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远市人工草地牧草生长状况及产草量监测初报
发布时间:2024-06-12 03:17
为了解人工草地随着生长年限的延长,草地生长状况及产草量的变化情况,试验在黑麦草、鸭茅及白三叶混播草地上进行了连续3年的牧草频度和盖度及不同刈割高度下牧草再生速度和产草量的观测。随着时间的延长,黑麦草的频度和盖度都呈下降趋势,而鸭茅变化不明显。留茬高度为6 cm时牧草生长速度及鲜、干草产量显著高于其他留茬高度(P<0.05)。云南地区黑麦草、鸭茅及白三叶混播草地利用的适宜留茬高度为6 cm。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
1.3 观测内容和方法
1.3.1 样方设定
1.3.2 测定内容
1.3.3 频度的测定方法
1.3.4 牧草盖度的测定方法
1.3.5 牧草产草量及生长速度的测定
1.3.6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年份牧草频度的变化
2.2 不同年份牧草盖度的变化
2.3 留茬高度对牧草生长速度的影响
2.4 留茬高度对牧草鲜草产量的影响
2.5 留茬高度对牧草干草产量的影响
3 讨论
本文编号:3993144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
1.3 观测内容和方法
1.3.1 样方设定
1.3.2 测定内容
1.3.3 频度的测定方法
1.3.4 牧草盖度的测定方法
1.3.5 牧草产草量及生长速度的测定
1.3.6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年份牧草频度的变化
2.2 不同年份牧草盖度的变化
2.3 留茬高度对牧草生长速度的影响
2.4 留茬高度对牧草鲜草产量的影响
2.5 留茬高度对牧草干草产量的影响
3 讨论
本文编号:39931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399314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