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地佐辛多模式镇痛对小儿围术期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0-25 06:20

  本文关键词:地佐辛多模式镇痛对小儿围术期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小儿 围术期 多模式镇痛 应激激素水平


【摘要】:目的 研究小儿术后多模式镇痛效果及镇痛后皮质醇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表达在围术期的变化规律,探讨小儿术后镇痛对患儿应激反应的影响和多模式镇痛用于小儿术后镇痛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着遵从医学伦理学的原则,选取80例ASA Ⅰ~Ⅱ级需行择期全麻手术的患儿,年龄5-12岁,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组(B组)、多模式镇痛组(C组)及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组(D组),术毕分别采取不同的镇痛措施,观察并记录各个时间点的生命体征变化及应激激素水平的变化,术后随访并记录VAS镇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四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C组比较,A、B、D组于术毕拔管时和术后4h的MAP、HR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D组比较,A组于术毕拔管时和术后4h的MAP、HR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D组同时点MAP、HR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于术毕拔管时和术后4h的MAP、HR均显著高于组内其他时点,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B、C、D组比较,A组于术后各时点的疼痛评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D组于术后1h、4h的疼痛评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于术后4h的疼痛评分显著高于组内其它各时点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四组患儿各时点均未出现过度镇静。C组于术后4h和术后12h的Ramsay评分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Ramsay评分优于B、D组同时点,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与C组比较,A、B、D组于术后各时点Cor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D组比较,A组于术后各时点Cor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D组于术后各时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与C组比较,A、B、D组于术后各个时间点的ACTH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D组比较,A组于术后4h、12h及24h ACTH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D组于术后各时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术后四组患儿均未出现呼吸抑制。与C组比较,A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D组比较,A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D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5-12岁小儿择期手术中,术后4小时内疼痛最明显。Cor和ACTH在术后24小时达峰值,48小时接近正常水平;2.术后镇痛可以减轻小儿应激反应并明显降低Cor和ACTH水平;3.多模式镇痛的患儿术后生命体征平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应激激素水平变化明显低于单一镇痛模式,镇痛、镇静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单一芬太尼镇痛模式。
【关键词】:小儿 围术期 多模式镇痛 应激激素水平
【学位授予单位】:新乡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26.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前言10-12
  • 1 资料与方法12-15
  • 2 结果15-25
  • 3 讨论25-30
  • 4 结论30
  • 5 本研究不足之处30
  • 6 下一步研究方向30-31
  • 参考文献31-35
  • 综述:小儿围术期应激反应及术后镇痛研究进展35-63
  • 参考文献56-63
  • 附录63-6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65-66
  • 致谢66-67
  • 个人简历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树荣;;地佐辛的药效学和药动学及其疗效初评[J];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1990年04期

2 黄俊伟;伍淑韫;曾彩红;梁秀兰;关柏锐;;儿童腹腔镜术后多模式镇痛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3年18期

3 舒惠萍;苏妹佃;廖家莲;;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儿术前访视的技巧[J];海南医学;2008年S2期

4 朱瑞芬;闫晓东;肖向莉;;术前访视对学龄期手术患儿依从性的影响[J];河北医药;2007年09期

5 丁明,王丙琼,林清署,付春兰;超前镇痛对小儿心理应激影响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药杂志;2005年05期

6 罗爱伦,张亚军;要重视小儿术后疼痛管理[J];中华麻醉学杂志;1999年03期



本文编号:10924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10924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2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