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传染病论文 >

流感病毒感染对肠道的影响及其致腹泻原因初探

发布时间:2017-05-15 05:13

  本文关键词:流感病毒感染对肠道的影响及其致腹泻原因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临床发现部分流感病毒感染患者有明显的腹泻症状,但其机制不明。本实验通过建立流感感染模型、全身炎症反应模型、病毒抗原进入肠道模型以及肠道菌群失调模型四种不同的实验小鼠模型,分别检测各组模型小鼠肠道菌群和肠道炎症细胞的变化情况,以期分析流感病毒感染引起腹泻的直接原因。通过检测外周免疫器官和肺部不同炎症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的表达,探索引起肺部病变的流感病毒通过何种途径使肠道菌群和肠道炎症发生变化导致腹泻的发生,期望为流感患者、尤其对肠道菌群和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儿童流感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帮助。材料和方法:1.用鸡胚尿囊腔接种法扩增流感病毒FM1株,并测定其血凝效价。2.建立小鼠流感感染模型,测定病毒感染小鼠的LD50,确定最佳病毒感染滴度。3.全身炎症反应(CD3抗体尾静脉注射)和流感病毒抗原进入肠道(病毒抗原腹膜腔注射)模型的建立,观察小鼠有无明显的除实验观察指标外的异常反应。4.建立肠道菌群失调模型,确定使用合适的抗生素种类、剂量及给予方式。5.对比观察各组小鼠各项体征的变化情况。6.通过小鼠粪便中细菌培养计数,对比观察各组小鼠肠道菌群变化情况。7.RT-PCR法检测各组小鼠外周免疫器官、肺部及肠道组织中Th1、Th17和Treg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的表达情况。8.RT-PCR和ELISA方法检测肠道组织中IL-17的表达情况和合成数量。结果:1.用鸡胚尿囊腔接种法扩增流感病毒FM1株成功,测定扩增后尿囊液的血凝效价为1:640。2.实验测得昆明种小鼠感染流感病毒FM1株的LD50=5×10-5.56,并确定以20%的LD50为感染浓度。3.经小鼠尾静脉注射抗-小鼠CD3抗体(全身炎症反应模型)或腹膜腔注射流感病毒疫苗(病毒抗原进入肠道模型)后,小鼠均未出现明显的除实验观察指标外的异常反应。4.通过对比甲硝锉、先锋霉素及新霉素灌胃后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最终确定使用30 mg/m L的新霉素灌胃以建立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的模型。5.小鼠在感染流感病毒后出现体重明显下降、毛发失去光泽、耸毛、蜷缩、食欲减退等体征变化。全身炎症模型组也出现明显的体重变化,但其他方面无明显改变。6.检测发现,病毒感染组小鼠的肠杆菌和肠球菌相对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而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明显降低;肠道组织中Th17细胞的特异性转录因子的表达明显升高,表明Th17细胞数量显著增加。然而空白组小鼠的肠道菌群及Th17细胞数量无明显改变,说明流感病毒感染引起了肠道菌群和肠道炎症细胞数量的变化。7.通过RT-PCR检测发现,病毒感染组和全身炎症反应组模型小鼠外周免疫器官及肺部的Th1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表达明显增高,Th17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表达明显降低。证明流感感染诱发了小鼠全身炎症反应,继而导致肠道局部炎症和肠道菌群的变化。8.对肠道组织中IL-17的表达水平和IL-17含量的检测表明,在病毒对照组和全身炎症反应组模型的小鼠肠道确实发生了以Th17增多的炎症反应,进一步证明流感通过引起全身的炎症反应而导致肠道的变化。结论:通过对比病毒感染组、CD3抗体组、病毒抗原入肠组以及肠道菌群失调组模型,分析肠道菌群和肠道局部免疫细胞的变化情况说明,流感病毒感染后主要通过引起肠道菌群和肠道炎症细胞的变化而导致腹泻的发生。分析对比各组小鼠肺部和外周免疫细胞的变化情况说明,流感感染后通过炎症因子和炎症细胞的迁移引起肠道局部的变化,而非病毒抗原迁移所致。另外,研究还证明CD3抗体用于模拟流感病毒感染引起全身炎症反应模型是可行的。
【关键词】:流感病毒 腹泻 全身炎症反应 局部炎症反应 Th17 肠道菌群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11.7
【目录】:
  • 中文摘要3-6
  • Abstract6-12
  • 1 前言12-22
  • 1.1 流感病毒及感染12-14
  • 1.1.1 流感病毒的危害及其基本结构12-13
  • 1.1.2 流感的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13-14
  • 1.2 机体抗流感感染14-18
  • 1.2.1 固有免疫14
  • 1.2.2 适应性免疫14-15
  • 1.2.3 Th1/Th215-16
  • 1.2.4 Th17/Treg16-17
  • 1.2.5 T-bet、GATA-3、R0R-γ 和Foxp317
  • 1.2.6 小结17-18
  • 1.3 肠道菌群与肠道局部免疫18-19
  • 1.3.1 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基本功能18
  • 1.3.2 肠道黏膜免疫系统的构成及功能18-19
  • 1.3.3 肠道菌群对免疫系统的影响19
  • 1.3.4 肠道菌群与流感19
  • 1.4 流感与腹泻19-20
  • 1.5 CD3抗体20-21
  • 1.6 本实验创新点21
  • 1.7 技术路线21-22
  • 2 实验材料22-28
  • 2.1 实验仪器和设备22-23
  • 2.2 主要材料23
  • 2.2.1 流感病毒:23
  • 2.2.2 实验动物:23
  • 2.2.3 流感病毒疫苗抗原:23
  • 2.3 其它试剂与材料23-25
  • 2.4 主要试剂配制25-27
  • 2.4.1 革兰染色液的配制25-26
  • 2.4.2 PBS缓冲液的配制26
  • 2.4.34%和 0.4%的甲醛溶液的配制26-27
  • 2.4.4 TAE缓冲液的配制27
  • 2.4.51%琼脂糖凝胶的配制27
  • 2.5 实验用品的清洁和消毒27-28
  • 3 实验方法28-36
  • 3.1 流感病毒鸡胚扩增28
  • 3.2 流感模型的建立28-29
  • 3.3 实验分组29
  • 3.4 体重、体毛及生活状态观察29
  • 3.5 肠道菌群分类、鉴别、计数29-31
  • 3.5.1 标本处理、接种、培养29-30
  • 3.5.2 菌落革兰氏染色、鉴别、计数30-31
  • 3.6 病理切片的制备和染色31-32
  • 3.6.1 组织固定与包埋31-32
  • 3.6.2 HE染色32
  • 3.7 RT-RCR检测不同种类免疫细胞的特异性转录因子32-34
  • 3.7.1 组织总RNA提取32-33
  • 3.7.2 c DNA的合成33-34
  • 3.7.3 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34
  • 3.8 Elisa测定肠道中IL-17含量34-35
  • 3.8.1 实验前准备34-35
  • 3.8.2 操作步骤35
  • 3.9 统计学方法35-36
  • 4 实验结果36-43
  • 4.1 建立流感模型实验36-37
  • 4.2 各模型组小鼠的体征变化37
  • 4.3 肺部T-bet和ROR-γt的表达情况37
  • 4.4 胸腺T-bet、ROR-γ 和Foxp3的表达情况37-39
  • 4.5 脾脏T-bet、ROR-γ 和Foxp3的表达情况39-40
  • 4.6 肠道局部的变化情况40-42
  • 4.7 肠道菌群变化42-43
  • 5 讨论43-48
  • 5.1 流感病毒感染在肺部引起的炎症43-44
  • 5.2 流感感染引起各器官中炎症细胞的变化44-46
  • 5.2.1 各器官中Th1细胞的变化44-45
  • 5.2.2 各器官中Th17细胞的变化45
  • 5.2.3 各器官中Treg细胞的变化45-46
  • 5.2.4 小结46
  • 5.3 流感感染病毒对肠道菌群的影响46
  • 5.4 流感感染引起腹泻的原因46-47
  • 5.5 流感治疗47-48
  • 6 结论48-49
  • 7 参考文献49-56
  • 8 附录56-57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57-58
  • 致谢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毛萌;儿童肠道微生态系统的特点与疾病[J];临床儿科杂志;2005年10期

2 王赛;周李;康莲莲;杨荣;刘群;;抗病毒中药复方制剂对雏鸡IFN-γ水平影响的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本文关键词:流感病毒感染对肠道的影响及其致腹泻原因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69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3669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e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