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眶颧入路的显微解剖
本文关键词:额眶颧入路的显微解剖
【摘要】:目的对额眶颧开颅手术入路进行显微解剖,为额眶颧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用5个动脉血管系统灌注红色硅胶的尸头来模拟额眶颧开颅手术入路。在显微镜下模拟标准开颅手术的步骤进行解剖,皮肤切口设计、皮肤逐层剥离、骨瓣开颅步骤,拍照并测量相关组织结构。结果1、颞部软组织可以分为皮肤、皮下脂肪、颞浅筋膜、筋膜下结缔组织、颞深筋膜浅层、中层脂肪垫、颞深筋膜深层、深层脂肪垫、颞肌及颅骨外膜。2、面神经的额颞支分为前、中、后三支,其中前、中支跨过颧弓中后1/3交点行走于颞部,距离颞浅动脉及耳屏分别约为1cm和2.3cm(1.8-3.1cm),面神经额颞支在颞部前下部行走于颞深、浅筋膜间,甚至行走于颞深筋膜,在颞区上部时行走于颞浅筋膜浅层。3、眶上神经及血管经眶上孔(或眶上切迹)出眶,主要支配和营养同侧额部皮肤,其距离眉间的平均距离为25.55±2.67(21.90~29.11)mm。4、颧弓位于颞深筋膜浅、深层之间的中层脂肪垫中,为前宽后窄、上窄下宽的长骨,实验中测得颧弓全长28.00±3.97(23.20~34.99)mm,前宽22.20±2.14(19.10~24.22)mm,后宽8.01±1.69(5.44~10.34)mm,上宽7.20±1.36(5.52~9.90)mm,下宽16.46±1.30(15.08~18.79)mm。5、前交通动脉复合体测得结果:大脑前动脉A1段左侧直径2.93±0.82(1.89~3.84)mmm;右侧直径2.23±0.58(1.41-2.88)mm。6、后交通动脉是沟通颈内动脉系统与椎基底动脉系统的通道,实验中测得后交通动脉平均长度11.92±2.34(9.98~15.82)mm。7、海绵窦侧壁有颅神经经过,这些神经之间构成各种三角,试验中测得:动眼神经三角,内侧边15.20±2.76(10.12~18.96)mm,外侧边13.85±2.36(9.12~17.10)mm,底边15.05±3.32(7.01~18.00)mm;Dolenc三角,内侧边9.93±1.54(7.46-11.80)mm,外侧边10.49±1.42(8.89~12.42)mm,底边9.30±1.84(6.20-11.45)mm;Parkinson三角,内侧边18.13±5.03(10.01~24.10)mm,外侧边18.82±5.29(12.20~25.52)mm,底边6.58±1.68(4.40~9.26)mm;旁内侧三角,内侧边13.03±2.54(8.90-17.49)mm,外侧边12.30±2.57(7.99-16.49)mm,底边4.78±1.93(2.61-7.42)mm。结论1、额眶颧手术入路能较好的暴露前、中颅窝、鞍区、眶尖岩骨斜坡区、蝶骨棘及基底动脉分叉等其它颅底手术入路难以充分暴露的病变。2、额眶颧入路通过增加去除骨瓣的范围,可以减少对脑组织的牵拉,提供更宽阔的手术空间及手术视角,减少术中神经、血管的损伤。3、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具有解剖复杂,分支血管丰富,前交通动脉是颈内动脉动脉瘤的好发部位。4、海绵窦的解剖结构几乎都可以通过海绵窦外侧壁上的三角较好的暴露。
【关键词】:额眶颧入路 显微解剖 鞍区 颅底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322;R651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9
- 前言9-10
- 材料与方法10-20
- 结果20-23
- 讨论23-29
- 结论29-30
- 参考文献30-34
- 中英文缩写语34-36
- 综述36-44
- 参考文献42-44
- 致谢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雄伟;曾晖;易书贵;吴胜梅;汪雷;;脑岛的临床显微解剖研究[J];山东医药;2007年15期
2 Fa-Ten Kao ,刘春祥;染色体显微解剖和显微克隆在人类分子遗传学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1987年05期
3 夏蓉,PassagiaJG;眶内球后结构的显微解剖[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4 ;刊正[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3年03期
5 程钢戈,宁辉,赵向楠,黄承良,尹震,董连强,张宝国,马宏伟;介绍一种自行设计制造的显微解剖固定装置[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3年03期
6 于学东,王宪忠,李俊石,刘晓谦;Heubner回返动脉显微解剖研究[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乔彬峻;范益民;;翼点入路的显微解剖和临床应用[J];医学综述;2007年16期
8 常谦;李明;;面肌痉挛显微解剖及临床研究进展[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8年02期
9 徐辉;顾志恺;施炜;李正益;;翼点入路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的显微解剖研究[J];交通医学;2009年06期
10 ;简便显微镜示教绘图器及显微解剖镜介绍[J];人民军医;196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宗尧;;翼点入路的显微解剖[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马东;黄建军;白永文;马喜;武日富;王勇;;经侧裂脑岛叶入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显微解剖[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3 伊志强;鲍圣德;莫大鹏;;侧颅底及相应中颅窝区显微解剖和虚拟现实三维影像研究[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刘小丘;赵建农;;床突段颈内动脉显微解剖及临床意义[A];海南省第二届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杨有雄;;眼眶内侧壁的显微解剖研究[A];2006年浙江省耳鼻咽喉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吕正华;徐伟;邹纪东;张海燕;曹洪源;;喉返神经与甲状腺下动脉及其分支的显微解剖关系研究[A];2010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7 尹浩;朱磊;游潮;刘窗溪;韩国强;高方友;宋伟正;王超;王曲;马骏;;人脑基底动脉的显微解剖研究[A];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李贞伟;姚鑫;佟小光;杨玉山;陈步东;;岩斜区显微解剖及相关手术入路研究[A];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尹浩;朱磊;游潮;刘窗溪;韩国强;高方友;宋伟正;王超;王曲;马骏;;人脑基底动脉的显微解剖研究[A];2010年贵州省显微外科年会暨贵阳显微外科中心揭牌仪式论文汇编[C];2010年
10 钱海;石祥恩;;颈外动脉在颈段分支的显微解剖[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伊志强;侧颅底及相应中颅窝区显微解剖和虚拟现实三维影像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2 哈文波;虚拟现实技术在远外侧入路显微解剖和颅底肿瘤个性化手术入路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王昊;颞下锁孔入路:显微解剖与定量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奎;额眶颧入路的显微解剖[D];广西医科大学;2016年
2 陈先震;后颅窝枕下区颈部肌群、颅骨及静脉窦的显微解剖及其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中的应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3 吴瑜;不同头位下第Ⅲ间隙的显微解剖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4 韩跃峰;经乳突中颅窝联合入路颞骨内面神经的显微解剖[D];安徽医科大学;2003年
5 姜元培;乙状窦后入路静脉及相关结构显微解剖与临床应用[D];青岛大学;2012年
6 王栋;经前额-纵裂至第三脑室前部入路的显微解剖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7 程超;颞下岩前经小脑幕锁孔入路显微解剖与临床应用[D];苏州大学;2014年
8 陶伟;人脑桥静脉的显微解剖学、影像学观察及其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6年
9 李蓉晖;扩大经蝶窦入路的显微解剖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刘全志;颞下外侧入路的显微解剖及临床应用[D];河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186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918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