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洛宁乳房注入剂防治干乳期奶牛乳腺炎的药效学及残留消除研究
发布时间:2024-02-27 04:05
奶牛乳腺炎是养殖业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头孢洛宁(Cephalonium,CEPL)是第一代半合成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其抗菌谱广,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在兽医临床上主要用来预防和治疗敏感菌引起的干奶期奶牛乳腺炎。本试验通过对头孢洛宁防治干乳期奶牛乳腺炎的有效性及其在产犊后泌乳奶牛牛奶中残留消除规律等研究,为头孢洛宁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头孢洛宁对乳腺炎临床分离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本研究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头孢洛宁、头孢匹林、阿莫西林和氯唑西林对乳腺炎病原菌的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显示,头孢洛宁、头孢匹林、阿莫西林、氯唑西林对分离自奶牛乳腺炎的大肠杆菌MIC50分别为4、8、8、>128μg/ml,MIC90分别为64、64、>128、>128μ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50分别为0.125、0.25、2、1μg/ml,MIC90分别为16、16、32、128pg/ml.对乳房链球菌的MICso分别为4、8、16、128μg=ml,MIC90分别为8、16、64、>128μg/ml;对停乳链球菌的MICso分别为8、8、8、128μg...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奶牛乳腺炎的危害
2 奶牛乳腺炎的病因
2.1 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2.2 遗传因素
2.3 饲养管理
2.4 环境因素
2.5 其他因素
3 奶牛乳腺炎的分类
3.1 亚临床型乳腺炎
3.2 临床型乳腺炎
4 奶牛乳腺炎的诊断
4.1 乳汁体细胞计数(SCC)
4.2 化学检验
4.3 电导率值检验法
5 奶牛乳腺炎的预防
6 奶牛乳腺炎的抗生素治疗
7 头孢洛宁研究目的和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头孢洛宁对引起乳腺炎主要致病菌的体外敏感性试验
摘要
1 材料
1.1 试验菌株
1.2 受试药
1.3 试剂
1.4 仪器
2 方法
2.1 药物储备液的配置及保存
2.2 菌液的制备
2.3 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3 结果
3.1 受试药对乳腺炎大肠杆菌的MIC测定结果
3.2 受试药对引起奶牛乳腺炎的链球菌体外敏感性测定结果
3.3 受试药乳腺炎金葡菌药敏试验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头孢洛宁干乳期乳房注入剂防治干乳期乳腺炎的有效性
1 材料
1.1 试剂
1.2 药品
1.3 仪器
1.4 试验动物
2 方法
2.1 动物的入选和剔除标准
2.2 试验动物饲养管理
2.3 试验动物分组
2.4 给药方案
2.5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2.6 有效性评价参数
2.7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治愈情况
3.2 新近感染发生情况
3.3 产后体细胞数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头孢洛宁干乳期乳房注入剂在牛奶中残留消除研究
一、牛奶中头孢洛宁残留的HPLC-MS/MS测定
1 材料
1.1 仪器设备
1.2 试剂
1.3 标准品
1.4 主要试剂配制
2 方法
2.1 样品的前处理
2.2 样品的确证
2.3 色谱条件
2.4 标准曲线的绘制(内标法)
2.5 检测限(LOD)和定量限(LOQ)的测定
2.6 回收率的测定
2.7 精密度测定
2.8 结果计算和表达
3 结果
3.1 确证
3.2 质谱检测条件及质谱图
3.3 色谱图
3.4 基质添加标准曲线
3.5 检测限和定量限
3.6 添加回收率
3.7 精密度
4 讨论
4.1 液相条件优化
4.2 质谱条件优化
4.3 基质效应
4.4 前处理方法优化
4.5 氮吹浓缩条件的选择
4.6 检测方法的评价
二、头孢洛宁干乳期乳房注入剂在牛奶中残留消除研究
1 材料
1.1 仪器设备
1.2 试剂
1.3 标准品
1.4 主要试剂配制
1.5 受试药物
1.6 试验动物
2 方法
2.1 给药方法
2.2 样品的采集
2.3 样品的前处理
2.4 样品中头孢洛宁的检测
2.5 休药期计算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3912345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奶牛乳腺炎的危害
2 奶牛乳腺炎的病因
2.1 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2.2 遗传因素
2.3 饲养管理
2.4 环境因素
2.5 其他因素
3 奶牛乳腺炎的分类
3.1 亚临床型乳腺炎
3.2 临床型乳腺炎
4 奶牛乳腺炎的诊断
4.1 乳汁体细胞计数(SCC)
4.2 化学检验
4.3 电导率值检验法
5 奶牛乳腺炎的预防
6 奶牛乳腺炎的抗生素治疗
7 头孢洛宁研究目的和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头孢洛宁对引起乳腺炎主要致病菌的体外敏感性试验
摘要
1 材料
1.1 试验菌株
1.2 受试药
1.3 试剂
1.4 仪器
2 方法
2.1 药物储备液的配置及保存
2.2 菌液的制备
2.3 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3 结果
3.1 受试药对乳腺炎大肠杆菌的MIC测定结果
3.2 受试药对引起奶牛乳腺炎的链球菌体外敏感性测定结果
3.3 受试药乳腺炎金葡菌药敏试验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头孢洛宁干乳期乳房注入剂防治干乳期乳腺炎的有效性
1 材料
1.1 试剂
1.2 药品
1.3 仪器
1.4 试验动物
2 方法
2.1 动物的入选和剔除标准
2.2 试验动物饲养管理
2.3 试验动物分组
2.4 给药方案
2.5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2.6 有效性评价参数
2.7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治愈情况
3.2 新近感染发生情况
3.3 产后体细胞数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头孢洛宁干乳期乳房注入剂在牛奶中残留消除研究
一、牛奶中头孢洛宁残留的HPLC-MS/MS测定
1 材料
1.1 仪器设备
1.2 试剂
1.3 标准品
1.4 主要试剂配制
2 方法
2.1 样品的前处理
2.2 样品的确证
2.3 色谱条件
2.4 标准曲线的绘制(内标法)
2.5 检测限(LOD)和定量限(LOQ)的测定
2.6 回收率的测定
2.7 精密度测定
2.8 结果计算和表达
3 结果
3.1 确证
3.2 质谱检测条件及质谱图
3.3 色谱图
3.4 基质添加标准曲线
3.5 检测限和定量限
3.6 添加回收率
3.7 精密度
4 讨论
4.1 液相条件优化
4.2 质谱条件优化
4.3 基质效应
4.4 前处理方法优化
4.5 氮吹浓缩条件的选择
4.6 检测方法的评价
二、头孢洛宁干乳期乳房注入剂在牛奶中残留消除研究
1 材料
1.1 仪器设备
1.2 试剂
1.3 标准品
1.4 主要试剂配制
1.5 受试药物
1.6 试验动物
2 方法
2.1 给药方法
2.2 样品的采集
2.3 样品的前处理
2.4 样品中头孢洛宁的检测
2.5 休药期计算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39123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391234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