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联合免疫后乙肝携带产妇母乳喂养的安全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18 20:13
本文关键词:新生儿联合免疫后乙肝携带产妇母乳喂养的安全性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乙型肝炎疫苗 母婴传播 母乳喂养
【摘要】:目的评价乙肝携带的母亲所分娩的新生儿,在接受标准预防后母乳喂养的安全性。即新生儿出生后,完成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的主被动联合免疫,并在之后完成0-1-6的乙肝疫苗注射。产妇自愿选择喂养方式,在新生儿一岁后完善乙肝病原学五项的检查,比较新生儿在不同喂养方式下乙肝病毒母婴之间传播的差别,进一步探讨乙肝携带产妇母乳喂养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份-2012年12月份在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分娩的HBs Ag阳性的产妇,其新生儿在出生后,主被动免疫前,采集新生儿静脉血,检测其中HBs Ag、HBV-DNA,继而在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的主被动联合免疫,并在之后完成0-1-6的乙肝疫苗注射。产妇分娩后,根据自愿选择喂养方式,根据喂养方式分为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组。查阅产妇既往住院病历,记录产妇一般信息、乙肝五项结果、乙肝DNA结果、分娩方式、新生儿体重、性别、新生儿出生后HBs Ag、HBV-DNA,以及喂养方式。将新生儿出生时血清HBs Ag或HBV-DNA阳性者排除,并记录剩余新生儿1岁后再次门诊复查乙肝五项的结果。结果1.本组497例新生儿中,母乳喂养331例(包含混合喂养),人工喂养166例,母乳喂养组有21例新生儿出现感染,人工喂养组有9例新生儿出现感染,感染率分别为6.34%和5.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6,P=0.684,P0.05)。2.母亲乳汁HBV-DNA阳性组43例,阴性组454例,DNA阳性组有11例新生儿感染,阴性组有19例新生儿感染,尚不能认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配对四格表资料χ2检验结果,P=0.092)。3.母乳HBV-DNA阳性组43例中,19例母乳喂养,24例人工喂养,母乳喂养组有4例新生儿出现感染,人工喂养组有7例新生儿出现感染,感染率分别为21.05%、29.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4,P=0.800,p0.05);母乳HBV-DNA阴性组454例中,144例母乳喂养,310例人工喂养,母乳喂养组有7例新生儿出现感染,人工喂养组有12例新生儿出现感染,感染率分别为4.86%、3.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0,P=0.624,p0.05)。4、在被感染的30例新生儿中,有13例母亲为乙肝HBe Ag阴性,其余17例乙肝HBe Ag均为阳性,尚不能认为Hbe Ag阳性产妇与Hbe Ag阴性的产妇对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配对四格表资料χ2检验,P=0.053,P0.05)。5.该30例被感染的新生儿中,有12例母亲血清乙肝DNA无复制,11例母亲血清乙肝DNA低载量复制,7例母亲血清乙肝DNA高载量复制。尚不能认为产妇HBV-DNA含量对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0.879,P=0.379,P0.05)。6、本组497例新生儿中,162例为剖宫产分娩,335例为经阴分娩,在新生儿一岁后的检测中,剖宫产组有11例出现新生儿感染,经阴分娩组有19例出现新生儿感染,其感染率分别为6.79%和5.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4,P=0.768 P0.05)。结论通过本次研究可得出,新生儿接受正规的主被动联合免疫的之后,不同的喂养方式对乙肝母婴之间的传播无明显影响,母乳喂养并不增加新生儿乙肝病毒的感染率;对于母乳中HBV-DNA阳性和阴性组,尚不能认为,母乳中HBV-DNA的含量对新生儿感染乙肝的影响有差异。母亲为乙肝HBe Ag阳性或HBV-DNA有复制甚至是高载量复制,在排除宫内感染及产时感染的影响因素后,尚不能认为,其对新生儿感染乙肝的影响有差异。不同分娩方式在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方面无明显差异。因此,检测母血、母乳中HBV-DNA含量,可不用作为指导母乳喂养的必须指标;在HBe Ag、HBs Ag双阳性产妇中,宫内感染及产时感染或许是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对于乙肝携带产妇,包括HBe Ag和HBs Ag双阳性的产妇,无论HBV-DNA有无复制,在规范的主被动联合免疫情况下,注意日常生活的防护,可考虑进行母乳喂养。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乙型肝炎疫苗 母婴传播 母乳喂养
【学位授予单位】:泰山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22.1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8
- 符号说明8-9
- 前言9-15
- 资料与方法15-17
- 结果17-19
- 讨论19-27
- 结论27-28
- 附表28-30
- 参考文献30-34
- 综述34-43
- 参考文献40-43
- 致谢43-4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瑞凤;侯灵彤;余亮科;金子环;王敏;;母婴联合免疫阻断乙肝病毒垂直传播131例[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13期
2 李国航;庄桂龙;瞿志军;骆欢;;乙肝孕产妇血清HBV-DNA与乳汁HBV-DNA相关性的比较[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年12期
3 杨波;潘捷云;王军;;社区儿童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J];热带医学杂志;2012年09期
4 郭燕;张玉;刘建琼;吴宇;王存库;杜玉开;;不同措施阻断乙肝母婴传播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9年23期
5 周素芬;李敦华;;围分娩期干预对乙肝母婴传播阻断影响的探讨[J];浙江预防医学;2008年11期
,本文编号:10569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105691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