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尿路感染临床特点及生物学标志物水平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16 00:31
本文关键词:儿童尿路感染临床特点及生物学标志物水平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上尿路感染 膀胱输尿管反流 肾损伤 生物学标志物 ROC曲线
【摘要】:目的:比较上尿路感染(UUTI)组与下尿路感染(LUTI)组之间、UTI患儿合并膀胱输尿管反流(VUR)与不合并VUR组之间临床特点及生物学标志物水平的差异,为鉴别UUTI、LUTI及筛查高危VUR患儿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来自2010年5月~2012年3月于我院住院的UTI患儿,共219例。对所有UTI患儿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起病症状等)及入院后24小时内的检查,包括肾功能指标(血BUN、Cr)、生物学标志物(血CysC、PCT、β2-MG、尿Tf、β2-MG、a1-MG、mAlb、NAG)、影像学检查(肾脏B超、肾CT增强扫描、静脉肾盂造影、排泄性膀胱尿路造影)进行记录。分别依据UUTI、LUTI或是否合并VUR分组,比较各组间临床特点、生物学标志物水平的差异,并用ROC曲线分析有意义指标的诊断效能。 结果: 1.收集病历及分组结果 收集病例276例,219例纳入研究。据影像学检查确诊UUTI36例,LUTI183例,确诊UTI患儿合并VUR者25例。 2.儿童UTI的临床特点 ①儿童UTI年龄分布的特点为0-3岁高发,该阶段患儿占UTI患儿总人数的68%。 ②女性患儿人数高于男性患儿。随年龄的增长,男女发病人数均逐渐减少,男孩在3岁之后有明显减少,女孩在8岁之后明显减少。 ③儿童UTI起病以尿路刺激症状、肉眼血尿、发热最为常见。患儿的年龄越小,发热、尿液混浊、呕吐的发生率越高,而尿路刺激症状、腰痛或腹部不适的发生率逐渐降低。 ④起病时,无泌尿系统临床症状的UTI患儿占8.7%。此类患儿的平均年龄为0.9岁,小于其他UTI患儿的平均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UUTI、LUTI组间临床特点、生物学标志物水平的比较 ①UUTI组患儿的发病年龄为(1.920±0.968)岁,小于LUTI组患儿的(4.530±3.848)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②UUTI、LUTI组间性别构成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③DUUTI组起病多表现为发热,且腰痛或腹部不适、尿液混浊、恶心呕吐及发育迟缓的发生率高于LUTI组。LUTI组肉眼血尿(包括:洗肉水样尿、茶色尿、终末血尿、尿中有血丝、血块)及尿路刺激症状(小婴儿可表现为排尿费力、哭闹)最为常见,占67.4%。 ④UUTI组尿mAlb、α1-MG、β2-MG、NAG水平高于LUT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CysC、PCT、尿TF水平明显高于LUT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BUN、Cr、β2-MG水平与LUT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合并VUR组与无VUR组间临床特点、生物学标志物水平的比较 ①合并VUR组的UTI患儿发病年龄为(1.222±1.029)岁,显著小于不合并VUR组的(3.530±2.847)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②合并VUR组的UUTI发病率高于不合并VU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③合并VUR组的UTI复发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不合并VU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④合并VUR组与无VUR组间各项生物学标志物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ROC曲线分析有意义指标的诊断价值 ①用年龄鉴别UUTI、LUTI的诊断准确性较低(0.7AUC0.5)。 ②用发热鉴别儿童UUTI和LUTI有一定的临床价值(0.9AUC0.7)。 ③血清CysC、PCT、尿NAG、β2-MG、α1-MG、mAlb和TF,对诊断UUTI有一定的临床价值(0.9AUC0.7),CysC、PCT、NAG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UTI定位诊断有较好临床价值(AUC=0.916)。 ④用发病年龄预测UTI患儿合并VUR有一定临床价值(0.9AUC0.7),诊断最佳临界点为1.2岁。 结论 1.婴幼儿为UTI的高发人群,女孩发病人数高于男孩。患儿年龄越小,起病时尿路刺激症状、腰痛或腹部不适症状越不显著,甚至无泌尿系统的临床症状。UUTI组的发病年龄小于LUTI组,起病症状以发热为主。 2.血清CysC、PCT、尿NAG、β2-MG、α1-MG、mAlb和TF升高,对帮助诊断UUTI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单一的指标不能反映UUTI所致病理生理变化的全过程,且易受机体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用JAG、CysC、PCT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方法,可实现不同生物学标志物间的互补性,提高对UUTI鉴别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该方法简便易行,可为UIT的定位诊断,提供一种新的诊断思路。 3.年龄小于1.2岁为UTI患儿合并VUR的高危因素。合并VUR的患儿发生UUTI及UTI复发的发生率均较高。临床上对年龄小于1.2岁的患儿、UUTI患儿、UTI反复发作的患儿应注意除外VUR。各项生物学标志物水平对鉴别UTI患儿是否合并VUR无意义。
【关键词】:上尿路感染 膀胱输尿管反流 肾损伤 生物学标志物 ROC曲线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26.9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Abstract7-11
- ~.略语/符号说明11-12
- 前言12-15
- 对象与方法15-17
- 1 对象15-16
- 1.1 纳入标准15
- 1.2 诊断标准15
- 1.3 排除标准15-16
- 2 研究方法16-17
- 2.1 收集资料16
- 2.2 研究分组16
- 2.3 统计学处理16-17
- 研究结果17-32
- 1 收集病例及分组结果17
- 2 儿童UTI的临床特点17-21
- 3 UUTI组、LUTI组间各项指标比较21-24
- 4 UTI与VUR间的关系24-28
- 5 ROC曲线分析各项有意义指标的诊断价值28-32
- 讨论32-41
- 结论41-42
- 不足与展望42-43
- 参考文献43-48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说明48-49
- 附录49-52
- 综述52-65
- 综述参考文献60-65
- 致谢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毅燕;冯军坛;黄章琼;秦伟玲;牟静飞;;血清胱抑素C浓度测定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肾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1年02期
2 刘红;姜鸿;岳华;刘颖;赵红娟;陆晨;;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不同诊断指标临床意义[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年05期
3 杜悦;侯玲;韩梅;赵成广;吴玉斌;;尿生物标志物在儿童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1年01期
4 沈颖;;儿童泌尿系感染的流行病学与诊治[J];临床儿科杂志;2008年04期
5 方明俊;张薇;俞全胜;朱光华;;血清胱抑素C检测对新生儿窒息患儿肾功能评估的临床意义[J];临床儿科杂志;2010年08期
6 吕春艳;齐铮琴;韩俊岭;李莉;郝殿晋;;NAG、α1-MG、β2-MG测定对亚临床肝肾综合征的诊断意义[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7 杨艳芳;;小儿重复肾畸形的早期诊断和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年09期
8 易著文;;儿童急性肾损伤的概念与诊断[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年05期
9 丁洁;刘晓宇;;儿童泌尿系感染的诊断、治疗和管理[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年05期
10 徐虹;;儿童尿路感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年17期
,本文编号:10396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103961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