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临床及病理分析
本文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临床及病理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特点及病理资料,进一步探讨与其发病的相关因素及发病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2年内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接受肾穿刺检查并在肾组织中检测到HBsAg和(或)HBcAg的肾炎患者21例(以下称为HBV-GN组)。同时收集同期行肾穿刺检查血清乙肝标志物阳性但肾组织中不伴HBsAg和(或)HBcAg沉积的肾炎患者23例(以下称为HBV-PG组)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这两组病人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征。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两组相比,性别、年龄、临床表现、WBC、RBC、HBG、PLT、APTT、PT、INR、PTA、FBG、AST、ALT、GGT、ALP、CHE、TP、ALB、TBIL、DBIL、BUN、Scr、TG、HDLC、IgG、IgA、IgM、C3、24小时尿蛋白定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1,4.2)。而TCHO、LDLC、C4,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清乙肝标志物方面,HBV-GN组患者中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提示“大三阳”(HBsAg、HBeAg、HBcAb均阳性)的患者12例(52.4%),“小三阳”(HBsAg、HBeAb、HBcAb均阳性)的患者7例(19.0%)。HBV-PG组患者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提示“大三阳”(HBsAg、HBeAg、HBcAb均阳性)的患者5例(30.4%),“小三阳”(HBsAg、HBeAb、HBcAb均阳性)的患者17例(60.9%)。两组患者乙肝血清学标志物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3及图4.1)。两组患者在乙肝病毒定量方面上,HBV-GN组患者中乙肝病毒DNA定量HBV-DNA<103IU/mL3例(14.3%),103<HBV-DNA<105IU/mL7例(33.3%),HBV-DNA>105IU/mL11例(52.4%)。HBV-PG组患者中HBV-DNA<103IU/mL9例(39.1%),103<HBV-DNA<105IU/mL10例(43.5%), HBV-DNA>105IU/mL4例(17.4%)。两组患者乙肝病毒定量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4)。在肾脏病理类型上,21例HBV-GN患者中,表现为膜性肾病的18例(85.7%),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例(4.8%),局灶增生型IgA肾病2例(9.5%)。23例HBV-PG患者中,表现为膜性肾病的9例(39.1%),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3例(13.0%),局灶增生型IgA肾病11例(47.8%)。两组患者肾脏病理类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5)。在肾脏病理免疫荧光上,21例HBV-GN组患者中,免疫荧光沉积分布为IgA13例(61.9%),IgM13例(61.9%),IgG19例(90.5%),C319例(90.5%),C414例(66.7%),C1q14例(66.7%), F片段10例(47.6%)。23例HBV-PG组患者中,免疫荧光沉积为IgA18例(78.3%),IgM82.6例(82.6%),IgG14例(60.9%),C313例(56.5%),,C46例(26.1%),C1q11例(47.8%),F片段9例(39.1%)。由此可见,HBV-GN组肾组织中IgG、C3、C4沉积阳性率明显高于HBV-PG组,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gA、IgM、C1q、F片段在两组肾组织中沉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6,图4.2)。 结论: 1.HBV-GN患者与HBV感染合并原发肾脏病患者两组间临床生化指标无明显差异,鉴别需依靠肾穿刺活检及肾组织乙肝病毒抗原检测。 2.HBV-GN患者HBV-DNA定量水平明显高于HBV感染合并原发肾脏病患者,提示HBV高度复制与HBV-GN的发病相关。 3.HBV-GN患者肾组织中IgG、C3、C4沉积明显高于HBV感染合并原发肾脏病患者。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血清乙肝标志物 肾脏病理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692.3;R512.62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2
- 英文缩写词12-14
- 第1章 绪论14-15
- 第2章 综述15-24
- 2.1 流行病学15
- 2.2 发病机制15-17
- 2.3 诊断17-18
- 2.4 治疗18-22
- 2.4.1 免疫抑制剂18-19
- 2.4.2 抗病毒治疗19-22
- 2.4.3 联合治疗22
- 2.5 预防22
- 2.6 小结22-24
- 第3章 临床资料与方法24-26
- 3.1 研究对象24
- 3.2 研究方法24
- 3.3 诊断标准24
- 3.4 统计学处理24-26
- 第4章 结果26-32
- 4.1 一般资料分析26
- 4.2 HBV-GN 组与 HBV-PG 组临床表现的比较26-27
- 4.3 HBV-GN 组与 HBV-PG 组乙肝血清学标志物的比较27-28
- 4.4 HBV-GN 组与 HBV-PG 组血清乙肝病毒定量的比较28
- 4.5 HBV-GN 组与 HBV-PG 组肾脏病理类型比较28-29
- 4.6 HBV-GN 组与 HBV-PG 组肾组织免疫荧光分布情况29-30
- 4.7 HBV-GN 组与 HBV-PG 组实验室检查指标的比较30-32
- 第5章 讨论32-36
- 5.1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诊断标准32-33
- 5.2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对比33-34
- 5.3 两组血清乙肝标志物比较分析34
- 5.4 两组肾脏病理及免疫荧光比较分析34-36
- 第6章 结论36-37
- 参考文献37-42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42-43
- 致谢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小燕,许少明,蔡应木;酶标仪电脑联机管理在乙肝标志物检测结果判断的应用[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熊玉根,万本愿,贺葵阳;低浓度乙肝标志物的检测分析[J];江西医学检验;2002年03期
3 张洪球;联合抗痨对乙肝标志物阳性患者肝功能的影响[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年09期
4 张更荣,陈电容;3219名健康体检乙肝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02年08期
5 郭辉;;全自动酶免分析仪检测乙肝标志物常见影响因素分析[J];黑龙江医学;2008年08期
6 应晓;;某中医院非肝胆疾患病人乙肝标志物及模式的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9年11期
7 王凤玉;乙肝标志物相关试验检测结果分析[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8 乐爱平,王文强,鞠北华,万腊根;3000例体查人群乙肝标志物检测结果的调查分析[J];江西医学检验;2001年02期
9 侯丽娟,常晓彤,李彪英,刘素丽;张家口医学院大学生乙肝标志物模式分析[J];中国校医;2002年03期
10 李瑞炎;熊金虎;余晓萍;;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在检测乙肝标志物中的应用评价[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洁;;2001~2004年乙肝标志物室间质量评价总结[A];玉溪市第八届检验医学学术年会暨科技成果推广会论文汇编[C];2005年
2 赵秀丽;关琪;;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标志物少见模式的结果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3 钟利;黄永茂;唐凌;任小华;刘泽明;;硫普罗宁预防乙肝标志物阳性患者抗结核药物所致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九次感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林江;温先勇;向成玉;;ELISA与TR-FIA在测定乙肝标志物的结果分析[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丁美燕;;宁波市2006年某企业358名员工体检脂肪肝合并乙肝标志物阳性检出情况的分析[A];2006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利娜;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乙肝标志物的方法学评价及临床应用[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2 张国山;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临床及病理分析[D];吉林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临床及病理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50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305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