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疾病患者血清sCD163水平的临床意义
本文关键词:肝脏疾病患者血清sCD163水平的临床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1.研究背景及目的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全球性疾病,感染者可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其中部分患者病情可出现突然加重,迅速发展成为肝功能衰竭。慢性乙型肝炎的疾病进展过程往往较为隐匿,不易被目前的诊断方法和技术所识别,易被医患双方所忽视,待出现临床症状进行诊治时往往已进入病程中晚期,使得治疗难度增加、疗效较差、预后不良,同时使治疗成本增加,加重了患者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影响社会稳定。因此找到一个既敏感又可靠同时又易于检测的临床指标来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将是非常有价值的。 巨噬细胞在机体各种病理条件,如在慢性感染、炎症、动脉粥样硬化和癌症等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CD163(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163)是高度表达的巨噬细胞膜蛋白,富含半胱氨酸结构域,属于清道夫受体。目前CD163研究最清楚的功能是作为血红蛋白-珠蛋白复合物(Hb:Hp-complex)的受体,介导巨噬细胞清除体内过多的游离血红蛋白。而可溶性CD163(soluble CD163, sCD163)则容易在血清、组织液中检测到,也能够反应单核-巨噬细胞的活化程度。 此外sCD163的潜在功能十分广泛,如能进一步发掘并应用到肝脏疾病的临床研究可能会非常有意义的。目前,我国乙肝重症化的临床和病理研究资料尚不完善,sCD163在乙肝重症化过程中有何诊断价值,及sCD163与炎症的存在怎样的关系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在科学实验和临床检测中,经常会存在标本未能及时送检、无法低温运送,或者需要多次检测的情况。因此,标本的储存情况对我们实验结果稳定性的影响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sCD163对肝脏疾病重症化的诊断价值和意义以及对不同炎症性疾病中的诊断意义。同时,探讨不同存储条件下对血清标本(sCD163)的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检测结果稳定性的影响。 2.研究材料和方法 2.1材料 收集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血清100例。 收集肝衰竭(HBV阳性,排除HCV等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血清38例,乙肝肝硬化住院患者血清40例,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血清38例,肝癌(HBV阳性)住院患者血清40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血清40例,脂肪肝(单纯性,排除HBV、HCV等病毒性肝炎)血清4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住院患者血清38例,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血清38例,急性胰腺炎住院患者血清38例,健康对照40例。 2.2方法 2.2.1对血清标本进行不同条件的储存 所有血清标本混匀后分装,并分别于4℃和25℃保存3h、9h、24h、48h、72h和7d和反复冻融1次、2次、3次。用sCD163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上述不同储存处理后的血清。 2.2.2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分析实验数据 所有数据都以均数士标准差(Mean±SD)表示,当实验数据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时,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当实验数据不服从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性时,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 Wallis检验;两组间比较用Mann-Whitney U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关联分析。以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研究结果 3.1血清标本在不同存储条件下对ELISA结果的影响 3.1.1血清标本储存在25℃分别保存3h、9h、24h、48h、72h和7d各保存时间段的血清样本sCD163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 3.1.2血清标本存储在4℃时分别保存3h、9h、24h、48h、72h和7d各时间段保存时间的血清样本sCD163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 3.1.3相同血清标本分别在25℃和4℃保存相同时间段后,sCD163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 3.1.4血清标本反复冻融1次、2次和3次血标本反复冻融3次以内,sCD163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3.2各种肝脏疾病的sCD163水平比较 与健康对照组的sCD163水平相比,肝衰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癌患者、乙肝肝硬化患者、脂肪肝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较的sCD163水平明显偏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肝癌患者、乙肝肝硬化患者、乙型慢性肝炎患者、脂肪肝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的sCD163水平相比肝衰竭患者血清中的sCD163水平显著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sCD163在炎症性疾病中的水平比较 慢性乙型肝炎、社区获得性肺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胰腺炎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sCD163水平相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慢性乙型肝炎、社区获得性肺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sCD163水平相比较,各类炎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3.4肝衰竭患者的sCD163水平与肝功能(ALT、AST和TBIL)、凝血功能指标(PT和INR)以及E-抗原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肝衰竭患者的sCD163水平和其ALT、AST、PT、INR、TBIL和e-AG无相关性。 4.研究结论 4.1血清标本反复冻融3次对sCD163的ELISA检测数值无影响;血清标本储存在4℃或25℃7d内对sCD163水平的ELISA检测结果无影响。 4.2sCD163是肝衰竭的敏感血清学标志蛋白,sCD163水平升高与患者的病情加重紧密相关,提示sCDl63是判断肝脏疾病重症化的重要指标。各种炎症性疾病的sCD163水平没有显著差异,提示sCD163没有明显的脏器炎症特异性。
【关键词】:sCD163 温度 时间 反复冻融 肝衰竭 慢性乙型肝炎 肝细胞肝癌 肝硬化 单纯性脂肪肝 乙肝病毒携带者 急性胰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12.62
【目录】:
- 致谢4-5
- 中文摘要5-9
- 英文摘要9-14
- 英文缩写注释表14-18
- 引言18-20
- 第一部分 血清标本在不同存储条件下对sCD163的ELISA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影响20-26
- 材料与方法20-23
- 1. 材料20-21
- 2. 方法21-22
- 3. 统计学分析22-23
- 结果23-25
- 1. 存储温度及时间对sCD163 ELISA检测结果的影响23
- 2. 反复冻融对sCD163 ELISA检测结果的影响23-25
- 讨论25-26
- 第二部分 肝脏疾病患者血清sCD163水平的临床意义26-36
- 材料与方法26-30
- 1. 材料26-28
- 2 方法28-29
- 3 统计学分析29-30
- 结果30-33
- 1. 各种肝脏疾病中的sCD163水平30-31
- 2. 炎症性疾病的sCD163水平31-32
- 3. 肝衰竭患者sCD163水平与各个临床指标的相关性32-33
- 讨论33-36
- 1. 各种肝脏疾病的sCD163诊断价值和意义33-35
- 2. 炎症性疾病的sCD163水平35-36
- 小结36-37
- 参考文献37-41
- 综述41-56
- 参考文献49-56
- 作者简历56-57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邬丽娜;丁玮玮;李素文;许建明;苏菲;;105例乙肝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分析[J];安徽医学;2010年04期
2 沈强;唐琰;李磊;;血浆置换治疗慢性肝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安徽医学;2011年12期
3 韩莹;孙琳;李鹏;刘晖;丁惠国;;外周血及肝组织T细胞亚群、NK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不同转归中的变化及其意义[J];北京医学;2010年09期
4 高旭东;樊艳华;;33例药物性肝损伤的病因与临床分析[J];北京医学;2010年12期
5 侯维;李晖;刘雪梅;李宁;孟庆华;;微生物酵素对慢性肝衰竭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J];北京医学;2011年06期
6 侯维;孟庆华;;肝病患者的营养代谢特点及营养干预措施[J];北京医学;2012年03期
7 周双男;张宁;王立福;杨慧银;李筠;;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临床研究[J];北京中医药;2011年08期
8 王娟;魏晴;田兆嵩;;治疗性血浆置换术在急危重症中的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08年10期
9 彭晓明;王煜;刘娅;;恩替卡韦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的应用[J];包头医学;2011年03期
10 茹清静;叶卫江;杨丹红;郑临;崔景;章亮;施维群;徐珊;;肝衰竭患者胃气定量评估及其与预后的关系[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邬飞源;金剑;;F_(T3)F_(T4)作为重型肝炎及肝衰竭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A];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研讨会、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2 欧书强;聂晓洁;邱自辉;陈虎;贺建萍;黎学翔;黄水根;赖道权;;血浆置换与血液灌流治疗47例重型肝病的疗效研究及预后判断初探[A];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研讨会、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3 徐贞秋;徐龙;幸泽斌;龙涛;徐济民;;血清前白蛋白与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A];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研讨会、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4 段钟平;;重型肝炎及肝衰竭临床诊断与治疗的进展和展望[A];第三届全国重型肝病及人工肝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5 于颖彦;计骏;姜山;李宏为;周霞秋;;重型肝炎肝衰竭的病理组织学变化与肝脏干细胞活化关系[A];第三届全国重型肝病及人工肝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6 李海;唐克诚;李谦;刘国旺;卢诚震;冯洪玲;袁桂玉;;45例急性乙型重型肝炎临床与治疗[A];第三届全国重型肝病及人工肝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7 唐克诚;李海;李谦;刘国旺;冯洪玲;袁桂玉;;不同类型肝衰竭患者合并感染情况及预后影响回顾性研究[A];第三届全国重型肝病及人工肝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8 李晨;王慧芬;林芳;苏海滨;赵鸿;李雷;牟劲松;闫涛;;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合并医院内真菌感染患者的抗感染药物应用分析[A];第二届全国药物性损害与安全用药学术会议——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与临床安全应用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谭善忠;徐乾;杨觉民;杜建霞;谢碧红;肖倩;;足三里穴位注射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肝衰竭早期疗效分析[A];全国第2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1届传染病协作组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周双男;李筠;;慢性肝病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A];全国第2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1届传染病协作组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瑾华;核苷类似物治疗早中期HBV-ACLF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2 姜雪强;脂氧素对急性肝衰竭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李维娜;乙型肝炎病毒编码蛋白对宿主炎性基因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苏兆亮;HMGB1在心肌炎中的致病机制及调控作用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5 章保新;五加苷元对D-GaIN/LPS诱导的暴发型肝衰竭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毛毛;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证候规律及治疗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陈辉;胞嘧啶脱氨酶APOBEC3G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8 王鲁文;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及对调节性T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D];武汉大学;2011年
9 赵延涛;LPS致流产作用及保胎中药的调控效应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10 刘陈;HBV相关肝衰竭临床特征分析及其与CCL3L1基因拷贝数变异的关联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意;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证候积分与疗效及预后关系的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苏超;健脾护肠解毒法结肠给药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谭俊;吲哚氰绿清除试验(ICGR_(15))及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对肝衰竭患者早期预后的评估价值[D];浙江大学;2011年
4 李文媛;慢病毒载体介导hTERT对肝细胞生物学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5 李烨;灵芪蠲肝胶囊含药血清对PDGF诱导的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及JAK/STAT信号通路的影响[D];泸州医学院;2011年
6 陈婧;p38在急性肝衰竭小鼠及HBV-ACLF患者肝组织的表达及意义[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7 沈云;慢加急性肝衰竭临床特征分析及清热化湿凉血解毒法治疗疗效评价[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张强;79例亚急性肝衰竭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评价[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张妍;凉血解毒法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李晨;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调节性T细胞及细胞因子表达和动态变化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肝脏疾病患者血清sCD163水平的临床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36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283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