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不同培养体系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
本文关键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不同培养体系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
更多相关文章: 干细胞 脐带 间质干细胞 培养基 脐带脐血干细胞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诱导分化
【摘要】:背景:体外培养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不同培养体系下生长状态差异显著,因此选取一种更适合的培养基相当必要。目的:对比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3种培养基中的生长增殖情况,并检测细胞免疫表型以及间充质干细胞的诱导分化能力。方法:在无菌条件下用贴块法收获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用T75培养瓶培养传代后,取第3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别种入到含体积分数为5%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和Mesen PRO RSTM培养基中,培养第1,3,5,7天进行细胞计数,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第3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表型,并检测其成骨及成脂肪诱导分化能力。结果与结论:培养出的第3代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高表达CD44、CD73、CD90、CD105,不表达CD29、CD31、CD34、HLA-DR。经成脂诱导后,油红O染色可见胞浆中有大量红色小脂滴;成骨诱导后,茜素红染色后镜下可见成骨样细胞团,说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中的细胞集落密集,形态均匀,而其他2种培养基中的细胞集落密集程度和形态都不如前者好。在培养传代细胞时,可优先选择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
【作者单位】: 协和干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
【关键词】: 干细胞 脐带 间质干细胞 培养基 脐带脐血干细胞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诱导分化
【分类号】:R329
【正文快照】: 文章亮点:1利用组织块贴壁法成功获得贴壁生长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并在体外扩增传代培养。2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含体积分数5%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MesenPRO RSTM培养基培养同一代次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结果显示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DMEM/F1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传波,艾辉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抑制作用及其机理[J];生物技术通讯;2005年04期
2 冯立新,许倩,王栋,肖桂芝;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方法[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陆晓茜;刘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临床应用[J];四川医学;2005年12期
4 甘凤英;叶德富;;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方向分化的研究[J];医学综述;2006年11期
5 李府;马丽霞;张乐玲;郑立波;陈颖杰;吴镇;王世富;;细胞因子联合纹状体条件培养液定向诱导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研究(英文)[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年24期
6 林沪;陈黎明;王福生;;间充质干细胞在肝脏的分化机制研究进展[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0年03期
7 郭希民 ,王常勇 ,王永红 ,段翠密 ,赵强 ,孙大铭;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向软骨细胞定向分化的实验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3年01期
8 杨自权,卫小春,郝一勇,焦强,丁娟,李鹏翠,陈崇伟;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生物学性状的研究[J];中国骨伤;2004年05期
9 鞠晓东,娄思权,田华,王卫国,刘延青;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及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4年06期
10 邢莹,景莹,杨红旗,韩雪飞;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的诱导分化[J];河南医学研究;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巧稚;韩艺;赵宏贤;余鸿;刘广益;;当归诱导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和毒性检测的研究[A];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组织学与胚胎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郭勇;张西正;郭春;魏严;李瑞欣;徐晓莹;张永红;;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中心肌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08年年会暨首届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朱恒;江小霞;刘元林;张毅;毛宁;;间充质干细胞选择性调节破骨细胞发育和功能[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4 张颢;陶艳玲;邱林;张伯龙;马军;陈志哲;刘拥军;韩忠朝;;一种具有免疫负调节功能的人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5 杨少光;池颖;戎丽娟;邢文;卢士红;赵钦军;马凤霞;韩忠朝;;不同来源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成血管内皮细胞的比较[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6 郭振兴;郑翠玲;陈振萍;董文川;杨仁池;;胚胎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对人Th17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7 吴英;朱恒;江小霞;孔维霞;刘元林;李秀森;张毅;毛宁;;分化后的间充质干细胞调节CD11b+单核细胞分化为破骨细胞[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8 郭勇;张西正;李瑞欣;郭春;闫玉仙;孙鹃;;冻存和传代后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暨首届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马晓荣;张胜利;吴齐全;高同斌;周君梅;谢华;陈方;;应用5-杂氮脱氧胞苷诱导人羊水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向成肌细胞样细胞分化的体外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张东辉;许永华;许琴;李建瑛;是文辉;李佳佳;卢开伯;邢彦超;于良宽;龙志新;;“三阶段法”分离培养与鉴定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A];第九届中国实验动物科学年会(2010新疆)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白毅;间充质干细胞可促进成熟树突状细胞增殖分化[N];中国医药报;2009年
2 徐机玲;姜跃进;我国骨髓干细胞移植技术获突破[N];中国医药报;2003年
3 徐机玲 姜跃进;骨髓干细胞移植我国实现新突破[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4 本报记者 吴洁;打造新世纪朝阳产业[N];科技日报;2001年
5 李长久 ;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N];经济参考报;2002年
6 本刊记者 建法 德易 特约记者 李翠平;京蒙干细胞公司:为打造人类健康和高品质生活创造新业绩[N];中国国门时报;2011年
7 记者 冯国梧;专家提出干细胞研究及应用须发展和监管两手抓[N];科技日报;2010年
8 王淑君 马浩剑;我市正式进军干细胞研究治疗[N];常州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宋广玉 本报通讯员 陈宁 洪立军;自体干细胞应用从整形美容拓展到再生医学[N];南京日报;2011年
10 深圳特区报记者 范京蓉;5年专注研发 技术领先世界[N];深圳特区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飞;620nm非相干红光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光生物调节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李东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促进创面愈合及体外诱导分化为表皮样细胞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3 赵迎泽;BMP9通过MAPKs通路调控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4 孙昭;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功能及其机制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5 王海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同种异体心脏移植免疫耐受[D];复旦大学;2007年
6 谢姜;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诱导转化成神经干细胞及其移植治疗脑出血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7 刘丽辉;猕猴间充质干细胞联合非清髓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8 杨礼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转染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9 王丁;CD14~+单核细胞增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10 李静远;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端粒调控机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守琴;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支持造血的体外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0年
2 张茜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鉴定以及干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诱导其重编程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义;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及体外重建角膜后板层的初步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4 齐凯;人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方法的优化初探[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5 马兰兰;不同胎龄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6 田毅;人脐带Wharton's jelly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其与脑肿瘤干细胞共培养的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李敏;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三维载体接种方法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朱华民;两种细胞因子组合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肝样细胞分化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9 周长辉;人脐带Wharton's Jelly及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10 肖盼;培养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角膜上皮层的实验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129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912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