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猪圆环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及复制调控与入侵转运机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5-02-06 19:56
  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是造成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PMWS)的主要病原,常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导致严重的临床疾病,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猪圆环病毒3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3,PCV3)是近年发现的1种新的PCV,能够引起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Porcine dermatitis and nephropathy syndrome,PDNS)及母猪繁殖障碍,该病的出现给养猪业造成新的威胁,因此有必要开展PCV2和PCV3分子流行病学及病毒遗传变异的研究。本研究首先对我国9个省份不同地区PCV2和PCV3的流行状况进行调查,共测定了66个PCV2分离株和4个PCV3分离株的完整基因组序列。根据系统发育分析,PCV2 3种主要基因型(PCV2a、PCV2b和PCV2d)仍普遍存在于猪场中,其中PCV2d为主要基因亚型。基于PCV3-ORF2氨基酸序列分析,PCV3-CN-JL53/PCV3-CN-LN56属于PCV3a亚型...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签名表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PCV2病原学
        1.1.1 PCV2的发现
        1.1.2 PCV2的结构及生物学特征
        1.1.3 PCV2的基因组成及编码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1.2 PCV2的流行病学
    1.3 易感动物
    1.4 传播方式
    1.5 PCV2的致病机理
        1.5.1 PCV2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
        1.5.2 PCV2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
    1.6 PCV3的研究进展
    1.7 转录因子ELF4的研究概况
        1.7.1 转录因子ELF4在免疫研究中的作用
        1.7.2 转录因子ELF4在调节细胞周期中的作用
        1.7.3 转录因子ELF4的翻译后调控
        1.7.4 转录因子ELF4对I型干扰素的调节机制
    1.8 病毒内吞机制研究
        1.8.1 病毒利用内吞途径的优势
        1.8.2 内吞的机制以及在病毒入侵过程中的作用
        1.8.3 吞噬作用
        1.8.4 巨胞饮作用
        1.8.5 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途径
        1.8.6 小凹蛋白介导的内吞作用
        1.8.7 网格蛋白和小凹蛋白非依赖性的内吞机制
        1.8.8 内体途径
    1.9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我国2015-2018年PCV2和PCV3 型的分子流行病学及遗传变异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1.1 细胞、毒株、抗体和试剂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1.3 检测样品来源
        2.1.4 引物设计与PCR扩增
        2.1.5 病毒基因组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2.1.6 PCV2不同毒株与单克隆抗体的反应特性
        2.1.7 PCV2毒株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2.1.8 PCV2与PCV3 全长序列Gen Bank提交
    2.2 结果
        2.2.1 PCV2与PCV3 的流行病学调查
        2.2.2 PCV2全长序列系统进化分析
        2.2.3 PCV2-ORF2 系统进化分析
        2.2.4 PCV3全长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2.2.5 PCV3-ORF2 序列比较分析
        2.2.6 PCV2感染性克隆与单克隆抗体反应特性
        2.2.7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结果
        2.2.8 PCV2与PCV3 全长序列信息
    2.3 讨论
第三章 转录因子ELF4对猪圆环病毒2型复制调控的分子机制
    3.1 材料和方法
        3.1.1 细胞、毒株和主要试剂
        3.1.2 主要仪器设备
        3.1.3 RNA的提取与反转录
        3.1.4 质粒的构建和转染
        3.1.5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3.1.6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验
        3.1.7 病毒毒价的测定
        3.1.8 荧光定量PCR
        3.1.9 siRNA干扰试验
        3.1.10 数据统计
    3.2 结果
        3.2.1 重组质粒的鉴定
        3.2.2 间接免疫荧光鉴定重组质粒瞬时表达
        3.2.3 ELF4 过表达促进IFN-β-luc活性
        3.2.4 过表达ELF4 促进PCV2 的复制
        3.2.5 敲低ELF4 抑制PCV2 的复制
    3.3 讨论
第四章 PCV2入侵PK-15细胞内吞途径的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1.1 细胞、毒株和主要试剂
        4.1.2 主要仪器设备
        4.1.3 重组质粒构建与转染
        4.1.4 PCV2感染PK-15细胞动力学试验
        4.1.5 细胞增殖活力检测与药物使用方法
        4.1.6 激光共聚焦试验
        4.1.7 吸附、内吞和感染试验中PCV2荧光定量检测
    4.2 结果
        4.2.1 重组质粒的表达
        4.2.2 PCV2感染PK-15细胞动力学试验结果
        4.2.3 药物使用对PK-15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
        4.2.4 PCV2入侵PK-15细胞的内吞动力学试验
        4.2.5 不同内吞途径药物抑制剂对PCV2吸附、内吞及感染的影响
        4.2.6 内吞相关蛋白在PCV2入侵中的作用
        4.2.7 内吞相关蛋白与PCV2定位关系
    4.3 讨论
第五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40308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40308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1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