南中医;2001年04期

10 田金洲,王永炎,时晶,朱爱华,张伯礼,黄启福;证候的概念及其属性[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宗严,吴铁,吴志华;鼠皮炎湿疹模型建立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5年07期

2 陈学习;;脾虚证动物模型复制方法研究概况、评价与思考[J];中国当代医药;2010年33期

3 成秀梅,杜惠兰,李丹;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创建[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年08期

4 成秀梅;杜惠兰;;寒证动物模型及本质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年11期

5 马清翠;杨伟娜;王洪海;王世军;;中医寒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研究进展述评[J];江苏中医药;2009年08期

6 刘燕平;黄岑汉;章莹;;寒证动物模型的研究概况[J];环球中医药;2010年03期

7 成秀梅;杜惠兰;;中医寒热证动物模型的研究[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5年04期

8 郑小伟;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的量化研究[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9 谷万里;张俏;史载祥;;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的研究述评[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年06期

10 李玉晶;仇新全;李健英;吕律;;龋齿的动物模型及其应用[J];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198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慧博;鲁凯伍;金大地;江建明;;建立稳定的大鼠脊髓全横断模型的实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脊柱脊髓损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2 李翠娟;孙理军;;对基于体质的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制作的思考[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七届中医体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毅;付丹丹;古国民;霍小玲;;一种湿热证Ⅰ型变态反应动物模型的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四次学术年会;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诊疗新进展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07年

4 陈雪功;李勇;;IgA肾病气阴两虚证动物模型的研制与方药反证[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中医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吴昆e,

本文编号:8964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8964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8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