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传染病论文 >

细胞因子IL-15、IL-16、IFN-γ及TGF-β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3 11:08

  本文关键词:细胞因子IL-15、IL-16、IFN-γ及TGF-β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探讨HBV感染者外周血细胞因子IL-15、IL-16、IFN-γ、TGF-β的表达水平变化的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肝癌患者60例(HCC组)、肝硬化患者60例(LC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CHB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60例(ASC组)和健康对照者40例(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细胞因子表达水平,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 DNA载量,同时检测各项生化指标。结果随着患者病情加重,细胞因子IL-15、IL-16、IFN-γ、TGF-β表达水平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且在肝硬化患者中达到最大值。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不同临床类型HBV感染者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5、IL-16、IFN-γ、TGF-β在CHB患者外周血HBV DNA高载量组表达水平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5、IL-16、IFN-γ、TGF-β可能参与了乙型肝炎的肝脏炎性损伤过程,且其表达水平与病毒量具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单位】: 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肝病研究所;甘肃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关键词】乙型肝炎 IL- IL- IFN-γ TGF-β 临床意义
【基金】:兰州市城关区科技计划项目(2014-4-1)
【分类号】:R512.62
【正文快照】: 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病毒后的临床转归差异巨大,如不积极治疗,病情将不断进展,肝脏发生纤维化,最终导致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HBV的慢性感染也是原发性肝癌诸多致病因素中最主要的致病因素之一[1]。乙型肝炎的发病与机体的免疫反应有关,细胞因子是一类由单核巨噬细胞、淋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政;王福生;;慢性乙型肝炎免疫致病机制和免疫治疗现状[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2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智;陈洪涛;张毅;吴诗品;;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bet、GATA3和FoxP3 mRNA的表达及其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年05期

2 陈果;骆建兴;扈晓宇;张扬;王艳艳;;从温补正气探析乙肝病毒变异后的补救治疗[J];西部中医药;2014年09期

3 颜晓霞;陈锡莲;李彩东;吴斌;段正军;田鹏飞;;HBV感染者调节性T淋巴细胞与细胞因子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年10期

4 陈竹;王丽;曾义岚;刘大凤;兰丽娟;唐玉珍;朱丽;李守娟;;慢性乙肝患者的免疫状态与病毒载量及抗病毒疗效的关系研究[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5 王慰;郑欢伟;任桂芳;冯爱东;刘莲;李兵顺;;慢性HBV感染及其相关肝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3年04期

6 刘力伟;李嘉嘉;朱立新;刘波;;脐血来源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体外增殖及杀伤活性的对比观察[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4年09期

7 李彩东;吴斌;陈锡莲;田鹏飞;段正军;;不同病毒载量HB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转化生长因子β的变化及意义[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4年09期

8 吴列秀;蔺淑梅;张曦;郑书琴;叶峰;陈天艳;赵英仁;张树林;;接受恩替卡韦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B7-H1表达的动态变化[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4年09期

9 吴疆;周振华;孙学华;朱晓骏;李曼;张鑫;高月求;;HBV细胞模型研究进展[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年07期

10 李彩东;陈锡莲;段正军;刘学梅;吴斌;;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与白细胞介素15、白细胞介素16的相关性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年1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甘立霞,王晓东,刘友生,曹廷兵,钟小林;白细胞介素-16在脓毒症肝和肺组织中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00年04期

2 罗春香,杨志,郁文明,张娜,于才红,苏先狮;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6的测定及意义[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2期

3 许晓群,魏海明,冯进波,姚成芳,王郡甫,田志刚;转染IL-16基因对T淋巴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1年04期

4 王立蓉,黄平,张宁,杨毅军,陈云薇,孟桂霞;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白细胞介素16变化的研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2年06期

5 苏智军;庄建良;郭如意;邱晓东;明德松;林琪;;乙型肝炎不同白介素细胞因子的检测及其意义[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年23期

6 罗春香,杨志,罗亚桐,杨智,罗向波,张静;乙肝患者抗原抗体模式及病程与IL-16载量的关系[J];实用预防医学;2004年04期

7 杜勇,李幼姬,姜宗培,张涤华,陈伟英,余学清,叶任高;狼疮肾炎患者血清IL-16及PBMC中IL-16 mRNA的表达[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4年01期

8 杨春艳,苏先狮,李曼妮,何艳;白细胞介素-15重组体对HBsAg核酸疫苗的免疫佐剂作用[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4年12期

9 宋仕玲,黄团新,龚作炯,吴淑坤,伍秀珍,李靖;茵栀清肝汤对急性肝损伤大鼠细胞因子IL-16和IL-19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晓丹;刘启发;;细胞因子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关系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年03期

2 李晓红;盛光耀;;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项细胞因子测定价值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年15期

3 曹雪涛;第二届国际细胞因子会议评介[J];中国免疫学杂志;1990年03期

4 曹雪涛,叶天星,杜平;细胞因子和细胞因子网络的基础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1990年05期

5 曹雪涛,叶天星,杜平;细胞因子和细胞因子网络的临床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1990年05期

6 史久华;细胞因子与疾病[J];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1993年05期

7 刘卫京,吕秋军;细胞因子小分子模拟物研究进展[J];药学学报;2000年11期

8 孟宪钧;外科感染和细胞因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年12期

9 ;《细胞因子研究方法学》工具书出版[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0年03期

10 赵武述;细胞因子研究的临床意义及展望[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国;陈波;肖亮;张颢;展昭民;张伯龙;马军;;细胞因子在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临床研究[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2 窦永喜;景志忠;候俊琳;骆学农;才学鹏;;细胞因子及其应用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窦永喜;景志忠;候俊琳;骆学农;才学鹏;;细胞因子及其应用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窦永喜;景志忠;候俊琳;骆学农;才学鹏;;细胞因子及其应用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凤蕴;吕雪莹;于伟玲;王丽群;王琳;李殿俊;;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几种细胞因子的检测[A];庆祝黑龙江省免疫学会成立十周年(1993—2003)论文集[C];2003年

6 邹峥;张淑华;柯江维;;小儿幼年类风湿关节炎细胞因子产生及干预的研究[A];全国自身免疫性疾病专题研讨会暨第十一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邹峥;张淑华;柯江维;;小儿幼年类风湿关节炎细胞因子产生及干预的研究[A];全国自身免疫性疾病专题研讨会暨第十一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邹峥;张淑华;柯江维;华学明;刘小惠;;小儿幼年特发性关节细胞因子产生及干预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万遂如;;细胞因子与细胞因子疗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刘占国;袁小彭;罗宇维;何懿;孙尔维;;通过细胞因子谱评估免疫抑制剂对人免疫状态的作用[A];全国临床免疫检验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临床免疫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仇逸;口服细胞因子治疗肿瘤将获突破[N];医药经济报;2009年

2 通讯员 何育萍 记者 王玉华;我省细胞因子研究获重大突破[N];湖北日报;2001年

3 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 张鲁勤;白介素18等细胞因子在非恶性血液病中的作用及临床研究[N];徐州日报;2005年

4 安徽医科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徐叔云 魏伟 王华 吴成义 李常玉;细胞因子是柄双刃剑[N];中国医药报;2003年

5 本报特约通讯员 吴志军;向一个个“第一”冲击[N];解放军报;2002年

6 王振坤;人体的血液防线之一[N];家庭医生报;2007年

7 ;独辟蹊径 追根溯源[N];中国医药报;2003年

8 新言;中医证的本质是细胞因子吗?[N];科技日报;2005年

9 王苏平;探究中医证本质[N];健康报;2004年

10 清华;世界多肽药物的研发概况[N];中药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军;白细胞介素-21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作用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2 杨彬珧;血浆细胞因子与心率变异性和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风险的关联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3 石一宁;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中炎前细胞因子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8年

4 牛忠英;三种细胞因子对牙周膜纤维细胞功能和基因调节作用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1年

5 夏红天;细胞因子与肝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临床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6 陈力航;IL-18,IL-33对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调控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中的作用[D];复旦大学;2013年

7 羊继平;肾移植供受者细胞因子及细胞因子受体基因多态性对近期移植效果的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8 陈刚;人TH2细胞因子对异种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9 杨纪华;SCLC外周血免疫相关细胞因子与疗效和预后的关系[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4年

10 杨艳;广西地区人群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分析及其与肝细胞癌易感性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树玉;复方补筋片对绝经后膝骨关节炎血浆中性激素与细胞因子的影响[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高雁怩;ALV-J感染后细胞因子变化规律及其促进IL-6产生的机制与效应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3 陈姣;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负调控分子PD-1和CTLA-4表达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4 黄琼;改良细胞因子鸡尾酒诱导肺腺癌细胞总RNA转染树突状细胞疫苗抗肿瘤效应的体内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5 于炳旗;恶性肿瘤精神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发病特点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6 牛小慧;双氢青蒿素联合顺铂对荷瘤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7 孙聪聪;骨髓增殖性肿瘤中JAK2V617F突变及IL-6、TNF-α、IL-32、IL-37的定量测定及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8 李少慧;乳酸杆菌对细胞因子及TLR-NF-κB途径的调节作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9 董杰;多肽及γ链细胞因子对慢性HBV感染者CD8~+T细胞上Tim-3的表达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10 李健;不同类型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模式及意义[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细胞因子IL-15、IL-16、IFN-γ及TGF-β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48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4748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d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