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甲磺酸去铁胺佐剂对甲型肝炎病毒抗原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9-30 04:04

  本文关键词:甲磺酸去铁胺佐剂对甲型肝炎病毒抗原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甲磺酸去铁胺 佐剂 甲型肝炎病毒抗原 体液免疫


【摘要】:目的探讨甲磺酸去铁胺(deferoxamine,DFO)佐剂对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 antigen,HAV)抗原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将不同剂量的DFO(0.6、1、4、8 mg)佐剂分别与HAV抗原18 EU混合,免疫ICR小鼠,并设生理盐水对照组(生理盐水200μl)、HAV抗原对照组(HAV 18 EU)、铝佐剂对照组(铝佐剂300μg+HAV抗原18 EU)和复合佐剂组(HAV抗原18 EU+DFO 1 mg+铝佐剂150μg),均经腹部皮下多点注射,0.2 ml/只,共免疫1次。分别于免疫后第4、8、12、16周,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抗-HAV IgG水平,并进行安全性试验。结果除生理盐水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小鼠血清在各时间点均能检测到抗-HAV IgG;除DFO 0.6 mg组外,抗体滴度均在第8周达峰值;不同剂量DFO组的抗体水平均明显高于HAV抗原对照组,其中DFO 4 mg和8 mg组在8~16周时抗体水平显著高于HAV抗原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铝佐剂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8~16周时,同一时间DFO 4 mg、DFO 8 mg和复合佐剂组的抗体水平较高,并能维持较长时间,至第16周时仍能达到与铝佐剂对照组相当的水平。结论 DFO佐剂能显著增强HAV抗原诱导小鼠的体液免疫应答,有望开发为一种可替代铝佐剂的新型佐剂。
【作者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云南省重大传染病疫苗研发重点实验室;昆明医科大学生物所;
【关键词】甲磺酸去铁胺 佐剂 甲型肝炎病毒抗原 体液免疫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新型疫苗佐剂的研发及其应用研究”(2012AA02A406) 云南省创新团队“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新型疫苗佐剂应用研究省创新团队”(2011CI140)
【分类号】:R373.21
【正文快照】: 甲磺酸去铁胺(deferoxamine,DFO)是从链球菌发酵液中提取的天然产物,其在体内可与三价铁离子迅速结合,形成化学性质稳定的铁胺,从尿及粪便中排出,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地中海贫血等铁超载疾病。研究发现,DFO在常氧条件下促进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缪星宇;刘晓斌;岳青;秋楠;黄卫东;王继军;许彦钢;张越林;杨军;陈新林;;去铁胺对大鼠脑出血后小胶质细胞活化的抑制及其继发性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年07期

2 李福祥;夏前明;徐朝霞;全燕;李鸿雁;连亨宁;胡绳;张彦;;去铁胺对大鼠肺组织低氧诱导因子-1表达及对模拟高原低氧大鼠肺组织结构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08年17期

3 龙方懿;印国兵;刘智敏;吴婷婷;贾朝莉;杨俊艳;刘小花;;低氧诱导因子-1α、锌指转录抑制因子Twist和钙黏蛋白E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2年07期

4 陈玲珍;陈嘉榆;巫进明;余卫;詹昱;;不同剂量去铁胺治疗输血依赖性铁过载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管栋;张相彤;梁洪生;;小胶质细胞激活与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2年04期

2 马栋斌;闫华;苏心;亢建民;;脑创伤后大鼠血清作用下小胶质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的表达[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3 张海风;季建敏;;铁负荷过载患者使用携带式微量注射泵祛铁治疗的护理[J];护理学报;2012年02期

4 孟令丽;周洪霞;杨莎莎;张作凤;魏子峰;张宇新;田增有;;辛伐他汀对大鼠脑出血后TLR4介导的炎症损伤的干预作用[J];神经解剖学杂志;2013年05期

5 钱伟;钱志远;沈合春;郑达理;;大鼠颅脑损伤后脑NF-κB的活性和NF-κBmRNA表达的变化及意义[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年05期

6 潘新发;万曙;;小胶质细胞在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中的作用[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3年07期

7 Hui Wang;Jing-Shi Liu;Shao-Hua Peng;Xi-Yun Deng;De-Mao Zhu;Sara Javidiparsijani;Gui-Rong Wang;Dai-Qiang Li;Long-Xuan Li;Yi-Chun Wang;Jun-Ming Luo;;Gut-lung crosstalk in pulmonary involvement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3年40期

8 张薇薇;徐建华;;去铁敏在脑出血治疗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概述[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4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芳;周期性牵张力下HIF-1α和Wnt/β-catenin信号传导通路对ST2细胞向成骨分化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1年

2 周海峰;硕苞蔷薇及活髓片复方对铁超载大鼠模型铁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马栋斌;脑损伤后肠系膜静脉注射同种异体MBP和自体脑细胞诱导免疫耐受的初步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4 胡智;去铁胺预处理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苏曼;童晓欣;;锂-匹罗卡品致痫模型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缝隙连接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12期

2 吴林;张其瑞;;脑组织中铁离子在脑出血损伤机制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年05期

3 符中明,江萍,任雨笙,罗贤扬,李宏,彭顺舟,邹棹霞,赵曼;高原肺水肿患者血清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及内皮素浓度的变化[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1年05期

4 陈秀,李作孝,佘秋琼;肿瘤坏死因子-α在大鼠实验性脑出血脑损伤中的作用[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5年05期

5 张勇,戴瑛,张化彪,丁新生;小胶质细胞与脑出血[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4年12期

6 夏前明,李福祥,全燕,李鸿雁,肖贞良,肖欣荣;低氧习服过程中肺组织一氧化氮水平及钠-钾-ATP酶活性的变化[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11期

7 邱霞;吴继敏;宋水江;;脑出血后迟发性神经元变性的发生及铁离子的作用[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靳彦文;陈婷;李平;马清钧;曹诚;;胸腺素α原作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佐剂的研究[J];生物技术通讯;2008年04期

2 郑妤;以CpG DNA和/或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突变体为佐剂粘膜免疫小鼠[J];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2002年02期

3 王舰;赵成海;刘英杰;罗恩杰;;双歧杆菌完整肽聚糖对汉坦病毒核蛋白诱导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7年03期

4 李秀真;新型疫苗佐剂——细菌CpG寡核苷酸[J];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2004年03期

5 谢国秀;王芙艳;杨忠东;王绍彬;张风华;陈则;方芳;;茯苓多糖对流感灭活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J];生命科学研究;2009年03期

6 王芙艳;吴剑;张风华;方芳;常海燕;陈则;;糖尿病小鼠对H5N1病毒的易感性及灭活疫苗诱导的免疫反应[J];生命科学研究;2010年04期

7 赵晶,刘德铮;对新型凝聚体佐剂的评估[J];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2000年01期

8 孙兵,马宝骊 ,谢雅莉;甲醛化空肠弯曲菌(CJ-S_(131))与佐剂诱导的自身免疫动物模型[J];现代免疫学;1991年05期

9 吕凤林,何凤慈;多肽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1年06期

10 钱凤芹;郭宁;;脂质体佐剂在基因疫苗中的应用[J];中国畜牧兽医;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乐敏;陈焕春;;免疫佐剂-疫苗研究新亮点[A];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岳华;魏炜;岳占国;吕丕平;王连艳;马光辉;苏志国;;纳微球粒径大小对免疫学效应的影响[A];生物颗粒与粉体制备、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顿灿;孙招金;薛素强;李敏;王玉;谢运冰;张婧;张东霞;黄永亮;郭霄峰;;新型佐剂狂犬病灭活疫苗的研制[A];2010全国狂犬病防控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顿灿;孙招金;范静文;薛素强;李敏;王玉;谢运冰;张婧;张东霞;黄永亮;郭霄峰;;新型佐剂狂犬病灭活疫苗的研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顿灿;孙招金;薛素强;李敏;王玉;谢运冰;张婧;张东霞;黄永亮;郭霄峰;;新型佐剂狂犬病灭活疫苗的研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生物制品学分会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三届中国兽药大会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杨忠东;王石磊;许文婷;李冬梅;;禽流感H5N1灭活疫苗与不同纳米化佐剂联合免疫研究[A];第五次全国免疫诊断暨疫苗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何韶衡;;LPS诱导小鼠肥大细胞TLR4表达变化在哮喘发生中的作用研究[A];中华医学会2010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暨中欧变态反应高峰论坛参会指南/论文汇编[C];2010年

8 ;《新型脂质体复合物佐剂(DLDC)》项目简介[A];新型疫苗研发及基因工程疫苗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杨晨涛;马翠卿;张玲;杨建岭;冯惠东;魏林;;IL-27作为佐剂对A族链球菌免疫效应的影响[A];河北省免疫学会第六次免疫学大会资料汇编[C];2010年

10 居巍;刘君炎;;结核杆菌HSP65佐剂DNA疫苗的实验研究[A];第6次全国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兽药研究所 蒋桃珍;脂质体佐剂的应用前景[N];中国畜牧水产报;2000年

2 沈兰;佐剂:疫苗的“加速器”[N];健康报;2007年

3 赵莹;成大生物成功开发无佐剂狂犬疫苗[N];中国医药报;2005年

4 记者 李彬;我国生产出无佐剂人用狂犬病疫[N];科技日报;2005年

5 记者 陈云芬;云南沃森公司获863计划课题资助[N];云南日报;2006年

6 ;河豚毒素实验疫苗的不同剂量对免疫效应的影响[N];中国医药报;2003年

7 瑞普(保定)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尤永君 王延树;不同抗原含量鸡新城疫油苗对鸡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9年

8 本版编辑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刘冰 韩宝芹 刘万顺 杨艳 王常红 魏长征 梁晔 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张秀芳 公衍道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刘长喜 束云 陈晓光 李连达 上海其胜生物材料技术研究所 顾其胜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沈新元 郯志清 杨庆;2007年“中国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N];中国海洋报;2007年

9 记者 施晓慧;英研制出人用高效低剂量禽流感疫苗[N];人民日报;2006年

10 河北远征药业 秦建华;猪细小病毒病诊断与预防[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洁;沙眼衣原体感染体液免疫应答谱的建立及Tarp蛋白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任继玲;动物特异性CpG ODN的设计、筛选及对疫苗的增效作用[D];吉林大学;2010年

3 许道军;弗氏佐剂和Al(OH)_3佐剂对小鼠脾脏Tregs及CD4~+T细胞相关基因的影响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4 许娜;重组蓖麻毒素B链调节免疫细胞活化及其对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3年

5 刘野;新型纳米材料佐剂和新型免疫原改造策略在HIV DNA疫苗研究中的应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6 周向阳;新型热休克蛋白HSP-DC激活树突状细胞及其佐剂效应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7 徐一;流感病毒M2蛋白胞外区与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融合蛋白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

8 金昕晔;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疫苗预防高脂喂养小鼠胰岛素抵抗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9 李晓楠;手足口病新型疫苗的初步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10 吴庭才;豫西地区IBD流行毒株不同佐剂灭活苗的研制及应用[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岩;鸡γ-干扰素基因克隆、表达及对禽流感灭活苗的免疫增强作用[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2 侯娟;Th17/Treg失衡在EAE小鼠模型免疫学发病机制中的作用[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3 杨超;一种新的基因工程免疫增强因子(ICEM)及其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刘开云;幽门螺杆菌治疗性疫苗的动物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5 谢成彬;双歧杆菌完整肽聚糖对重组乙肝表面抗原佐剂效应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6 张术;伪狂犬病核酸疫苗及其佐剂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7 张俊才;不同佐剂对卡介苗的特异性体液免疫与非特异性细胞免疫的免疫增强作用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1年

8 张水华;脂质体流感亚单位疫苗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9 张锋钢;猪肺炎支原体的分离及蜂胶佐剂灭活苗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10 王越;新型疫苗佐剂胞外UTP、UDP及甘露寡糖佐剂效应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9460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9460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d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