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的解剖与临床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7-09-30 07:22

  本文关键词:胫后动脉穿支皮瓣的解剖与临床研究进展


  更多相关文章: 胫后动脉 游离皮瓣 穿支 皮瓣修复 临床应用 创面 解剖学研究 血管蒂 小腿 皮瓣设计


【摘要】:正自Koshima[1]于1989年首先报道以肌皮穿支血管为蒂的游离皮瓣修复创面获得成功以来,穿支皮瓣(perforator flap)因具有不牺牲主干血管,牺牲较小的供区,且能获得较好的受区功能与外形等优点,从而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随着应用解剖学研究的逐渐深入,以及穿支皮瓣技术在临床的不断普及,学者们对穿支皮瓣的解剖学特征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对其临床特点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近年来,学者们从对穿支皮瓣命名的关注也逐渐过渡到对不同部位的穿支皮瓣的研究细化,以及穿支皮瓣临床应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胫后动脉穿支皮瓣(posterior tibial artery perforator flap)由胫后动脉穿支
【作者单位】: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
【关键词】胫后动脉 游离皮瓣 穿支 皮瓣修复 临床应用 创面 解剖学研究 血管蒂 小腿 皮瓣设计
【基金】: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象专项资金(2013GZ24216)
【分类号】:R322
【正文快照】: 自Koshima[1]于1989年首先报道以肌皮穿支血管为蒂的游离皮瓣修复创面获得成功以来,穿支皮瓣(perforator flap)因具有不牺牲主干血管,牺牲较小的供区,且能获得较好的受区功能与外形等优点,从而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随着应用解剖学研究的逐渐深入,以及穿支皮瓣技术在临床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在荣;王达利;王玉明;孙广峰;唐修俊;韩文杰;王波;;胫后动脉穿支蒂小腿内后侧链型供血复合组织瓣修复足踝部感染创面[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21期

2 徐象党;周鹏;杨新东;;小腿后区主要穿支的形态学分析与皮瓣设计[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3 魏在荣;;皮瓣命名方式探讨[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1年03期

4 劳杰,熊良俭,顾玉东,梁秉中,赵新;肌间隙血管为蒂小腿内侧皮瓣的应用解剖及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2年01期

5 杨大平;唐茂林;Christopher R.Geddes;Steve F.Morris;;皮肤穿支血管的解剖学研究[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6年03期

6 梅劲;任家武;楼新法;戴开宇;崔怀瑞;胡斯旺;Christopher R.Geddes;唐茂林;;小腿部主要穿支的形态学分析与皮瓣设计[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6年03期

7 黄继锋,王增涛,郭德亮,李主江;胫后动脉皮支筋膜皮瓣的解剖及临床应用[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0年04期

8 魏在荣;肖尔禅;谭静;孙广峰;王达利;王玉明;;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蒂网状供血复合组织瓣修复跟后复合组织缺损[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0年05期

9 范存义;阮洪江;蔡培华;刘s,

本文编号:9468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9468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9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