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感染因素分析
本文关键词: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感染因素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粒细胞减少 感染 降钙素原 免疫炎性因子
【摘要】:目的:分析了解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大剂量阿糖胞苷强化治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期患儿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通过比较,确定可作为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感染监测的最佳指标,为其可辅助指导临床早期诊断、预防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严重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小儿内科血液病房确诊的27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住院患儿,其中男18例,女9例;男女比例为2:1;年龄1岁4月~14岁,中位年龄5岁3月。该27名患儿均为大剂量阿糖胞苷强化治疗后,达粒细胞缺乏状态(中性粒细胞0.5×10~9/L),且并发发热。同时选取26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儿作为对照组,该26名患儿亦经大剂量阿糖胞苷强化治疗后达粒细胞缺乏状态(中性粒细胞0.5×10~9/L),但未并发发热。其中男17例,女9例;男女比例为1.89:1;年龄2岁1月~14岁,中位年龄5岁7月。所有患儿均经临床表现、细胞形态学(Morphology,M)、免疫学(Immunology,I)、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C)和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M)分型(MICM)确诊。对于并发发热组需在发热24小时内采集静脉血,送检:血常规、白介素-6(IL-6)及降钙素原(PCT),末梢血送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时同期留取对照组患儿血液标本并送检。2比较以上指标检测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中位数以及四分位间距表示数据结果,利用非参数分析的Mann-Whitney检验进行两组间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法确定灵敏度(sensitivity)、特异度(specificity)、最佳诊断点(最靠近左上角的ROC曲线的点,cut-off值),以及计算阳性似然比(positive likelihood ratio,LR+)、阴性似然比(negative likelihood ratio,LR-)、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V+)、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PV-)、Youden指数。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白介素-6(IL-6)在两组的检测结果中位数(第25百分位数,第75百分位数)分别为:并发发热组33.45(24.95,66.78)pg/ml,对照组16.41(7.86,21.44)pg/ml。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实验组及对照组的检测结果比较: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两组的检测结果中位数(第25百分位数,第75百分位数)分别为:并发发热组22.58(0.44,43.87)mg/L,对照组0.3(0.22,0.44)mg/L。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降钙素原(PCT)在实验组及对照组的检测结果比较:降钙素原(PCT)在两组的检测结果中位数(第25百分位数,第75百分位数)分别为:并发发热组0.17(0.1,0.32)ng/ml;对照组0.01(0.01,0.02)ng/ml。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项检测指标在并发发热组中均较对照组有所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降钙素原(PCT)诊断效能比较。ROC曲线分析评价三者诊断效能,白介素-6(IL-6)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9(P0.05),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25(P0.05),降钙素原(PCT)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62(P0.05),PCT的曲线下面积(AUC=0.962,P0.05),优于IL-6(AUC=0.859,P0.05)和hs-CRP(AUC=0.82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相较白介素-6(IL-6)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具有较高灵敏度及特异性。依据ROC曲线可得,PCT截断值为0.03ng/ml,Youden指数为0.886。同样可由ROC曲线得出IL-6截断值为23.645 pg/ml,Youden指数为0.662;hs-CRP截断值为1.395 mg/L,Youden指数为0.627。当PCT截断值为0.03ng/ml时,其灵敏度可达96.3%,特异度可达92.3%,Youden指数为0.886,阴、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6%和92.9%,阴、阳性似然比分别为0.04和12.5,均优于IL-6和hs-CRP。结论:1在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并发早期感染中,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均具有一定诊断价值。2三者诊断效能评估中,PCT诊断效能优于hs-CRP和IL-6。其具有较好的灵敏性和特异性,且综合评价PCT诊断试验的真实性较高。故能更好地用于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并发感染的早期检测和筛查。3当PCT截断值为0.03ng/ml时,在ROC曲线上其具有最大约登指数,诊断效果最佳。
【关键词】: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粒细胞减少 感染 降钙素原 免疫炎性因子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3.71
【目录】:
- 中文摘要逦逡逑4-7
- 英文摘要逡逑7-10
- 英文缩写逡逑逡逑10-11
- 前言逑11-13
- 材料与方法逦邋邋13-17
- 结果逦17-18
- 附图18-21
- 附表逦邋21-24
- 讨论逡逑24-29
- 结论29-30
- 参考文献逦逑30-34
- 综述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及相关炎症因子研究进展34-51
- 参考文献44-51
- 致谢逡逑51-52
- 个人简历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洁红;;PCT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92例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年19期
2 李君义;;血清PCT和CRP检测在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5年08期
3 蔡伟雄;李惠平;徐锦芳;;hs-CRP检测在儿童细菌性感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年15期
4 孙立荣;杨静;;中性粒细胞缺乏并细菌感染发热患儿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5年15期
5 陈杰华;郑跃杰;王姝;马红玲;王文建;鲍燕敏;李永柏;何颜霞;;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对儿童全身和局部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3年02期
6 毛建平;赵利东;贾韬;陈泽;刘惠杰;王莹;蔡志梅;薛连国;;含大剂量阿糖胞苷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年03期
7 刘新民;袁晓梅;张强;邓智健;卢乙众;;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房;2012年20期
8 罗贞;;大剂量阿糖胞苷强化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的疗效观察[J];肿瘤药学;2011年03期
9 竺晓凡;陈晓娟;;对儿童白血病化疗的再认识[J];国际儿科学杂志;2009年05期
10 许晓军;;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治疗研究现状[J];实用医学杂志;2008年12期
,本文编号:10926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1092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