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传染病爆发流行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气候变化对传染病爆发流行的影响研究进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气候变化对传染病爆发流行的影响 【字体: 】 2015-03-26 14:39:27 来源: 中国天气网北京站
1、疟疾:
疟疾的分布和传播与温度、降雨量和湿度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气温和降雨量对疟原虫终末宿主蚊虫的繁殖及蚊体内疟原虫的发育产生影响,雨量和湿度则影响蚊虫孳生地的分布。因此,疟疾的传播可因厄尔尼诺所致的高温而增加。而根据PIM 疟疾传播模型的预测结果,
如全球平均温度升高3℃,媒介按蚊的分布区扩大,将导致世界人口受疟疾影响的比例将可能由现在45%增至60%,每年新增5000—8000 万疟疾病例。
2、霍乱
3、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 简称乙脑) 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由蚊虫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库蚊是乙脑的主要传播媒介,而蚊虫的生存、发育、繁殖受气温、降水量的影响。乙型脑炎病毒在蚊体内发育时,气温低于20℃失去感染能力, 26—31℃时体内病毒浓度上升,传染力增强。冬季气温低时,蚊虫停止活动,所以不可能有乙脑传播。平均气温在25℃以上时,蚊虫密度大,吸血频繁,所以乙脑的流行季节在夏季。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乙脑传播主要媒介( 库蚊) 的地理分布区已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且向非流行区扩散。2009 年,研究人员在西藏采集的三带喙库蚊标本中,成功分离出了乙脑病毒,预示着该病毒已向曾经认为不会造成乙脑流行的高原地区扩散。
4、肠道传染病
许多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都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增加。综合目前的研究成果发现,温度和湿度可以直接影响肠道传染病病原体的繁殖及在环境中的生存时间,气温升高有利于细菌性病原体在外界环境中的存活与繁殖,使得适宜存活的区域扩大。此外,,苍蝇在气温高时繁殖多、发育快,数量增多,如春、夏季气温偏高,苍蝇传播痢疾的作用增大会造成细菌性痢疾的流行。
北京地区痢疾的发病集中于夏秋之季,痢疾发病与当年和前1 年的气温、风速和相对湿度均相关。极端气候事件如干旱、水灾、持续高温的年份,往往是痢疾的多发年。
5、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影响人类健康最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分布遍及世界76 个国家,中国是全球4 个受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球气候变化对钉螺的生长与繁殖,及对血吸虫病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国内相关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延长了钉螺、血吸虫生长发育季节,近年来,长江流域钉螺和血吸虫生长发育季节的明显延长; 气候变化加快了钉螺、血吸虫生长发育速度,血吸虫在钉螺体内生长发育期缩短,发育速度加快,从而导致血吸虫密度增加。
依据PRECIS模型预测结果,到2050 年,由于气候变化将使血吸虫病例增加500 万。
展望:
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传染病爆发和流行,究其机制可总结为环境、病原体与宿主和被感染者之间的综合关系。首先是病原体问题,它是传染性疾病传播的核心问题,包括: 病原体的变异以及与其它病原体的基因交流; 病原体的分布改变; 病原体生物学习性改变; 病原体寄生的中宿主和终宿主改变; 已消灭病原体的复苏和新的病原体出现; 病原体抗药性增强。
其次,人和动物自身对传染性疾病的免疫改变。再次,生态环境的恶化为传染病的传播蔓延创造了条件,为传染性病毒、细菌提供了温床和流行的条件。发达国家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使得传染病媒介得到较好的控制; 但发展中国家在这些方面还有欠缺,因此,全球气候变化对发展中国家潜在的传染病威胁更值得重视。
(原文:李国栋,张俊华,焦耿军,赵自胜. 气候变化对传染病爆发流行的影响研究进展. 生态学报,2013, 33( 21) : 6762-6773.)
(图:网络/编辑:北京天气小页)
编辑: 中国天气网北京站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天气网”。
【】 【】
本文关键词:气候变化对传染病爆发流行的影响研究进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91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139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